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我不是袁术 > 第371章 檀石槐南下

第371章 檀石槐南下(1/2)

目录

第371章檀石槐南下

檀石槐打算攻占朔方郡、五原郡和云中郡。

这是此战最起码要达到的目标,如果战况更加顺利一些,拿下雁门郡也不是不可以。

袁树虽然有强大的武力,但是檀石槐相信自己拥有的武装力量应该更强一些,人数也会更多一些。

而且袁树一开始必然不会想到自己此番南下就不走了,他一定还是以为自己只是得了好处就撤退。

不是的,这一次,来了就不走了!

他要改变方略,占领汉地,经营汉地,就此统治汉地!

为此,他决定亲自率领主力在雁门郡和袁树决战,另外安排三名亲信率领三支军队攻打朔方郡、云中郡和五原郡。

之前在雁门郡被击败的耻辱,一定要在同一个地方洗雪,之前没有打败的敌人,一定要在这一次打败!

于是,他们立刻开始了总动员。

和汉帝国差不多,鲜卑人也不会保持规模庞大的常备军,或者说他们并没有什么正统的常备军理念,士兵就是牧民,牧民就是士兵,打仗的时候就是士兵,不打仗的时候就是牧民。

所以他们这个部族可以说就是一个庞大的军事武装集团,没有什么动员壁垒,迁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速度还快。

较之汉帝国的定居、户籍、登基、调兵一系列的行动,鲜卑人的行动效率确实更高,而且成本还比较低。

率领多少军队,就是看具体的需要,敌人强,那就把更多的青壮转变为军队,敌人弱小,那就把更少的青壮转变为军队。

战马,士兵们自备。

武器装备,士兵们自备。

甚至口粮都是他们自备。

因为每一次外出征战都相当于是大单于带着他们去挣钱,他们所缴获的物资当中有不少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

是生活物资,也是下一次出征的战备物资,大单于除了获得最多的缴获之外,最大的责任就是负责带领他们找到合适的对手,并且获得胜利、缴获。

于是一旦决定开战,甭管你的部落在什么地方,对于鲜卑人来说就是开工挣钱去了,没人不愿意。

他们骑着马,带着武器和口粮就前往弹汗山王庭集合去了。

对于鲜卑统治者们来说,没有什么成本好付出的。

汉帝国就不一样了,又要准备武器,又要准备口粮,还要规划路线、征调民夫、运输物资,战争成本远高于游牧民族。

这也是汉帝国不喜欢发动战争的缘由之一。

不过游牧民族也未必喜欢大规模战争。

因为小规模的战争他们可以让士兵自带口粮,然后靠着以战养战的方式来维持,抢完就跑,没什么支出。

可人一旦多了,战争的时间比较长的话,士兵自备的口粮和以战养战的方式就难以维持,必须要大单于等人提供一定数量的战争口粮才能维持下去。

此前檀石槐一般都进行一万人以内的战争,用少量口粮加以战养战的方式,维持的很轻松,收拾扶余国和高句丽国就是这样的。

但是面对汉帝国,面对袁树,他要出动六万鲜卑人和两万仆从军,七万人的口粮和更大数量的战马的消耗,绝非以战养战掠夺汉地能够提供。

提前没有准备的话,大军会全部饿死的。

所以檀石槐也是下了血本,决定由弹汗山王庭出十八万牛羊和二十万斤肉干、奶制品作为预备口粮。

另外各部鲜卑大人们也要按照部落规模大小提供数量不一的鲜活牛羊与肉干、奶制品作为预备口粮。

而与之相对的是檀石槐公开许诺,拿下汉地之后,各部大人们可以根据付出的多少获得规模不一的汉地县城、农庄作为封地,享受那些地方的汉人提供的一切物资。

正是所谓出得越多,赚得越多!

“虽然支出更多了,但是我们也必然会取得巨大的胜利!我们最后所得到的,一定比我们支出的要多得多得多!”

檀石槐如此宣言、鼓舞人心。

最后,檀石槐做出决定,要在秋高马肥之际,趁着牲畜们最肥硕的时候向并州发起进攻,向袁树发起最猛烈的进攻。

草原上如此大规模的行动自然躲不开汉地商人与袁树派遣的哨骑们的眼睛,这般大规模的行动在七月下旬就不断传到了袁树的耳朵里,当时袁树还在关注雒阳那边的消息呢。

得知草原上大规模动员的消息时,袁树基本上断定今年秋季檀石槐一定会南下进攻并州,所以还有些忧虑,担心雒阳那边会出什么乱子,导致自己不得不分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