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盛唐一只统 > 第293章 天下太平着呢

第293章 天下太平着呢(1/2)

目录

第293章天下太平着呢

寿王一口鲜血喷出,便再没起得了身。

昏昏沉沉中,他不断念叨着“杨钊误我”之类的话,听得武惠妃肝胆俱裂,心痛如绞。

她反复盘问李琦那日他兄长到底在龙池看见什么了,小少年李琦答不出,又被母妃过于狰狞的面色吓得浑身发软,当夜便发起了高热。

也是苦了这小孩了。毕竟他一片好心陪着兄长钓鱼,怎奈两个人兴高采烈的出去,其中一个却是擡着回来,他怎能想到隔着一个龙池还会出事。

他年纪小,还认不全宫里的妃嫔,只远远看到一群宫人簇拥着游湖,但人家在龙池对岸根本没过来,他哥莫名其妙就吐血了。

两个儿子都是一病不起,武惠妃是一根蜡烛两头烧,全靠一股子心气儿在支撑。

她现在哪还有之前搅动京城的风光,人迅速消瘦了下去,容色憔悴到不能见人,唯有两只眼,幽幽的闪烁着精光,仿佛被逼入绝境的母狼,不顾一切地想要护住身后的崽子。

盛王李琦还好,这小孩只是受了些惊吓,喝了两副药就康复了。但寿王李琩就没这么幸运了,他因之前公府球庄的骚乱伤到了根基,好容易恢复了些精神,这次又突遭情绪剧震,心神俱疲之下觉得了无生趣,身体状况自然每日俱下。

情急之下,武惠妃又找来了那位登州术士,但同样的丹药却对李琩毫无作用,他时而清醒时而昏沉,气息一天比一天孱弱,连太医署的医正看了都开始摇头了。

郁气凝滞于胸,心结不解,药石罔医。

武惠妃牢牢记住了儿子口中的那个名字,命人细查宫中记录,很快得知那日在御苑游湖的正是新入宫的婕妤大杨氏和小杨氏。

此二女均出身弘农杨氏,大杨氏乃是小杨氏的三姐,父为蜀州一小官,早亡,姐妹两均是寄住在叔叔家,出身并不显贵。

大小杨氏的叔父乃是万年县司士佐,因协助祁国公修造公府球庄而得看重,杨氏姐妹经常去球庄看球。

大小杨氏还有个同族的族兄杨国忠,这人武惠妃印象很深,不单单是因为他之前是儿子的小跟班,更是因为杨国忠曾在大理寺指认李琚李瑶围攻儿子,在废黜太子一事中出了大力。

但武惠妃却总觉得公府球庄一案并非那样简单,杨国忠所述之事仍有疏漏,只是她为了给三王落罪没办法深究。

但儿子昏迷之时反复念叨“杨钊误我”,那“杨钊”正是杨国忠的别名!所以武惠妃便觉得杨国忠在那场混战中一定做了什么,不然她儿子不可能这样笃定。

其实武惠妃还是想岔了,李琩气杨国忠并不是因为公府球庄,他第一下就被抡到了头,当场就昏了过去,后面的踩踏、砸击受是受了,但已经进入深度昏迷的状态,根本不可能知道谁是凶手。

他气得是杨国忠明明之前还在给他和杨玉娘牵线搭桥,在他病后马上改弦更张,把妹妹送进了后宫。别以为他不清楚杨国忠带着杨氏姐妹看球是因为什么,能得青眼自然也能的别人的,他父皇在球庄便有一个专门的包厢,常年混迹球庄的杨钊不可能不知道!

现在可到好,他之前与杨玉娘勾连情愫,转头杨氏就成了他的庶母。这事儿恐怕也瞒不了他父皇,那父皇会怎么想他?会不会以后再拜见庶母的时候还觉得他旧情难忘,有心败坏天家伦常?!

父皇可是不久前才处置了太子、鄂王和光王的!殴打兄弟和肖想后妃哪个罪名更严重?那他是不是连京城都待不下去了!?父皇见他一次疑心他一次!?

想到这,李琩真是又气又怕,偏又不敢说出口,只能大骂杨国忠不地道。

但此事无解,尤其是当李隆基亲自来武惠妃宫中探病,李琩明明清醒却根本不敢睁眼,他很怕与他亲爹对视,怕李隆基问起他与杨婕妤的旧事,他不知道杨玉娘会怎么说。

没一会儿的功夫,李琩的被褥便被他周身所出的冷汗全数湿透,就这样生生熬了一个时辰,李隆基一走便发起了高烧,没过几日,薨了。

噩耗传来,武惠妃当场晕厥,好悬也跟着去了。

幸亏太医署施救得当,这才将将抢回一条性命。饶是如此,惠妃的身子也大大伤了元气,整整一年都缠绵病榻,娇花一样的人迅速凋零,苍老了不止十岁。

李隆基感觉十分愧疚,主要他也没想到自己去探个病儿子就没了,你说这事儿巧不巧,他前脚走李琩后脚就发起高烧,别人不知道还以为他对李琩做了什么呢。

其实他什么都没做啊,他就是想去看看,毕竟李琩是他非常喜欢的儿子,也是他与惠妃活到成年的第一个儿子,他这个当父亲的怎么都想表达一下关心。

你看,他甚至都没计较寿王之前与杨婕妤互生情愫的事儿,谁还没个少年情热的时候啊?等日子过久了就知道有情填不得抱肚,家世门庭人品性情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他已经为李琩选了一门好亲,北周大司空韦孝宽之后,左卫勋二府右郎将军韦昭训的闺女,正经京兆韦氏的贵女,这才是寿王妃的好人选。

结果亲事还没定下呢,自家儿子先没了。李隆基讪讪地摸了摸鼻子,很自觉地减少了去杨氏姐妹殿里的频次,这阵子惠妃伤心,最好不要再刺激到她呢。

李隆基没这事儿当个事儿,言语之间自然也没有掖着藏着,于是武惠妃很快也得知了儿子与杨玉娘的前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