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9章 儒家孔子(1/2)
李元吉性格纵然再过桀骜不羁,但也不敢公然轻视孔子。
在座也有不少皇帝自幼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对孔子这位儒家至圣十分尊崇。
在这些人里最狂热的当属清朝皇帝乾隆。
仅记录于史料中他去孔庙祭祀孔子的次数就多达八次。
至圣先师的称号就是从乾隆口中说出并且流传至今的。
不过他祭祀孔子的目的也并非是那么单纯的崇拜孔子。
更多的还是想要利用儒家思想来控制百姓,让百姓能够顺从于清廷的统治。
除了乾隆之外,还有一个皇帝对孔子也是十分的狂热。
这个人就是北宋仁宗赵祯。
自西汉刘邦将孔子八世孙封爵伊始,到了汉元帝时孔子后裔开始正式进入朝堂。
孔子的封号也随着朝代的更迭不断的变化。
时而侯爵、时而公爵、时而王爵。
直到宋仁宗赵祯时,他认为孔子后裔继续使用孔子的谥号文宣公有些不太合适了。
于是就改封孔子的第四十四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
并在孔子故乡曲阜建府,这也就是孔府的由来。
衍圣公虽然官职品级不高,但它更多的是代表着一种文化符号。
当时衍圣公后人的名头是一种殊荣。
可谁知孔子后人中的软骨头实在太多,渐渐的衍圣公变成了一种骂名。
甚至坊间一直流传着一副对联:铁骨铮铮劝人忠,世修降表衍圣公。
说实话,任小天一直都对荼毒百姓多年的儒家思想不怎么感冒,连带着对孔子后人也没什么好印象。
不过这跟孔子本人却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要知道孔子后人并非孔子,现在的儒家思想也已经远非当初孔子的思想。
家族流传久了总会出些臭鱼烂虾,这是无可避免的。
诚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孔子的思想有许多不足之处。
但放在当时混乱的局势中,孔子宏大的夙愿却十分难能可贵。
赵祯有些紧张的整理了一下仪表向赵煦问道:“朕没有失态之处吧?”
赵煦有些无语的摇了摇头。
说起来赵煦原本对儒家思想并不反感,可后来发生的事情却让他心态发生了变化。
赵煦登基之后太后高滔滔掌控大权,赵煦这个皇帝只是一个傀儡。
当时正值新旧两党党争最为激烈的时候。
然而在高太后的一手操纵之下,新党被旧党彻底打压下去。
旧党得势之后,自然要为年幼的赵煦选择天子亲师。
最终他们选定了程朱理学的奠基人、同样是旧党代表的程颐担任赵煦的老师。
众所周知程颐是研究理学的,讲究的就是一个存天理灭人欲。
赵煦当时不过十岁,正是贪玩的年纪。
程颐可不管这些,只是一味的奉行高压教育政策。
除了学习之外,其他什么事情都不能干。
甚至下了课赵煦折了一根树枝拿在手里就被程颐当众责骂。
赵煦本就不是那种十分平和的性格,再加上正值逆反的年纪。
不光是程颐本人,连带着他背后的旧党乃至儒家都给记恨上了。
当时的旧党领袖司马光听说此事之后都摇头叹息。
说造成皇帝不肯和儒家亲近的正是程颐这种人啊。
果然赵煦亲政之后对程颐没有丝毫亲近和宽宥的意思,任由再度起势的新党对其打压。
程颐被贬到涪州管制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