首页 > 其他小说 > 反派总想拐我走感情线 > 意犹未尽

意犹未尽(1/2)

目录

意犹未尽

王叙结合众人的意见,在疗养院完成了剧本终稿。

和《一树银花》结尾故意留白不同,《一夜绒花》的戛然而止带有一丝回避悲剧的意味。

王叙清楚再写下去,结局会是一个谁也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未免观众过于悲伤,也为了让全片保留喜剧的基调,才选择断在那里。

这是被迫为之,不是主动选择,导致王叙交稿之后,总觉得意犹未尽,创作欲非但没有得到安抚,反而蠢蠢欲动。

王叙在公寓徘徊两天,忍不住打电话给宁扉,表达了一下自己纠结的心情。

宁扉眉头一皱:“所以你想……?”

“我爱上你妈了!我要为她再写一个全新的故事!”王叙骄傲地宣布。

宁扉被王叙激烈直白的措辞呛了一下,好奇:“什么故事?”

“我们的电影虽说是双女主,侧重点还是在女儿那边。我觉得宁戎的内容少了,对人物的挖掘不够深,体现不出你妈风采的万分之一,所以我想以宁戎为主角,再写一个……”

“再写一个剧本,再拍一部电影?啊这……不必了吧。”宁扉婉拒,“我妈知道你有这份心意,一定会很开心的,但是有一部已经够了,再多就……”

“不是电影!”王叙打断宁扉,“是网剧,就《老少皆宜》嘛。我想把年轻刑警改成程斐的孙子,也就是宁戎的重孙——一个有侦探头脑、脾气温吞的小说家,还让温澈演。老刑警听你的,改成五十岁左右。小说家提供头脑,老刑警提供经验和行动,双剑合璧,完美。第一个案子就写片场的意外,抽丝剥茧,寻访陈年旧案的真相,后面再展开主角们自己的故事。我想过了,这次不写喜剧了,和刑事案件不搭。灵魂互换也不要了,搞得太复杂,容易喧宾夺主。我想写正经刑侦,写得深沉一点,每个案件都是尘封十几年的老案子,仿照电影的结构,用过去和现在交叉进行的方式,来展现一些旧时代的东西。”

这家伙,还没忘了温澈呢!

宁扉失笑,思考了一下:“可以是可以……”

和宁扉合作已久,王叙了解宁扉考虑问题的角度不止在作品本身,于是把准备好的说辞和盘托出:“你放心,商业价值绝对有。首先,可以当成电影的衍生剧。前提是赶得及拍完,能在明年暑假跟电影同期播出。到时候一起宣传,互蹭热度,还能省下不少经费不是?我知道,电视剧不像电影,盈利可以直接从票房上体现。而且我们只做精品,投资肯定要大一些。但是电视剧内容丰富,战线长,口碑效应高,利于捧人,还有gg收入。如果你有做视频网站的想法,还能帮你盘活用户群,是长期投资,很有必要的!”

“我才发现,你也有做制片人的潜力啊。”宁扉揶揄王叙,“听起来不错,不过还是那句话,看了剧本再决定。”

“好嘞!”怕宁扉多想,王叙自己打预防针,“我知道《一夜绒花》对你来说很重要,我的心思还是放在电影这边,以电影为主,我有分寸的,你放心!”

“我知道,我是怕你忙不过来。”宁扉想起什么,“让你找几个助手的事你考虑了吗?”

“考虑了啊,我还联系了呢!以前的同学,我觉得水平不错的,都联系了,可惜大多数都转业了,不打算再干这一行,还有的工作稳定,怕我们这儿刚起步,风险大,不想来,就一个答应考虑看看。”

“待遇可以谈,只要有真本事,都不是问题。但一个显然是不够的,要不先招点实习生,你看怎么样?”

“实习生……”

王叙面露苦涩。

宁扉知道王叙在烦恼什么。

金南戏剧学院,简称南戏,是全国最顶尖的戏剧院校之一。

郭霭身为南戏影视戏剧文学系教授,地位举足轻重,几乎把持了南圈整个编剧界。在南市招编剧实习生,不用想,多半是郭霭的门生。在两边对打的节骨眼上,招进来的是人是鬼都不知道。

“不用急,交给思南去办。他不懂编剧,看人的本事还是有的。人招进来,你就放心用。如果有歪心思,我不介意送几个人进去。我和厉氏的律师团签了外聘协议,他们现在也是我们的法务了,不办事也得白养着,给他们找点活干,挺好。”宁扉想了想,又补充,“既然网剧也有想法,干脆把备案一起做了,我让商律联系你。”

备案不像审核卡得严,只要有制作单位的营业执照、资金证明、故事梗概和编剧授权,就能申请,一般都给过。有效期两年,过时效重新备案。总局不会来管你拍不拍、什么时候拍,当然最终的成品能不能过审,也是另外一回事。

在商律接手王叙案子的时候,就把王叙以往写过的所有剧本都拿去做了备案,以便留档存证,包括《老少皆宜》,不过都是电影备案,现在王叙想改网剧,自然要重新去做网剧备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