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天幕直播系统(31)(2/2)
他们那一辈,经历过荒年,又经历过物资匮乏的特殊年代,也是饿怕了。哪怕现在饿不着了,听到高产的粮食作物,也依然高兴。”
仰头看天幕的大梁国民惊呆了:“!!!”
亩产多少???
三五千斤!!!
那岂不是有七、八石?甚至九、十石?
这是什么神仙作物啊!
要是大梁有这等神仙作物,何愁吃不饱?
聚在御书房前看天幕的朝廷核心班子成员同样心神大震。
萧衍泽立即差人去寻这个叫“红薯”或“番薯”的作物。
户部尚书激动得声音都发颤了,刚还在发愁国库空虚,边疆将士们的粮草都快发不出了,立马就峰回路转了!
“天佑我大梁啊陛下!只要寻得此神仙作物,海晏升平、国库充盈指日可待!”
谢姎之所以引出这个话题,就是想让观看直播的大梁百姓重视番薯这个作物。
百姓们吃饱了,心态想必会稳一点吧?
打负分的可能性是不是也会小一点儿?
当然,高产作物不只有番薯一种,还有玉米、土豆。
诺诺妈正好在挖一丛土豆,也是一挖一麻袋的那种,欣喜地感慨:“好多土豆啊!真有成就感!”
诺诺爸抬头看了自家老婆一眼:“媳妇儿,你以前是不是没挖过土豆?这土豆可不算多,土豆亩产比番薯还高,好的品种一亩能收上万斤,那是真的密密麻麻。一锄头下去,都是土豆窝,得收着力才行。”
大梁上下:“!!!”
亩产万斤!!!
这是什么神仙作物啊!
要是大梁也有这样的神仙作物就好了!
下一秒,他们就听小侯爷和郡主的姑姑说道:
“史书记载,番薯、土豆还有亩产千斤的玉米都是舶来品,最早是被航海家从美洲大陆带出来的,途径东南亚时补给物资拿了些出来交易,后来传入了我国西南地区,那里的气候条件最接近它们的原始种植地,又因产量远高于当时一年一熟的水稻,这才开始大面积种植。”
“可不是嘛。”诺诺爸接道,“古时候的水稻、小麦产量都低,一年才一熟,水稻亩产比小麦高,顶了天也才五百斤。不像现在,一年两熟是常规,南方不少地区还一年三熟,低产水稻亩产也能达到千儿八百,高产的话我听说两千斤都不在话下。”
大梁上下:“!!!”
天幕世界,大人孩子和乐融融地摘着鲜蔬瓜果、烤着羊肉鱼肉五花肉。
农家乐的大灶台上蒸着两个笼屉,一笼屉是白面包子花卷馒头,一笼屉是芋头红薯南瓜等粗粮。
天幕下观看的大梁子民,却大都心不在蔫,脑海里始终回荡着方才听到的对话。
如果说,高产的仅仅只是红薯、土豆、玉米这些他们都不认识的作物,那么顶多就是羡慕嫉妒。
可他们听到了什么?水稻小麦的亩产也能达到上千斤!
部分地区还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
这下谁还有心思看天幕世界里的人吃什么喝什么。
要不是天黑透了,大梁朝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们甚至想去田间、地头琢磨如何提高水稻、小麦的亩产。
上千斤不奢望,能有天宫一半的收成也让他们足够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