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达成协议(1/2)
阮玉湖知道沈天娇心里在顾虑什么,她的担心自己都懂。
明明沈天娇可以不管不顾,不问自己的意见,就可以做决定的,但是她还是尊重自己的意愿,来征求自己的意见。
这对于阮玉湖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而且阮玉湖也的确不在乎用什么方法来报仇,对她来说重要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为了达到报仇的目的,跟苏家那父子俩合作又能怎么样呢?
跟她有仇的是苏畅,又不是苏阳和苏文浩,她虽然对苏家恨之入骨,但是她也没有被仇恨蒙蔽到滥杀无辜的地步。
冤有头债有主,谁做的孽谁负责。
更何况如今她身边有了沈天娇,也有了两个可爱的孙儿,她是个惜福之人,自是更不愿意多造杀戮,为儿孙增加孽债。
“去,让他们进来吧,只要他们提的条件不过分,就答应他们。”
“他们今日来,若是我没猜错的话,应该是为了保住他们自己的身家性命。”
“苏畅死了的话,他们苏家就再也难有翻身重振之日了。”
“他们活着,也只不过是苟延残喘毫无希望罢了。”
“对我们任何人都不可能造成威胁的,不用有什么顾虑。”
沈天娇抬头看着阮玉湖,自己的格局和心胸的确无法跟这位老祖宗的,今日这事是她做的格局小了。
“去,让他们父子俩进来吧。”沈天娇吩咐完琼娘,就把阮玉湖扶起来,搀扶着她走到屏风的后面,然后让自己阮玉湖坐在那里听着。
沈天娇坐下没等一会儿,苏阳和苏文浩父子俩就进来了。
“臣苏阳,苏文浩给皇后娘娘请安,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苏阳进来,就带着儿子苏文浩跪地磕头给沈天娇请安。
“嗯,起来吧。”沈天娇漫不经心的放下手里的书,看着苏阳问道:“苏卿,此时带着儿子来见本宫所为何事?”
苏阳微微侧头看了一眼,站在自己旁边的苏文浩,才开口说道:“皇后娘娘,臣和臣的家族有大罪了,求皇后娘娘开恩。”
“苏大人,你这话说的没头没脑的,本宫怎么听不明白呢?”
“你这话进来,就先请罪,本宫都不知道苏大人和苏氏一族犯了何罪,又怎么能行开恩赦罪呢?”
沈天娇一脸平静的看着苏阳和苏文浩,心里此时已经明白,苏家这次真的是罪责难逃了。
百余年来称霸云离十大世家第二苏家,很快就要跌落神坛,不复往昔的荣耀了。
“求皇后娘娘恕罪,家父他太过震惊了,所以说话难免不清楚。”
“臣,愿意代家父向皇后娘娘陈明实情,望皇后娘娘恩准。”
比起苏阳的慌张无措和过度紧张,苏文浩倒是表现出了临危不惧的气度,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
这倒叫沈天娇不免高看苏文浩一眼,她想起两日前在朝堂上,也是这个名不经传的青年,在他的叔祖父胡言乱语的时候,及时制止住了他,让自己的震怒不至于临到苏家。
此时再看苏文浩,竟让沈天娇有种后生可畏的感觉,一个不受宠的外室子的儿子,被教养的如此优秀。
看来这苏阳也并不是真的如,他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懦弱无能,憨厚老实嘛。
“本宫准了,说吧。”沈天娇点了点头,示意苏文浩可以代替他父亲苏阳说话。
“臣,谢皇后娘娘恩准。”
苏文浩谢过恩之后,低垂着头说道:“臣父子两个,此时来请求觐见皇后娘娘,是因为臣的家中发生了一件大事。”
“不久之前,臣的堂兄苏文之突遭不测亡故了,臣的祖父大受打击,他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便对外宣称堂兄苏文之去外游学去了。”
苏文之死的事情,苏畅自认为做的隐秘,但是这世上哪儿有不漏风的墙呢?
更何况苏畅前些日子,还让苏阳想办法把苏文之在外面,跟外室所生的孩子,找一个正当不会受人诟病的理由带回来。
说是他要亲自代替苏文之,来抚养这个孩子。
苏阳又不是傻子,联系前段时间家里发生的事情,他很快就猜出了苏文之可能出事了。
于是便派了人去查探此事,这不查不要紧,一查差点没把苏阳给吓死。
苏文之不仅是死了,而且还死的极不光彩,是在后宫与后妃偷情被人撞破,在宫中被赐死的。
与后宫偷情,这可是要被灭族的大罪啊,但是皇后娘娘顾及苏家的颜面,并没有声张,而是派人将苏文之的尸体送回了苏家。
不仅保全了苏家的颜面,也保住了苏氏一族人的性命,这本该让苏家感恩戴德一辈子了。
可是奈何苏畅执念太深,这些年他把所有的希望和寄托都用在了苏文之的身上。
苏文之这一死,把苏畅整个人的魂和心气神也都带走了。
最近苏畅不知道听了谁的蛊惑,竟然要联合李朝晖一起谋逆。
那李朝晖是谁啊,她可是皇上的眼中钉,自从她回到上京城,皇上是如何待她,大家都看在眼里。
跟这样的人一起谋逆,那不等于是找死,要把整个苏氏一族的人都送到阎罗殿去吗?
再说了,皇后娘娘可是镇北侯的女儿,镇北侯是谁,是云离的兵马大元帅,云离所有的将士,不管是不是镇北侯的嫡系,都要听镇北侯调遣的。
拥有这样的实力,试问在云离有谁敢跟皇后娘娘作对?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徒劳的。
这场政变,还没有开始,就要毫无悬念的被扼杀在摇篮里了。
可惜啊,那些聪明了一辈子,把别人都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人,却偏偏在这个时候犯糊涂不清醒。
总想着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去斗一斗争一争,妄图去改变眼下的格局。
苏畅想死,可苏阳和苏文浩不想死,他们又不欠苏家什么,没必要陪着一起去送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