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1/2)
第九十二章
几天没出去,姜同和没想到外面的风言风语居然传成了这样,他差点没被气出个好歹:“你们胡言乱语在说些什么!”
放在以往,他早就叫人把这些多嘴多舌的贱民舌头拔了。只能说虎落平阳被犬欺,落魄的凤凰不如鸡。现在除了呵斥他们几句,一时半会还真拿他们没办法。
原本坐在树荫底下的几位乡亲被他一吼,一看来人也不好意思继续坐在他眼皮子底下聊天了,纷纷寻个由头就要离开。
“孩子应该快要醒了,我先回去看看。”
“那我也回去了,你看我这记性,中午居然忘了喂鸡。”
一群人一哄而散,只有姜同和阴沉着脸站在原地。在王家圩也住了好几年了,村里人的秉性他也差不多知道。
不像京城那些有头有脸的高门大户,哪家出了事只会避开私底下说说,村里的这些人恨不得敲锣打鼓把别人的家事宣告天下,还要添油加醋编排一番,最后不知道能传成什么样子。
姜同和知道他们只是暂时不聊了,等自己离开后肯定还会再聚到一起。可是嘴长在别人身上,失了势的姜家堵不住这么多人的嘴。
哪个男人愿意被人这么羞辱?
原本觉得有几个弟弟撑着,自己留在家里不算什么的姜同和再次燃起进城干活的决心,他找到正在教姜还之认字的姜夫人一通大闹。
姜夫人骂他不知道享福,安安稳稳待在家里等吃等喝有什么不好,非得进城累死累活。
“你知道外面现在都是怎么传我的吗?说我只知道靠家里,烂泥扶不上墙的软骨头一个。母亲,我要进城。”
继续待在家里只会让人看不起。姜同和也是有点傲气的,最起码做不到别人指着鼻子骂他窝囊废,他还可以无动于衷。
知道缘由后,姜夫人也不拦着他了。而且姜同和年纪也不小了,总不能指望她和姜典养一辈子:“你想进城就去吧,只要能找到活就行,不用太累。”
“那你写断亲书给我,我要带给邵煊。”
“邵煊那个商场是不错,但是你为什么就非要到他手底下干活呢,不怕他磋磨你?”姜夫人不明白为什么和他就是讲不通,“有姜沅在,等我和你爹老了也不愁没饭吃,说不定还能攒点钱留给你和还之。”
“我在柳城找活处处碰壁,只有邵煊愿意给我在商场里当个管事。”而且邵煊也说了,每天只要在商场里面溜达两圈就算完事,这样轻松的活计,在柳城肯定是独一份的。
“怎么会找不到别的活儿呢?”姜夫人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关窍,她锤着胸口恨声道,“他们两口子这是逼我一定要拿出断亲书啊。”
邵煊现在功成名就人生得意,姜同和找不到活背后肯定有他的手笔。可是就算知道了又能怎么办,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姜家在柳城无权无势,只能任人宰割。
越是对比越是容易显露差距,往后家里几个庶子挣到钱出息了,姜夫人不能接受村里人夸赞几个生母低贱庶出的儿子,而把姜家正经的嫡子贬得一无是处。
这简直和往她脸上扇巴掌没什么两样。
“你别着急,母亲再给你想想办法。”姜夫人先安抚住儿子。只是撕开强撑起来的夫人外皮,现在她内里说破天也不过是一介民妇,拿什么给姜同和谋个好出路?
况且他们姜家被贬在柳城,除非得了赦令,否则这辈子不能踏出柳城地界一步,就是想让姜同和去往别处也做不到。
“母亲,待在家里我会被村里人的口水淹死,我保证日后会好好赡养你,这断亲书你就写了吧。”姜同和苦苦哀求。
正当姜夫人心烦意乱之际,姜同明几个庶子回来了。
姜夫人以为他们只是过来上交工钱的:“钱放在桌子上就行,我和你们大哥有事要说,你们先下去吧。”
“母亲,我们也有话要和你说。”姜同明几个攥着钱没走。
姜夫人警告他们别来添乱:“有什么话明天再说,你们不要在这个时候打扰我。”
“……母亲,我们年龄也不小了,是时候搬出去了。”姜同明第一次不闪不避地看着姜夫人的眼睛,“如果家里没出变故,早在我们几个庶出的成亲之后,就该另住了。”
姜夫人大怒,一时间顾不上站在跟前可怜巴巴的姜同和:“你们敢!挣了几天银子,就想把父亲母亲撇下了?”
“不是把你们撇下,该给你们的我们每个月一样会给。”
“那为什么着急搬出去?”姜夫人冷笑,“别以为我看不透你们那点小心思,出去转了一圈觉得自己翅膀硬了是吧?”
姜同明只好搬出邵煊:“邵煊说了,让我们留在商场干活的条件就是分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