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1/2)
秋千
汝歌降临了一场雨,这是一场好雨。
林山卿也与赵皇后给安华安排了一场相亲。
江风旸也很想去看一看,换作从前他大概并无兴趣,可是如今他觉得这些都很有趣。
但他毕竟公务缠身,只能呆在紫云阁的书房里。
雨停了,他从案牍之间擡头,今日或许能知道安华与谁成了一桩姻缘。
他十分期待。
案牍看完,桌面都收拾整齐,他朝远处看。
看到林山卿拨开花雾,手里折着一枝花,她正朝书房走来。
“我可以进来么?”林山卿扒着门框探头问,她怕惊扰了江风旸。
“当然。”江风旸回。
她大约是钻了藤蔓,发上都是雨珠,还粘连了花瓣。
江风旸挪过来一张椅子,她顺势坐在他身旁,将手里的花枝放在桌面上。
江风旸将她手捂在掌心,果然冰凉,他搓了搓。
问:“五娘这样开心是为何事?”
“选定了驸马。”
“哦?是谁?”
她笑了,眉眼弯弯:“李侍郎。”
接着道:“原本我们都推荐李侍郎,可也许是我们都力荐李侍郎,故而安华有些叛逆,本能的排斥,可在屏风后一坐,她一眼钟情李侍郎,尔后屏风撤开,李侍郎第一个转回头,直愣愣望着安华,于是姻缘成……”
江风旸笑:“称心姻缘。”
林山卿动了动手,他松开,看她望着窗外道:“不知汝歌的婚礼是何模样?”
江风旸想起,她初来汝歌一直昏睡,并没见到婚礼。
他拈下她发上花瓣道:“安华出嫁时,我与五娘一同看。”
“好啊。”
宫内开始制新衣,由春入夏,衣衫又该减退。
安华的嫁衣也准备了起来,宫内新入了一批绣娘,一批年老的宫人得以出宫去,有些人选择终老宫中,因为宫外已无亲人。
出宫的那日,林山卿就站在高楼上望,有人面色欣喜,头也不回走出深宫,有人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
入宫几十载,他乡也已成故乡。
旧人出宫去,新人入宫来。
一些女孩子垂着头,整整齐齐走进宫内,肩上挎着行囊。领头的宫女有时走开,她们便一个个擡起头,好奇的四处打量,林山卿就站在楼上轻轻笑。
她下楼,眼前青绿,繁花正茂,天际无云,衣裙被风扬起,突然之间,她心情愉悦。
心情好故而胃口大开,林山卿午饭吃了许多,饭罢生困,她在屋内午睡。
芍娘没关窗,午后落雨起了风,林山卿睡着,并无察觉。
雨并未下多久,一会儿便停,空气又清新许多。
等她醒时觉得有些难受,头疼眼睛痛,她以为是睡多了,便想外出活动下。
阿言建议道:“咱们去紫云阁院子里坐一坐,听说那里多了一架秋千。”
林山卿惊喜。
她朝前走,芍娘叫住阿言,递给他一件外衣。
芍娘道:“是下雨过后更亮堂吗?我看太子妃眼睛格外亮。”
“应该是,不过我倒是没有发觉。”
他拿着外衣追上林山卿,两人一同走去紫云阁。
江风旸还未回来,子贞正从殿内走出,他迎了过来。
“太子妃快来坐一坐,殿下还未回来。”
“我听阿言道这里多了一架秋千,便想着过来看一看。”
阿言笑:“来,我带太子妃过来看。”
秋千就在书房窗前,前方石榴花开的正好,背后是成墙的月季花。
秋千上啊是葡萄藤,此时枝叶间藏着小花。
葡萄开花了。
林山卿坐过去,秋千往后摇,她看见葡萄藤蔓,秋千往前走,她看到藤蔓上方的天空,一侧头,便是瀑布般的月季花。
她羡慕了:“为何露华殿没有秋千呢?”
子贞咳了咳,胡诌:“置一架秋千需要许久,只来得及先做一架,且太子妃那边开阔,风吹日晒,秋千容易腐朽,而殿下书房这里一来风景好,二来四处都有遮挡……”
阿言神色复杂的看着他,这话说的,他闭着眼睛都不信。
林山卿很淡定:“瞎说。”
子贞一噎,索性瞎说到底。
“殿下他穷,只够先做一架,太子妃再等等吧。”
阿言林山卿:“………”
林山卿走到了秋千旁,她坐上去往后靠,弧度正好贴合她的腰,比藤椅都还要舒适。
她低头看,秋千上花纹精致,触手柔滑。
有风来,秋千动。
子贞与阿言悄悄退后,走到院子里,他们一起坐在台阶上。
有宫娥进来,怀里抱着新生的小狗。
“惠妃娘娘那的小白狗满月了,送了殿下一只。”
“哎呀,这小狗胖乎乎……”
“惠妃娘娘特意挑的最胖一只!”
子贞抱过来,灵机一动:“咱们抱给太子妃玩!”
“好好好!”
宫娥问:“太子妃在何处?”
“书房前的秋千那。”
“知道啦,我这就抱过去,不过要劳烦阿言与子贞帮忙做个小屋。”
“好,没问题。”
她抱着小狗离开,看到林山卿仰头坐在秋千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