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苟在战锤当暗精 > 第746章 你听见风了吗?(下)

第746章 你听见风了吗?(下)(1/2)

目录

“我家族的祖地在艾索·塔玛哈,我曾去那里看过一次……”阿拉洛斯又感慨了一句,随后摇了摇头,欲言又止,止言又欲,最后又摇了摇头。

是的,艾索·塔玛哈——这座矗立在塔尔·伊瑞斯西北方向的卫星城,不仅是艾萨里昂家族的祖地,也是阿拉洛斯所在家族的根源所在。

“祖地还在吗?”达克乌斯问。

“在。”阿拉洛斯点了点头,但随后却又露出诡异的笑容,那种无法用喜怒归类的表情,带着一丝讽刺,又夹杂着说不清的怅然与淡漠,那笑声听起来像是失落地在和谁赌气。

“除了生活物品,里面的一切……仍然是我先祖离开奥苏安前的模样?”他抬眼望向会场中央的吊灯,语调不再轻松,而是带上了些许复杂的嘲讽,“你敢相信吗?那里居然还有人定期打理、维护、擦拭那些早就该风化的器物与雕像,他们像是在照看一座圣殿,而我……”他说着,肩膀微微耸动,像是想把什么沉重的情绪甩掉,“像个游客,参观者?”

达克乌斯没有插话,而是静静的听着,他能感觉到那份淡淡的、含蓄的割裂感,藏在阿拉洛斯轻描淡写的每一句话里。

“我看着那些雕刻上铭刻的名字,都是我家族的先祖,可我却对他们……一无所知。”

阿拉洛斯的声音低沉下去,如风吹落叶般微弱。那不是单纯的失望,而是一种长期生活在远离家园土地上的人,面对原乡时的不适与疏离,他看见那些遗迹、那些传承、那些陈设,明明一切仍在,却仿佛被隔着厚重的历史和时间的帷幕,不再真正属于他。

他不是未曾归来,而是归来了却找不到归属。他说自己像个游客,那不仅仅是对身份的轻描淡写,更是对归属感缺失的一种沉重控诉。他曾以为根仍牢牢扎在奥苏安的土壤中,可那时才发现,那些根不过是祖先留下的遗迹,而非他自己的延续。

“我站在那座大厅里,那是我家族曾经议事的地方。”阿拉洛斯的话语充满了苦涩,“可我听不到任何声音,那些墙上悬挂的族谱,对我来说不过是一幅幅陌生的画。我感受不到……连接。”

阿拉洛斯是精灵,没错,可……

不是奥苏安议会中身披金丝银袍的那种,他在森林中长大,在灌木下磨过箭头,在月色中与树影共眠。站在艾索·塔玛哈的祖地,他像异邦人一样注视着自己祖先留下的荣耀与灰尘。

归来者,却不是归属者。

眼前是故土,心中却无乡。

“你呢?”见阿拉洛斯不再倾诉后,达克乌斯看向了塞昂兰。

如今的塞昂兰,不再负责幼庭的工作,而是第二十五集团军的统帅。这支集团军有着『寒冬之心』的称号,战斗力非常强,其骨干由永恒守卫与各庭毕业军官构成,士兵则清一色为新时代杜鲁奇。

塞昂兰沉默良久,像是在思考该不该将某段往事说出口,最终轻轻吐出一句话。

“等一切都结束后,我准备回埃瑟尔斯看看。”

埃瑟尔斯,柯思奎王国西南部的一座小城,靠近查瑞斯王国交界的火燎河。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这里不上山、不临水,没有矿藏,也无良港,好在有地,有一片沃野,是塞昂兰祖祖辈辈赖以为生的地方。

他出生在那里,长于田间,最早不过是个种地的农民。没有贵族血统,也不曾受过精英教育。他的生活简单,粗粝,却充满人间烟火。

若非那场惨剧……

在大分裂的时候,从埃尔辛·阿尔文返回的赫莉本带队突袭了柯思奎王国,那一战火光冲天,田野成灰,塞昂兰的父母死于混战,他的村庄被彻底焚毁。

他第一次拿起武器,不是为荣耀,不是为王国,而是为复仇。

这也是他执意要杀了赫莉本的原因。

从那以后,命运将他推向了一条坎坷的道路。(488章)

“答应我一件事。”他忽然转头看向达克乌斯,又扫了一眼身边熟悉的战友们,“如果我死在这场战争中……请把我的骨灰带回阿蒂威斯。”

空气在那一刻冻结了。

因卓微微皱眉,阿拉洛斯想要说些什么,却没能开口。泰兰铎低头沉思,不愿去触碰那个沉重的未来。而达克乌斯则点了点头,没有多余的仪式,也没有空洞的承诺。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近乎命运的坚定。

“我答应你。”

对他来说,这不是一句随口的允诺,而是战友之间最沉重、最庄严的誓言。

年少的塞昂兰曾在埃瑟尔斯踏过秋日的田埂,也在纳迦罗斯挥舞利剑。但对他而言,这两个地方都只是『途经地』都不曾真正拥有他。

唯有阿蒂威斯,位于艾索洛伦的阿蒂威斯,是他内心的归处,是他梦想中『归还之地』。

“你的祖地在塔尔·艾利尔,我记得你说过。”达克乌斯转头看向因卓。

因卓点了点头,低眉不语。

至于泰兰铎,达克乌斯没有多问。他知道,泰兰铎的家族传承早已断绝,仅仅记得先祖出自伊泰恩王国。对他而言,『祖地』不过是历史中模糊的一行文字,无法唤起真实的情感。

“你们与奥苏安分离太久了。”达克乌斯缓缓开口,语气平静,但他的表情复杂,眼底藏着怜惜,也有一丝爱莫能助的无奈。

“那……以后呢?”因卓忽然踏前一步,声音低沉而笃定,既有尊敬也有不安,“我们知道……那只是暂时的。”

“很复杂。”达克乌斯没有避讳,没有用外交辞令去粉饰现实,他选择直言不讳,他知道因卓在表达什么。

抛开精灵政治,艾索洛伦本质上是古圣的花园。在达克乌斯回归之前,古圣系默许阿斯莱在森林中栖居,宛如住进了一处失主暂未归来的宅邸。不能说是『窃居』,只能说是『搭伙过日子』。

然而,随着主人的回归,一切都变了,古圣重新聚焦于艾索洛伦,森林的意志再度觉醒,而达克乌斯,作为古圣系的代行者与现世代理,自然而然成为那座花园真正的主人。他并未驱逐阿斯莱,而是承认了他们的『居住权』,但这意味着从此以后,双方要明明白白地签订契约——就像房东与租客。

要打扫房间,意思是要驱逐野兽人、清剿绿皮;

不能破坏屋内设施,也就是要避免对艾索洛伦造成不可逆的生态损伤;

要为住在隔壁的伙伴提供吃食,也就是与阿苏尔和人类展开贸易,满足蜥蜴人的日常需求;

而当房东有需要时,租客必须协助,这就像现在,阿斯莱们要离开森林、奔赴奥苏安。

事实上,若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奥苏安与艾索洛伦在本质上是同一种存在——都是古圣干预下精心塑造的实验之地。唯一的差别在于,奥苏安没有古圣的直接参与与监督,精灵们得以在失控的自由中放肆而为。而艾索洛伦则始终有一双隐形的眼睛注视着它,一股不可违逆、深入骨髓的森林意志时刻在支配着它的命运。

一个是放任生长的庭园,另一个则是仍处于管理之中的温室。

切回精灵政治层面——阿斯莱与艾尼尔的独立行为固然显眼,但若以严格定义来衡量,其实还远远称不上分离主义,更遑论分裂主义。

要理解这一点,首先必须明白什么是分离主义与分裂主义。这并不是简单的『不合作』或『另起炉灶』,而是试图在意识形态、主权归属、社会认同等方面彻底与母体决裂,建立独立体系的激进运动。

而阿斯莱与艾尼尔的行为,并未达到这种程度,只能说有这个苗头。

至少在达克乌斯眼中,他们并未背叛奥苏安。

相反,是奥苏安先背叛了他们。

站在阿斯莱与艾尼尔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观点无比合理。

他们响应号召从奥苏安来到埃尔辛·阿尔文,建设殖民地,为奥苏安输血,让奥苏安的精灵过上了醉生梦死的生活。在大分裂后,他们成为了阿苏尔,与杜鲁奇展开战斗,在复仇之战来临之际,他们同样奋勇作战,与矮人厮杀,誓死守护埃尔辛·阿尔文。

但换来的却是卡勒多二世的一连串骚操作和卡拉德雷尔那一纸背信弃义的命令。

因此,他们并无意建立一个敌对于阿苏尔的新政权,只是在漫长的失望与孤立之后,才在风雨飘摇中聚集在一起,抱团取暖而已。

阿斯莱对自然的崇敬、对隐秘与平衡的追求,是一种精灵文化的另一种延续,不是对王权的抗拒。他们的选择不是背离,而是自保。他们从未试图削弱奥苏安的力量,只是……在这场太久的宴席上,缺席得太久了。

“从精灵政治层面,我现在无法向你们许诺什么。”达克乌斯语气温和却郑重,“但作为朋友,我保证,我不会强迫你们成为你们不愿意成为的样子。当这一切都结束之后,我们会坐下来,研究出一个大家都满意的结果。”

他顿了顿,声音稍微提高。

“而在那之前,我的建议是,你们要竭力为自己争取筹码。”

阿斯莱们缓缓点了点头,因卓、阿拉洛斯、泰兰铎、塞昂兰……他们都听懂了达克乌斯话中的含义。这不是命令,也不是指引,而是一句提醒——只有在牌局中有足够的筹码,才能真正坐到谈判桌上。否则就只能被决定,而不是做出决定。

而此刻,达克乌斯的目光越过他们,看向整个会场。他看见那些宾客们时而交谈,时而向他投来目光。他感觉自己就像是一条线,一条将四分五裂的裂痕勉力缝合的线。

作为这条线,他将杜鲁奇、阿苏尔、艾尼尔、阿斯莱这些曾经水火不容的族群串联在了一起。但也仅此而已了,仅仅只是串联,尚未融合。

看看整个会场吧,可谓泾渭分明:你吃你的,我喝我的;你谈你的,我聊我的。毫无打扰,也毫无挑衅,仿佛一座彼此相安无事的迷宫,和谐而割裂。仿佛同床异梦,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梦境里独舞,却不愿醒来。

尽管这艾尼尔和阿斯莱社会与芬努巴尔见过面,有过接触,但没有任何一个愿意回归奥苏安的秩序之下,也没有人愿意向凤凰王宣誓效忠,甚至连接受正式外交大使都极其谨慎。他们对阿苏尔的表亲们,始终怀有警惕,警惕得像看待一个久未归来的亲戚,又像看待一个曾经出卖过他们的上级。

虽然芬努巴尔的尊重,使得双方关系曾一度升温,但艾尼尔始终认为阿苏尔是伪君子,是不可靠的盟友,而阿斯莱则视阿苏尔为目光短浅的干涉主义者,担心他们的插手会危及自然世界的完整性,破坏艾索洛伦千百年来与世界之间微妙而神秘的平衡。

不愧是一家人,唯有一家人,才会如此精准地洞察彼此,甚至连彼此的阴影都了然于心。

当芬努巴尔登上凤凰王位,并继续他那场横跨世界的探索时,他利用权威,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承认了艾尼尔与阿斯莱的独立地位。

然后,就没然后了。

他既没有进一步推动制度整合,也没有推动双方之间的协调合作。或许在他看来,或许这已是最务实、最无害,也是最『理智』的做法了。

从那之后,双方之间的关系始终不温不火。表面上礼数周到,实则心照不宣地保持距离。虽然芬努巴尔曾派遣军队前往巴托尼亚,协助阿斯莱对抗来犯之敌,提供了看似诚恳的军事援助,也曾让科希尔在艾索洛伦森林内漫步,但就像一块搁浅在海滩的浮石,双方之间的关系始终无法真正突破、融化、延伸出更实质的东西。

当然,那是达克乌斯尚未出现的时代。而他的出现,毫无疑问,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一切。

就像现在这样——在这座大厅里,在这场堪称试验场的聚会中,相比起芬努巴尔,达克乌斯显然稍微成功了一些。

不是彻底的成功,但至少是撬动了格局,激起了波澜。

他所串联的不止是话语与身份,还有彼此之间久违的信任可能性。

“历史是一条流动的河,我们每个人都站在不同的岸边……”达克乌斯的言辞间带着一种近乎哲人的沉思,又带着政治家的笃定。

就像他说的那样,站在他身边的这些阿斯莱,已经与奥苏安分离太久了,久到语言、思维、信仰与认同都发生了根本变化。

这是一个注定无解的问题。

至于以后……

那是个开放命题,谁也无法写下标准答案,但达克乌斯心中已经有了某些蓝图的雏形。

在埃尔辛·阿尔文重新划定行政区与权力结构,以『大区』为单位,由总督负责全面政治领导——贯彻凤凰王庭的方针,监督大区政府,确保地方与中央保持一致。同时,考核辖区内的中层官员,虽无任命权,但对其升迁有重要影响。各级官员的实际任命,仍由凤凰王庭负责,以确保最高权力的统一性与合法性。

在政策制定方面,总督需根据凤凰王庭的意图,制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改革方针,协调各地资源,实现宏观调控。

军队方面,则划归塔里恩丹,不受总督统辖,总督不得干涉军务,只能配合军事后勤,防止地方军事独立倾向的出现。

行政系统方面,则肩负着恢复经济、重建财政、推动基建、维护社会稳定等重任。设立法院、警署,进行卫生防疫、灾害应对、土地清理与人口管理。

现在的艾索洛伦、劳伦洛伦,以及未来可预见会被整合进来的巨龙之森、暗影森林等区域,则将划归为『省级单位』。

至于享有高度自治,只在财政、军事、外交等大政方针上接受凤凰王庭调控什么的,想都不要想,以后的精灵只有一个民族。

在具体选址上,阿尔道夫虽喧闹,然其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所有省级单位之间的核心位置,并拥有可通往玛丽恩堡的水路交通,在战略与物流上具有天然优势。若需设立一个统合性的中央枢纽,无论是作为会议中心、文书中转地,还是作为贸易调度点,这里都是不可多得的选项。

但他并不打算以阿尔道夫作为核心,而是看中了位于阿尔道夫以西、那片幽暗而未被完全开发的离群阿苏尔林地。那里环境安静,交通便利,可作总督府与行政系统总部设址之所。相较于繁华喧闹、人类密集的阿尔道夫,林地更符合精灵们的生活方式与精神气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