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1/2)
第五十八章
“你们听说了吗,今年在邵煊手底下上过工的人,都领到了一份年礼呢。”昨夜又下了一场大雪,今早的桃花荡一片银装素裹,村口站了几个男人,正哈着气在聊天。
“这会儿全村人应该都知道了吧,我还特地到阿文家里看了,有酒有肉的。”另外一个蹲靠在木桩子旁边,看着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
“别提年礼不年礼的了,我今年扛大包好不容易挣了几两银子,那周扒皮到现在还没给我结清,明天就过年了。”说话的是村里的桩子,他的第四个小孩才呱呱落地,媳妇儿天天催他去城里把账结清。
“我闺女出生这么多天,连件衣服都没有,身上就裹着她哥哥的旧衣服拆下来做成的包被。”桩子满脸怅然,“明天就要过年了,无论如何,我今天下午还得去城里一趟。”
和他站一块儿的几个男人都上来安慰他:“钱会要回来的,明天就过年了,他们难不成还能拖到明年去?”
话虽然这么说,但他们心里都清楚,一次结清的希望很小,顶多工头发一部分让手下人过年。
“要是能遇到邵煊这样的老板就好了。”栓子望向邵煊家那座派头十足的砖瓦房,“若是可以,明年我想跟着阿煊干了。”
这话说出了在场所有男人的心声,如果可以,他们挤破头也想跟着邵煊,光是工钱按时结清,过年有年礼这事就足够让人羡慕了,更别说邵煊待人友善真诚,从来不会端老板的架子,苛责手下的人。
“虎头,帮三叔端个凳子过来!”手里拿着灯笼的邵煊对村口的事一无所知,趁着天晴无风,他要赶快把灯笼挂好。
虎头噔噔噔地端着一个高点的凳子过来了,小大人似的叮嘱邵煊:“三叔,你别摔倒了!”
“三叔没有那么容易摔。”邵煊应付他一句,开始研究灯笼怎么挂上去。
城里的生意暂时先停了,邵阳也终于放了假,不必每天再去看着小摊。他这次结了工钱给虎头买了一个老虎挂坠,不管到哪里他都要带着。
“虎头,回去看看你爹在干什么,他要是没事,让他过来帮忙。”廊下的灯笼歪歪斜斜的,邵煊没了办法。
“好。”虎头应一声,捂着自己的小吊坠,飞快地跑回家去了。
姜沅正在屋子里写对联,不光有他们自己家的,还有李双双他们的。
邵煊把灯笼又原封不动的带回了屋里,姜沅瞥一眼:“怎么没挂上?”
邵煊不好意思说自己不会,就怪在灯笼上:“这灯笼做的不好,挂上去是歪的,我等下让邵阳过来给它扭正。”
姜沅笑笑没拆穿:“那你帮我把对联贴在门上吧,米糊就放在锅里。”
邵煊走过去一看,红纸上写着五花八门的吉祥话,他打心底佩服姜沅能对出这么多对子。
“怎么没有‘福’?”邵煊翻了翻,还真就全部都是对联,没有四四方方的“福”字,“还有‘出入平安’也写两张,我们贴到大门口两侧的墙上。”
姜沅指了指外面的窗户:“这窗上贴的都是窗花,哪还有地方给你贴‘福’。”
邵煊一看也是:“那就在门上和墙上贴呗,过年怎么能少的了‘福到了’呢。”
姜沅拗不过他,又写了几张“福”和两张“出入平安”。
虎头也在他们说话的空隙把他父亲拉了过来,邵阳拿起放在桌子上的灯笼:“就是这个?三哥你要挂在哪?”
邵煊要和他一起去挂,被邵阳拦住了:“就两个灯笼还要我们兄弟两个齐上阵,说出去也不怕别人笑话。你贴你的春联就好,这个我来。”
虎头拍拍小手:“父亲好厉害。”
邵阳得意地摸了摸他的脑袋,拿起灯笼往外边去了。
邵煊把凉透了的米糊从厨房端出来,在对联背后抹平碾好,然后“啪”一声粘在墙上。
等里里外外把要贴的红纸都贴上,邵文邵武又拎了几只灰兔子过来串门。
“这兔子是爹昨天从山上带回来的,阿煊你们留着明天年夜饭吃。”邵文把捆好的兔子放进院子里。
“你和小莲的婚事什么时候能办?”邵煊问邵文。
邵文摸了摸后脑勺,很不好意思地说:“我娘找人算了,初六就是个顶好的日子,应该就在那天办了吧。”
邵阳打趣:“我们阿文也要当新郎官了!”
“我比你大好几岁,到现在才娶着媳妇。”邵文看向蹲在地上玩雪的虎头,神色幽幽,“你儿子都这么大了,我儿子还没影的事儿呢。”
邵阳假装没听见,又把矛头对准邵武:“那你呢阿武,你有喜欢的姑娘没有?”
邵煊记得邵武也二十多了,估计邵文刚娶完小莲,他爹娘就要火急火燎张罗他的亲事了。
邵武黝黑的脸上出现了两朵红晕,看上去十分老实憨厚:“娘说了,等我和大哥再挣一点钱就给我娶媳妇,我喜欢,我喜欢……”
喜欢着喜欢着就没了下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