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九枝灯 > 第52章 望艰 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第52章 望艰 功名半纸,风雪千山(1/2)

目录

第52章望艰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全年收支总计不过四千万两钱帛,”范烨将脸一沉,话锋直指萧术,“萧相公,你所管辖的三个部门,一个户部,一个吏部,再加上一个工部,如何使得了远超一半之数?”

垂拱殿阔大无比,只放了两张长达数尺梨花木案,案上放满了账册文书,笔砚,中间独独放着一把镶金边紫檀木座椅,座椅之旁有着三足铜香炉一樽,正缓缓从镂空之处冒着淡淡香烟,座椅之后中堂之上,挂着一副摹自《平复帖》的宣和裱,所书——圣人为而不恃,功成不处,不欲见贤,下镌了四个篆字——是皇帝的自号。

宫殿一旁散落排布着四个火炉子,炉子里点的不是香,是银碳,如今被烧得青红,殿里不似殿外那般冷冽,提前来到了温暖春天。

来垂拱殿的官员不过一手之数,范烨是吼着出的声,将正在打着瞌睡付满惊了一跳。

付满昨夜尚未歇息好,应是他从王夏卿脱帽请查便开始夜不能寐,如今被范烨吓得打了个哆嗦,霎时微微摇头清醒了过来。

范烨嗓门本就不小,此刻加上殿内空响愈发如雷鸣打空一般。

萧术面无表情,只微微擡眼瞧向站在对面案后的范烨,复用着不大不小不带一丝情绪的声音道,“户部可不属于本官的管辖范围,范熠震,你莫不是昏了头了。”

范烨被萧术的话一呛,哽了一下,眼神微微露出一丝冷意,正欲开口回击,耳边响起了王至的声音,听见王至冷笑一声,“萧至道,计司有没有昏头本官不知道,但你这个使馆相可是当得好啊,本官只知道边关缺粮与你脱不了干系。”

萧术乃同平章事兼修国史。

范烨闻王至言露出一脸赞同之意。

“同本官脱不了干系?”萧术将账册首页一翻,语气带着散漫,“夏卿,您老可莫诬陷了良吏,您老翻开册子来看上一看,各部门的这些账册,上面每笔账目都记得清清楚楚,本官从未拿过一分一毫。莫不是因为云相不在,本官屹立在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便信口雌黄,是拿本官发气吧。待官家圣临,本官也定会向官家讨要一个公道,不是只有您王夏卿能做出来大朝之时讨要公道一事。还是说,您老认为西北边防兵粮未到,是因为官家广建宫观,是将我朝国库修得山穷水尽了?”

殿里少了一个矮凳,萧术自踏进殿内便发现了,他眉头微微一挑,走到自己所站的位置上站好,目不斜视盯着地板。

如今,他拿这话不仅试探了王至,还给王至栽了一顶帽子在头上。

付满拂了拂衣袖,收了本来脸上的笑意,装模作样又将袖口理上一理,“若是云老相公在这里,王夏卿你可也要将矛头对准他?何况众人皆为寮,又岂能任你朋党傅会,枉顾事实,信口胡诌?”

陶栖因那日在政事堂时,对付满言语很是不满,见付满开口,也学着付满那样,理了理衣袖,清了清嗓子,慢悠悠道,“付大参,云老相公虽还未前来,但是你也是受过他恩惠的人,说出如此番言论,将自己裹挟进去,实乃荒谬,不知付大参可敢在官家面前说出?”

皇帝最恨没有情谊之人,也绝不会重用,正是因为如此,皇帝未及束发之年登九五,一直对朝堂上的拉帮结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举荐制度一直延续甚至有愈演愈烈之态,虽然如此,但却并不给诸位大臣结党营私的机会,毕竟,一损具损。

付满被堵得哑口无言,“你……”

“本官可从未说过官家修建宫观一举耗我朝银钱,至于是否有蠹虫啃了松骨......”王至眼睛微微眯起,嘴唇上颤出的气将略微发白的须吹得一上一下动荡着,“本官胆子虽大,也只敢当着官家的面脱下纱帽,却是不敢戴上萧相你扣给本官的帽子。”

外面突然风云忽聚,下起了雨,滴滴答答落在檐下。

若下的是白花花的银两,想来在场的各位重臣近臣也不如此针锋相对。

门“吱呀”一声,陈读吩咐小黄门等在外面,捧起账册走进来之时,殿门又被小黄门合上,就见殿内众人一副剑拔弩张之样。

内廷的开支,上岁归陈读干爹管,如今挑子撂到陈读身上,便是该陈读管了。

他见气氛紧张,忙缓和气氛,操着一副肃穆恭敬的语气道,“诸位均是陛下的宰执近臣,理当同舟共济,同舟共济。”

陈读一来,众人的情绪都收敛了进去,眼皮子垂落下去,只紧紧盯着脚下那块属于现如今属于“自我”的那块地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