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作茧自缚(1/2)
杀声震天,尸横遍野。
黄河之上,战船蔽日,樯橹如林。
艨艟相击处,铁索迸火星,箭矢若蝗蔽空。
甲士持戈跃入敌舰,短兵相接,血溅舱板,哀嚎与金铁之声相杂。
南岸之上,尘沙蔽天,旌旗翻卷若龙蛇。
马军冲阵,蹄声如雷,长枪左刺右挑。
步卒结盾成阵,刀光闪处断肢横飞。
傅潇立在自己死去的战马身旁,奋力抹去脸上的敌血,顺势捡起脚前那把敌军跌落的弯刀。
望着那不断压上河畔的敌军,他的双手已开始颤抖,双脚也如负千斤般沉重。
他忽地双腿一软,便是身不由己地向后倒去。
这一战太艰辛,也太惨烈。
战至此刻,傅潇已到了力竭的时候,却有一只有力的臂膀一把将其搀住。
“将军!”
只听一声中气十足的呼唤,已然连脖子也转不动的傅潇,只好以眼角的余光侧视而去,随即见到一张熟悉的面庞。
那是一张看起来还不到二十岁的年轻面庞,生的浓眉大眼、英气十足。
这年轻小将名为贾俊武,来自民风彪悍的山西武乡,在两年前背井离乡、北上投入大魏边军,未过一年便因为表现卓越而转入“白袍军”。
加入“白袍军”之后,贾俊武又凭借那一手刚猛迅疾的“斩风刀”屡立战功。
在傅潇成为“白袍军”统帅之后,立即就将这勇猛小将升为百夫长。
只可惜,贾俊武这位百夫长如今已成了一位光杆佰长,麾下百名将士早已阵亡于先前的反冲锋之中。
傅潇勉强笑了一声,声音也似从牙缝中挤出:“你小子真是一个铁人,杀到此时还不觉疲累么?”
贾俊武咧嘴道:“只要将军不下令退兵,我老贾便能杀他个三天三夜!”
“老贾?”
傅潇失笑道:“好小子,凭你这勇冠三军的本事,假以时日必可搏出甚大功名!”
——前提是贾俊武能在今日这修罗场上活下来。
贾俊武似也看出傅潇已然力尽,忽然收起笑脸,凝声道:“将军,敌军来势凶猛,不如由末将先带你突围,然后从长计议!”
——从长计议?
傅潇摇了摇头,眼下已有过半匈奴军登陆南岸,如海啸般直压魏军大本营,至于魏军用于打击敌船的投石机此时已被毁去半数。
如此战况,根本由不得傅潇去从长计议。
“退不得的。”
傅潇轻叹一声,幽幽道:“你或许不知,大将军早已安排一支奇兵抄至敌军后方,眼下就在赶来的路上。
一旦我们这些人退了,那路奇兵赶来时便要独自面对这浩浩荡荡的敌军……这与飞蛾扑火何异?”
换言之,留给傅潇与这南岸上的魏军的选择中根本没有暂避锋芒这一项。
死战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也唯有死战才能令邵鸣谦的那路奇兵派上用处。
贾俊武的目光逐渐收紧,盯着傅潇的侧脸,认真地说道:“既然大将军早有安排,那么就让末将陪将军战到最后一口气。”
迎着那视死如归的眼神,傅潇在心里又叹了一声。
——他还很年轻,也很有潜力。
——若非遇上我这样的将军,他日定可飞黄腾达。
傅潇实在不想埋没这样的人才,但他绝不会命令贾俊武当逃兵——那是对英雄的侮辱。
“俊武……”
“末将在!”
“说得好。”
“啊?”
“走……冲锋!”
傅潇发现自己已恢复了一部分力气,那本在颤抖的双手已重新握紧兵刃,双脚也如健马一般有力。
他甩开贾俊武的手臂,迈步、挥刀,嘹亮的口号自口中呐喊而出。
“魏武雄风!”
闻言,贾俊武眼神闪动、似在燃烧,紧接着举起手中那把直刀跟上,紧追而上。
“复我中原!”
“……”
点将台上,邵鸣谦面沉如水,紧抿的双唇已许久不曾张开。
看着自家兵马在敌军宛如潮水般凶猛的接连攻势下且战且退,他一颗心正如同架于火上炙烤。
——太久了!
——乔视北如今已至何处?
——他若是再不赶来……
邵鸣谦无法再遐想下去,他生怕自己会因为抵不住天大的压力而下令退兵。
那可真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倘若驻守此地的魏军就此撤退,匈奴军南渡黄河的战略便要成于今日。
彼时,匈奴军将由河北踏入中原,更大的惨剧将在这片土地上上演。
两边,小幽与月遥默默交换了一个眼神,看出彼此目中的忧虑。
这两个不谙沙场用兵的女子都已看出眼下的战况是何等绝望,更不必说身经百战的邵鸣谦如今正担着何等高压。
这压力简直重过泰山。
“启禀大将军!”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忽然自台下急跑而来,“嗵”地一声跪在邵鸣谦身前,其语速更比他跑上来的速度还要快。
“方才有五人前来投营,声称是乔视北将军麾下的兵卒,有急讯要禀告大将军!”
“乔视北的人?”
邵鸣谦目光一闪,连忙问道:“这五人现在何处?”
那亲卫道:“末将不敢耽搁,擅自做主要他们在台下待命!”
邵鸣谦急道:“叫他们上来!”
正如那亲卫所言,这自称效命于乔视北麾下的五人皆是身穿残破染血的大魏军甲,脸上也是满面尘土与血污。
其中一名颇为年长的老兵更是断去一臂,走上点将台时也是一瘸一拐,若非有两边同袍搀扶,只怕一个不留神便要在阶梯上滚下去。
“大……大将军!乔将军……乔将军他……”
一见到邵鸣谦,五人便是齐齐跪倒,当场嚎啕大哭,连句完整的话也说不清楚。
“哭个屁!”
邵鸣谦上前数步,怒喝道:“乔视北他娘的在哪里?老子给他的一万人在哪里?”
“启禀大将军……”
那老兵勉强止住啼哭,断断续续道:“鹿林村那些……杂种,早已出卖了咱们,咱们下了栈道当夜就……就被埋伏许久的敌军给……乔将军还有弟兄们都……”
说到此处,他竟然又是“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再也说不下去了。
听闻如此噩耗,邵鸣谦的脸色顿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阴沉下去。
乔视北这路奇兵的牺牲即代表偷袭邺城的计划彻底告吹,而多年的行军经验又告诉邵鸣谦,匈奴军极有可能会通过太行山栈道去往河南,然后偷袭洛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