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命(2/2)
长亭惊讶:“那是谁写的?”
“是时柔姑娘。”
长亭微愣,他翻开第一页,认真看罢,抚着书页道:“是柔婕妤所写,这些语气像极了柔婕妤。”
林山卿接着道:“我受阿旸所托,要去宫外采风。”
长亭好奇,等着她往下说。
“记下汝歌民风民俗,绘出汝歌繁华,继续三十年前时柔姑娘未完成的心愿。”
他有些怅然:“今日的汝歌大概不同于三十年前。”
“三十年前,长亭在宫外么?”
“对啊,三十多年前,我还在宫外,而如今长亭不出宫久矣。”
他又担忧道:“五娘出宫可要有人手跟着。”
她指了指阿言:“阿言随我一起。”
他点了点头:“这便放心了。好了,我该回去了,别的地方可脱不开身啊。”
林山卿起身送他,长亭止住她:“五娘进去坐着,不用送。”
宫牌在手,有殿下之令,林山卿起了大早,芍娘进来替她挑选衣服。
林山卿对今日颇为重视,昨夜沐浴洗头,芍娘开玩笑问她要不要熏个香。
今日又起的分外早,让芍娘替她梳个宫外时兴发髻。
芍娘挑出来一套新衣,待她换好后,为她梳发,用上了步摇花钿珠花。
倭堕髻,白上衣蓝下裙,额间贴珍珠,珍珠淡蓝色。
阿言穿灰衣,肩上挎布包,发丝束起,笑容爽朗。
他们走出殿门,今日真是个好天气。
出东宫,看到前方江风旸,他穿朝服,背影挺直,听见背后脚步声,回头望,展颜笑。
他等在原地,子贞退后,五娘走过去。
她仰头看他,原来这便是他日常上朝的模样。
“阿旸用过早膳了么?”
“用过,不然早朝肚子可会叫出声。”
她笑,又道:“我外出用早膳,今日是奉殿下之令,出宫游逛。”
江风旸端详她的脸庞,眉毛绘过,嘴上擦了胭脂,额间珍珠花钿甚美,发上步摇长流苏,她站在这里,像是明朗的朝阳。
他转回身,放慢脚步,对她道:“这一段路,我们可以同行。”
五娘亦是侧过身,跟着他的步子走。
“好啊。”
他们在前方慢慢走,子贞与阿言在身后,与两人隔了一段距离。
子贞扭头看阿言,摸了摸他衣袖:“哇,你这身衣服哪来的?”
“殿下差人送来的。”
他不高兴了:“我怎么没有?”
“你又不跟着太子妃出宫,要衣服做什么?”
“说得也对,诶,前几日殿下回来,在花盆里种了一截花枝,就摆在窗台前,这能开花么?”
“你问问翁老。”
“行,下了朝我就去问。”
走至宫道岔路口,江风旸要与林山卿分别,他往正前方走,那里是大殿,林山卿要往右走,这是宫门口。
她对江风旸道:“阿旸去上朝罢。”
“好。”
他看着五娘转过身,提起朝服下摆往前跑,方才走慢了,众臣该都到了。
出了宫门,视野开阔。
往常都是跟着江风旸一同出宫,她并未怎么记路,如今站在此地,一时不知东西方向。
阿言咳了咳,大步走过来,手一伸。
“就由阿言来为五娘子带路。”
林山卿眼角眉梢都带笑,发上流苏轻轻摇。
“好。”
他边走,边介绍道路。
宫门口出来,前方一梦长街,街头是太学,这里有最博学多识的少年郎。
若是往右走,可见远处山峦,山上有座塔,名唤白云塔,塔与白云相比高。山脚有相府,相府之前是东巷,多住学者大学士,叶初亦在此之中。
若是往左走,拐过崇安书院,这里有路名踏雪,路边种杏花,春日花如雪,冬日雪如花。
路边有筒车,前方乃月河,月河水清清,映着蓝天与白云。河上烟柳桥,桥呈半圆形,才子佳人从此过,相视眼如波。
一梦长街过半月春堤,走过月河,有晚来风路,夜静晚来风。
行过烟柳桥,前是清平路,晚来风路与清平路,都通向一条大街,街道宽又长,迎第一缕阳光,送最末一丝夕阳。
昔时官员命名街道,许是翻开一册书,书上有诗句——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秋生渭水街,街上多佳人。
秋生渭水街,街上多店铺。
现柳忆之柳娘子开了家书店,虞吉吉虞娘子开了花店,海棠娘子开了隔云端纸伞坊,还余熏肉铺子,中药铺子,胭脂店,茶楼,首饰铺子缺老板娘。
有没有要客串的呀?^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