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大乾武圣! > 第539章 荣归渭水,修行筹划(求月票~)

第539章 荣归渭水,修行筹划(求月票~)(1/2)

目录

一辆明显异于寻常的车架,在一众随行的拱卫下,行驶在官道之上。

“大人,前面就是渭水郡城了,您看是否要进城休整。”

车架玄纹玉饰,通体宽阔,这辆象征的州镇抚司掌司候补身份的车架外,响起了随行护卫小心翼翼地请示声。

“进。”车架内响起了一道温润清朗的年轻男子声。

言简意赅,清晰明确。

“是,大人。”

车架外,披甲壮汉恭敬应命。

大人已经给出了指示,那接下去的工作就由他们来忙碌。

大人出行,威严深重。

若是隐秘行路倒也罢了,但若是要进城休整,那便要提前告知城内镇抚司高层,以最高规格礼遇,迎接大人。

以大人的身份,到了一方郡城,一般都是镇抚司都指挥使,亲率镇抚司一众中高层,列于城门之外,恭迎大人入城。

此外,还有城内的诸多家族,诸多势力,只要是上的了台面的,那都需要出来,恭迎大人的到来。

此为州镇抚司高层巨头之仪,也是属地镇抚司之礼!

“通告渭水镇抚司,大人亲临渭水,提前做好准备!”

“是!”

随行护卫中很快便动了起来,不多时,便有数骑离开队伍,向着渭水郡城直直而去。

作为州镇抚司派遣,负责北苍镇守陈平安,陈大人的随行拱卫工作,这些护卫个个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随便一人拿出来,那都是内气有成的高手!

车架外队伍的忙碌,陈平安自然没有太多的理会。

以他如今的地位,像这种事情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州镇抚司掌司候补,放在苍龙州城内,或许不算太过显眼。虽然也是一方巨头,但州城势力云集,有州镇抚司,州乾坤司,有三大世家,有诸多顶尖势力。

但这放在州城之外,那毫无疑问绝对是顶了天的大人物!

途径一郡一城,属地镇抚司态度再怎么恭敬都不为过。

“花费大半月,终于到了渭水郡城。”

感受着周围熟悉的景致,陈平安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不得不说,这玄纹玉饰的特制车架,到底不一般!

比起寻常车架来,速度不知要快了多少!

以苍龙州城到渭水郡城距离,正常而言,就算是一路快马驰行,在没有体系和后勤的支持下,也没办法做到仅仅花费大半个月。

陈平安此行速度如此之快,除了有车架的功劳外,与拱卫随行的护卫个个都是精锐,也有极大的关系。

以他们的武道境界,每日里基本可以保持极长的赶路时间,遇到一些盘旋险峻之地,也不会耽误太多时间。

这大半月间,陈平安也没有闲着。当初他离开苍龙州城的时候,购置了不少了书册。书册基本以人物传记,奇闻轶事为主。

这些书册中的一大半都是在如意宝阁买的,因为元老令牌的关系,还打了不小的折扣。

其余的一小半则是在其他的宝阁店铺购买,诸如像是通宝楼,金木奇珍坊等。

相较于他以前收集的书册资料,这些书册的覆盖范围更广,信息层级更高。

不仅仅局限于苍龙州一州之地,当中大多数的视角至少都是放在数州之地,像是炎烈州,玄灵州等地。

像碧苍郡王府所在的一十七州范围内,大致出现的高手,当中也有不少记载。此外还有关于各州的地貌和特产,人情风味的记载。

此外,他部分购置的一些珍稀书册,还会有更广袤的视野,视角基本就是放在了大半个北境,甚至是整个北境。

比如北境的北海,天山等地,当中都有涉及,除此之外,还会有一些北境知名的顶级势力的概括介绍。

碧苍郡王府,雪神宫,北海商盟等。

这大半月来,闲暇之余,陈平安便会翻阅这些书册,了解时闻,开阔眼界,增长阅历。

他购置的书册实在不少,这大半个月来,他只看了小半不到。

他买的这些,若是用马车来装的话,恐怕好几辆都装不完。

好在陈平安身上的千机袋,百宝囊不少,空间倒也是足够。

除了翻阅书册,增长见闻外,这大半个月来,陈平安最大的任务,自然就是修行万魔铸身诀。

这万魔铸身诀作为万魔教的镇教神功之一,自然是非同一般,尤其是血煞的侵蚀,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对战之时的削弱和压制,对陈平安来说都有着大用。

当然最关键的,自然还是万魔铸身诀修至圆满后的最终秘技,万魔真身!

一旦能掌握这一道秘技,陈平安的保命能力无疑将大大增强!

显化出万魔真身,所提升的防护之力,不仅仅只是肉体。纵然在灵性上面也有不俗的增益,只是相对而言没有肉体增益得多。

若非如此,当初在三岐山万魔血潭,以灰袍老者当时的状态,在第二次中了顾清婵的玄月斩魄时,就应该是死了,而不是只是重伤那么简单。

要知道,这可是灰袍老者以血潭之力,强行催动万魔真身的情况下啊。

论及威能只能算是一个严重削弱版的万魔真身,不但时间短,还有不少缺漏之处。

如此情形,尚有如此威能。更何况是完全体的万魔真身。

万魔真身的威能,完全可以期待。

陈平安如今以六纹大宗师之境,灵性牵引,真元流转,修炼万魔铸身诀,这修炼起来简直是如鱼得水,顺畅无比。

大半个月时间,他便将万魔铸身诀的修行经验推到了1335点的程度。

按照这个进度,都不用两个月,他便能将万魔铸身诀修至圆满,顺利掌握最终秘技万魔真身!

“不错!”陈平安眸光微颤,看着面前显露而出的金手指面板,脸上闪过一丝满意。

他修至如今,比任何人都明白,修行才是根本。

除了修行和翻阅书册外,关于妖兽雕刻的研究,他也没有懈怠,每日里都有灵性投入,看着妖兽雕刻慢慢地将灵性吞没。

这块得至七绝老人的妖兽雕刻,陈平安至今都没搞明白究竟是什么东西。

但没搞明白也没事,只要东西在他手上,总有一日是会搞清楚的。

以他如今的修行进度,地位只会是越来越高,见识和知悉的事物也只会是越来越多。

“大人,渭水郡城到了。”

就在陈平安思索之间,车架外传来了护卫毕恭毕敬的汇报声。

“好。”陈平安微微仰头,眼神中浮现出了一丝追忆。

渭水郡城啊.......

.......

“卑职等恭迎陈大人,大人亲临,若皓月临川,渭水焕彩流光!”

渭水城门口,众人齐声高喝,齐齐执礼。

乾坤司渭水分部,银锣乾坤使,封城修。

渭水镇抚司,都指挥使,樊正衡。

柳家家主.......

这些在渭水郡内跺跺脚能抖三抖的顶层人物,此时站如喽喽,毕恭毕敬地站在城门口,看着州镇抚司巨头陈平安车架的到来。

樊正衡,封成修,柳元化,慕天雄,吴大镇,赵连志.......

站在城门口恭迎的队伍中,有陈平安太多的熟面孔。

这些人中有他当初的上级,有他当初的同僚,也有当初拉拢他的对象。

或是趾高气扬,或是有意交好,或是刻意针对,或是......

不屑一顾。

而如今,这些人.......

统统在他的脚下!

不管是地位,还是修为也好,如今的陈平安,已经将他们彻底超越。

此时此刻,他的任何一言,任何一语,都要会被他们奉为圭臬。

再是艰难,再是苛刻的要求,也会被他们严格执行。

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修为,还因为他的权势!

苍龙州镇抚司内,最年轻的掌司候补,挂册北境镇抚司,任一方镇守!

“樊大人,好久不见!转念想来,昔日一别,都快有一年的光景。”

陈平安走出车架,笑着说了一句。

没有人情的权势,是短命的!不念旧情的人生,也是走不远的。

陈平安的一句叙旧,让樊正衡受宠若惊,毕恭毕敬道:“回大人,已有一年了。大人风采,时常在正衡脑海盘旋。”

陈平安笑了笑,也没有说话,目光淡淡地落在了一旁的封成修身上。

“封大人,近来可好?”

陈平安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吓得封成修身上的冷汗差点就冒出来了。他忙是低头拱手,恭敬行礼:“托大人洪福,成修一切安好。只是,回想起过往,成修所为,时常惶恐不安,只觉辜负大人厚望。每每念及此处,成修悔不当初。决意痛改前非,不负大人恩德!”

说话间,封成修心中慌乱,生怕陈平安翻起旧账。

此前他对陈平安所为,可算不上是什么光明磊落。事后虽有缓和交好,但如今境遇变化,谁能保证此前缓和能一以贯终?

他虽为乾坤司之人,在渭水郡内担任要职,从名义上来讲,不归属陈平安管辖。但今时今日的情景,以陈平安的威势手段,他之生死皆操由对方之手。

生死只在陈平安的一念之间,如此情形,他岂能不惧!?

陈平安的目光落下,他只觉重若万钧,仿佛在下一刻,就要将他彻底碾碎。

好在陈平安的目光仅仅停留了一息时间,便从他的身上的挪开。

封成修如蒙大赦,后背冷汗已经湿成了一片。

陈平安环顾一圈,在垂首恭迎的人群中,看到了那抹熟悉的倩影,他的脸上露出和煦笑意。

“婉君,来,上面坐,随我入城。”

陈平安没有避讳,直接就邀请了慕婉君上了车架。

陈平安既然开了口,那自然不可能会有人拦阻。

慕婉君向来不是扭捏的性格,听到陈平安的邀请,她当着众人面,登上了陈平安的车架。

登车之时,陈平安还笑着搀扶了一把。

以慕婉君的武道境界,登个车架,自然不需要什么搀扶。

但这........

却是陈平安的态度。

伸手握住了慕婉君的柔夷,陈平安面色和煦,眼角带笑。

慕婉君神情柔和,一剪秋眸似含春水。

两人四目相对,一切都在不言中。

看着慕婉君登上车架,城门前的慕家族老身子颤抖,难掩心中激动。

慕家家主,心中振奋,激动颤抖。

近来随着莽刀陈平安的声名远播,他慕家的声势也随之大振。

但在这声势大振的过程中,却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

像个别有提及,陈大人的威势再深,那也是他自己的。慕家与陈大人,无亲无故,未必能占上这光!

另外,也有声音提及,莽刀陈平安已破入宗师之境,享寿三百载,视野格局已非寻常人所能理解。昔年之事,也只是昔年罢了。今日的陈大人,未必还念得上。

这些声音虽然不多,但却也给慕家与日俱增的声势中,埋下了一层隐忧。像族中未必就没有这样的猜测和忧虑。

毕竟,严格来论,慕家与莽刀陈平安并无任何关联。昔年也并无直接资助。唯一的一层关系,还是慕家嫡女,慕婉君。

而且还是无名无分的关系。

尤其是前些时日,随着莽刀陈平安联姻的消息传来,此中议论就更是不在少数。

顾家贵女,何其娇贵!

称得上一句金枝玉叶,也毫不为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