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吾妻长欢 > 第110章 雾起 蛮族野心再现

第110章 雾起 蛮族野心再现(1/2)

目录

第110章雾起蛮族野心再现

新宅中无长辈,因为祁苍祁羽在谢府住习惯了,不愿挪地,亦无稚子,无忧照旧住在苡瑜院,每日在谢府玩闹。

所以,夫妻俩三夜两日没出院子,直到婚后第三日,该归宁了。

不过是横跨一条街的事情,故而他们又住回了苡瑜院,谢府热闹,长欢也喜欢。

一日,谢长欢与雪梓雪姝闲聊,问及她们是否想嫁人,虽是随意提起,但诈出了不少她不知晓的事情。

雪梓得意洋洋地说:“我知道!雪姝喜欢回春药铺的小郎中!”

谢长欢惊得瞪大了双眼,而雪姝脸红得滴血,她也恼得揭雪梓的短,“小姐!雪梓肯定喜欢族学里的那个小书生!”

“嘿——雪姝你哪能信口开河呢!”雪梓气得要捂雪姝的嘴,可雪姝躲开了。

“我说的可都是实话!你一天天的老找小书生的麻烦,可不就是喜欢他!”雪姝边跑边嚷,绕得谢长欢头晕。

雪梓差不到哪去,她追着雪姝四处跑,谢长欢笑得将书册盖在脸上,听得不太真切的声音从软榻上传来:“小书生?小郎中?我们雪梓和雪姝开窍了。”

“小姐,我不喜欢他……吧。”雪梓追不到人,便趴到谢长欢身边,疑惑地问道。

“我想,是喜欢的。”雪姝站在软榻的另一侧添油加醋。

“呵——那你喜欢小郎中是肯定的,小姐,快些把雪姝嫁出去!”雪梓推着谢长欢的手臂催促。

谢长欢哼笑两声,而气得脸羞红的两人又闹作一团。

“对了,纤月近日在做什么?”谢长欢问道。

早在婚仪结束后,虞舒就回了慕城,说是沈溪之催她早些回家。谢长欢挽留不得,只好送她出了云州城。傅家夫妇同样走得急,大抵是盛京城中有一堆烂摊子等着傅伯庸回去解决。

至于晋纤月,她说云州风景不错,想再多待些时日。昨日谢长欢去寻,没见着人,下人说晋纤月出府游玩了。

雪姝犹犹豫豫地,然后被雪梓抢先了,“小姐,长公主殿下……和大少爷,额……府中有人看见他们二位在假山后拉拉扯扯,但我命令

谢长欢拉下书册,秀眉微蹙,“纤月和阿兄?”此事她半点不知,亦是好奇得紧。

人说到就到,院中婢女的问候声响起,是晋纤月来了。

谢长欢起身,拉着晋纤月往窗边的朱漆描金缠枝椅走,雪梓雪姝极有眼力见地退下。

“纤月,我有事想问你。”

谢长欢一脸惊讶,且语带调侃,弄得晋纤月来了兴趣,“何事?”

“我阿兄……”谢长欢目光灼灼,身子不自觉地前倾,脸上尽是看热闹的笑意。

晋纤月掩饰性地抿了口茶水,“真没事,我不过是看谢大少爷貌美,出言挑逗了几句,但我立刻想起了他是你兄长,守礼得不能再守礼!”

“哈哈哈——”谢长欢脑中幻想出谢景珏被晋纤月调戏的画面,乐不可支,她阿兄……哈哈哈。

“诶——我和他道过歉的,谢大少爷应该不是小肚鸡肠之人。”

“纤月,我想了又想,觉得你与我阿兄堪为良配,男才女貌,多么合适!那样你就成我长嫂了。”

“长欢,你别打趣我了。我说过的,养面首的日子才适合我永宁长公主的身份,云州谢家的大少爷、长欢的亲兄长,我可不敢祸害。”晋纤月摆了摆手,推脱得干脆。

晋纤月所言出自真心,可她撩乱了一池春水,二十六年来头次动了春心的谢景珏并不是这样想的。

-

大晋以北,羯族王帐。

尔朱弘跪拜于地,“父王,儿臣的师父是大晋人,若您执意攻打大晋,叫我如何做人?况且大晋地大物博、英才辈出,哪是能轻易吞噬的?大晋向来对我羯族礼遇有加,年年无偿供给粮食种子,我们不该恩将仇报。”

眉头紧锁的羯族王挥手赶人,“小九,容本王考虑下。”

青年尔朱弘沉稳行礼,转身离开往大王子尔朱勒的营帐去。

尔朱弘:“大王兄,若你能阻止父王出兵,我愿带领额吉母族的七大部落臣服于你。”这是尔朱弘最大的筹码,他对王位无意,且这些年来,他始终与尔朱勒交好。羯族王那边若有尔朱勒在旁游说,胜算会更大些。

他的师父,小师姐和朋友们,都在大晋,他不愿与大晋为敌,不愿硝烟四起,百姓生灵涂炭。

尔朱勒沉思许久,神医之徒、七大部落的势力,值得他出言相劝,况且,他对羯族王出兵一事也不赞同。大晋虽是块肥肉,但更是猛虎,羯族不该好高骛远,安居于若水河畔才是他们的归宿。

“我可以一试。”

尔朱弘颇为强势,“不,是必须,否则条件作废。”

-

次日,遥关城隐阁分部的信件被送达云州:北方蛮族异动。

一年前的猜想,终是成了事实,但祁怀瑾早有准备。

那时他迟迟未至盛京与妻儿团聚也是因为此事,晋渊帝登基时的凉州惨状仍历历在目。早在知道晋渊帝龙体有恙时,他便下令,督使东南界矿场秘密打造数万兵器。因为他知道,盛京有长欢在,起码能拖一段时日。

此后,凉州境域练兵强兵,云州谢家也加固了西南边境的防线,晋洛晏私下派遣精兵强将时刻准备驰援。

一旦蛮族野心再现,战火重燃,大晋会举全朝之力,抵御外敌、护卫家国。

目前,西南边界暂无动静,但北方战事怕是要起了。七月一过,八月秋风起,蠢蠢欲动的蛮族会张开獠牙,啃噬大晋的血肉,因为他们要为寒潮将至的冬日做打算。最迟不过九月,他们将兵临遥关城下。

西南有谢家守卫国门,但北境,或许在等一位能统领千军万马的将军。定国公顾靖已不是壮年时期的定国神针,早年他在战场上受过无数的伤,又时常奔波于江南等地,身子骨早不似从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