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小财主招上门女婿 > 第2008章 谁来背黑锅?

第2008章 谁来背黑锅?(2/2)

目录

不远处的彭大人正在偷笑,小声说:“你看他,无话可说,心虚,默认了。”

旁边的官员连连点头。

等弹劾的官员把话说得差不多时,皇帝炯炯有神地盯着唐风年,严肃地问:“唐爱卿,御史的弹劾是否属实?”

唐风年不再沉默,果断从宽广的衣袖中掏出早就写好的奏折,恭恭敬敬地做出往前递的姿势,冷静地说:“回禀皇上,关于冤假错案,微臣作为大理寺卿,难辞其咎。”

“微臣一直在反思,以后如何杜绝冤假错案,如何赔偿无辜者。具体情况,都写在奏折上。”

“至于真凶马千里与微臣的关系,其实比御史们说的更复杂。”

“马千里的父亲马师爷曾经是我的幕僚。多年前,马千里就被马师爷送回田州老家,并非在我家长大。后来,马师爷的父亲去世,他带着妻女回田州奔丧,就再也没有来过京城。”

“这些年,马师爷在田州做账房先生,不再做幕僚。”

“而且,据我所知,他早就与马千里断绝父子关系,甚至把马千里从族谱上除名,还去官府正式改过户籍册,我有亲笔信为证。”

“最关键的是——这次马千里和胡大汉在岳县被抓捕,岳县正是我的老家。”

“当时,马千里持刀挟持我岳父,我岳母为了救夫,与他打斗,甚至伤到手掌,幸好有帮工帮忙,最终把马千里擒获。”

“这些详情,乃小女写信告诉我。破获马千里和胡大汉连环案的岳县县令,是小女的丈夫。”

“本案确实与我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我心甘情愿接受吏部的调查,无条件配合。”

太监总管王卷极有眼色,走过去,把唐风年手里的奏折接过来,然后递给皇帝看。

皇帝粗略地翻一翻那封奏折,脸色转冷,暗忖:寡人第一次遇到这么复杂的案子,确实该好好查一查。冤假错案,必须由官员担责,否则难以平息沸腾的民怨。朕虽欣赏唐风年,但绝不能在文武百官面前偏袒他,否则此事传到民间,恐怕生出谣言,说唐风年包庇马千里,朕又包庇唐风年,朕岂不变成百姓口中的昏君?

皇帝作为九五至尊,天天接受别人的三跪九叩,听太监和官员们拍马屁,他比任何人更爱面子,爱惜名声。

他只想听“明君”、“英明神武”、“千古流芳”等话。如果谁骂他昏君,他就想砍掉那人的脑袋,扣上“造反”的罪名,甚至让那人的全家连坐。

此时此刻,他把唐风年那封工工整整的奏折摔到地上,怒气冲冲地命令:“查!必须查个水落石出!”

“朕倒要看看,刑部和大理寺究竟有多少尸位素餐的庸官?”

“特别是大理寺卿唐风年,朕命令你回家去面壁思过,直到案子彻底查清楚为止!”

“退朝!”

唐风年毫无怨言,恭恭敬敬地行礼,说:“微臣遵旨。”

其他官员们面面相觑,纷纷下跪,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们的马屁声如同山呼海啸。

太监总管王卷悄悄把地上的奏折捡起来,暗忖:皇上平时可喜欢看唐大人写的奏折了,还多次让十六皇子拜读,夸赞唐大人写得有理有据。皇上说,在文武百官中,唐大人的废话最少,所以比较顺眼。

哎!这次的情况真是太严重了,所以唐大人的奏折变得不顺眼了。

这就像负心汉移情别恋,喜新厌旧一样,官运亨通的唐大人要失宠了。

可惜,可惜啊……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

王卷一边琢磨,一边轻轻摇头,顺便拍掉奏折上看不见的灰尘。

在他看来,唐大人这次肯定要背黑锅。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