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棋王》一出,谁与争锋(2/2)
这篇只有14,000字左右的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就吸引了国内几乎所有作家的目光。
很多人都发现季宇宁的写作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小说的语言抛弃了这个年代惯有的语言逻辑,转而回归宋明小说的语境之中,文字朴实而飘逸俊美。
当然其中的以气驭文,还是季宇宁一贯为之的风格。
这篇小说是刊登在这一期《上沪文学》的头条上,在这篇小说后面,还有一篇杂志社主编写的评论文章。
在评论文章中提到:
“这篇小说写的,是对那个年代的人的智慧、注意力、精力和潜力的一种礼赞。
小说的主人公身上积淀了厚重的传统文化底蕴,折射出作者对传统文化精神的领悟。
同时也表现出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探索和寻觅。”
前世,这篇小说《棋王》,是发表在1984年,同样是发表在《上沪文学》上,当时,引发了华夏国内文坛的一次震动。
80年代的初期,正值国内改革开放,外来思想的的传播、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反思等都导致了一代青年的迷惘。
此时《棋王》的发表,以对中华传统哲学、美学的继承与现代化的言说,给迷惘的青年们带来了心灵上的震撼。
所以,这篇《棋王》被称为是寻根文学的开山之作,也是主要的代表作品之一。
所谓寻根文学,也就是文学之根应该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用华夏传统的文化心理来观照、理解和表现世界,这是寻根作家小说创作的特点。
当时这篇小说的作者钟阿城,就因此而一鸣惊人,不仅在国内的文坛,让众多作家心服口服,而且就是海峡对岸,港澳地区及海外的众多传统文化人也都是极为钦佩。
这位作者是少有的,因为一篇小说而让其他人仰望的存在。
当然这位老兄后来作品很少,他后来是很快去北美居住了,也不经常写东西了。据说当时是被众多文学刊物的编辑追的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好飞过大洋,跑到太平洋彼岸去躲清静去了。
季宇宁把这篇小说提前了三年多拿出来,不啻于在文坛引发了一场地震。
这篇小说的影响比前世更大了。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季宇宁这位小说作者,名气太大。
国内几乎所有的作家,不分老幼,心里都是只有佩服两个字。
可以说,《棋王》一出,谁与争锋。
这篇小说的影响力很快就到了国外,成为季宇宁迄今为止,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一篇小说。
1月2日,季宇宁离开京城,回北美。
他这次在京城又是待了一周的时间。
路过香江的时候,六叔公家的小叔季海安的电子工厂,已经把季宇宁的麒麟游戏下单的街机、主板以及家用游戏机的游戏卡生产出来了。
12月下旬的时候,季宇宁的麒麟游戏公司在北美参加的电子展销会上已经接到了第1批的订单。
全都是关于麒麟方块游戏的。
包括5000台街机,4000台街机主板,还有50,000张游戏卡。
这一单业务的利润,超过了1,000万美元。
季宇宁找的代工,芯片是找的两家日本企业,精工和爱普生。而街机和主板的组装,是找的六叔公家的电子工厂。
季宇宁的这款麒麟方块游戏,北美已经有雅达利、idway等游戏厂商提出了买断的要求,或者是要求区域代理权。
季宇宁并没有答应,他经营游戏公司的方式很简单,那就是掌握品牌和版权,生产外包,版权不卖,也不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