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岁月如戈 > 第 23 章

第 23 章(1/2)

目录

第23章

1932年5月,中国和日本在淞沪签署了停战协定。

距淞沪二百多里的杭州,一派草青树绿、百花争艳的美景。时任国民革命军平乱中路军总指挥的陈石叟在其官邸电报通知金陵的景腾,立即赶到杭州会晤。

接到亦师亦友的伯乐的电话,景腾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坐上了从杭州来接他的小汽车。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样的季节,西子湖再美,景腾也无心欣赏;和老师促膝长谈了一夜,天蒙蒙亮,他赶往了淞沪。将景腾送到第312团,同来的两位军官押走了“娘娘腔”;等待他的,将是军事法庭的严判!

重回第312团,景腾做的第一件事是恢复了康文玉的职权;这些权利,是一个副官在别的部队不可想象得到的,事实上,第312团当下需要改进的,康文玉的确比景腾清楚。景腾坐上小车准备回家时,情绪高昂的士兵自发走出营房,远远地对团长行军礼;景腾笔直挺立于车旁,给士兵们回了一个苍劲有力的军礼!

战争后的淞沪街区,满目疮痍;没有了声嘶力竭的枪炮,路上的行人依然紧张兮兮,好似还未从慌乱中缓过神来。小汽车拐过通往家里的最后一个巷口,景腾让司机停下,对警卫交待了一番,独自下车朝家中;远远地,他闻到了喜欢的药材味。

两只砂锅在炉火的炙烤下,呼呼地冒着热气;砂锅里褐色的液体忍受不住,拼命地翻滚,想要逃出去。院子里,父亲小声地安慰哭泣的妹妹;当梨花带雨的妹妹看见他,仿佛看见了救命稻草,丢下父亲朝他跑来,迫不及待地嚷嚷开了:“大哥,你快带我去找高进哥,我不知道他去哪儿了!”

“他们团只有十几个重伤员活了下来。张老板带人去救的,太匆忙,我没问有没有高进。如果他活着,应该在医院。”景腾说。

“我听景飞说,舒娅没了。”景传志难以置信地说。

景腾点了点头。

景颜沉默了一会儿,说:“大哥,你带我去医院找找看吧。”

景腾苦笑了一下,点了点头。

去往公济医院的路上,景腾的手指不停地抚摸膝盖,似乎这样能摸去内心的不安。舒娅和高进一个团,舒娅不在了,和她的大多数战友一样;高进呢,还不知道。毋庸置疑,他希望第314团仅剩的十一个人里有高进,因为妹妹不够坚强,难以承受永别之痛。景腾非常感激张啸天——第314团伤亡殆尽,他带着两百多帮众去战场翻遍一具具尸体、救出了奄奄一息的十一个人……

黄包车停下,景颜拉着大哥向医院小跑而去,慌乱地推开一间间病房,紧张地在一张张病床上搜寻熟悉的面孔。景颜的举动让一个个病人侧目而视。景腾的校官服引起了走廊内巡捕的注意;他走近景腾,试探着问:“你是自己看病,还是探望病人?”

“我来找人。”景腾答。

巡捕又问:“军队的?”

景腾多看了巡捕几眼,不想回答,还是回答了:“是。”

“你是景长官吧?”

景腾不说话。

“请随我来。张老板吩咐过,你来的话,带你进去。”

景腾迟疑了一下,叫过妹妹,跟在了巡捕的后面;来到地下室的门口,巡捕从腰间取下一串钥匙,找出一把,插入笨拙的铜锁,旋转,打开沉重的铁门,释放出一股阴冷的气息。

“如果恣睢的日本浪人知道这儿有伤兵,会来惹麻烦。”巡捕解释道,“只好委屈他们了。”

景腾点了点头,渐渐放下了戒备。

低矮、狭长的地下室,十多个身缠绷带、或坐或躺的伤员静静地看着走进的人;当认出来人是景腾,无不欣喜,碍于行动不便,只通过简单的肢体动作表达。

“景团长。”邹道奇颤颤巍巍地站起来说。

景腾走过去,看着他问:“都在这儿了?”

“是的。”邹道奇答,“所有的弟兄都在这儿了!”

“活着就好。以后没有第314团,也没有第312团了。我奉上峰的命令来收编你们,带你们去金陵。”

邹道奇想问景腾去金陵做什么,为什么第312团也没有了?却听景颜嗫嚅道:“邹副官,高进在这儿吗?”

“在。”邹道奇指着角落答,“最里边的床上。”

景颜如履薄冰地走过去,确定躺着的确是高进,忍不住趴到他的身上哭了起来。

“痛。”一只腿被吊起、腹部和手臂缠满绷带的高进醒过来说。

景颜赶紧将重心从他的身上移开,急切地问:“我弄痛你了吗?哪儿伤了?”

高进努力从迷迷瞪瞪中提出神,答:“肚子上有个小伤口,不要紧;你来了,就好得快了。”

景颜破涕为笑道:“什么时候了,还说笑!”

高进勉强地笑了笑。

景颜趴在床沿,抚弄着高进肚子上的绷带,深情款款地看着他,笑着说:“二哥还是笨,只会带我去你们打仗的地方找,他怎么没想到你在医院呢?”

“你们来医院也找不到,日本的侨民不希望医院救治我们,经常来闹事,所以医院把我们安顿在了地下室;不是熟悉的人,巡捕和医生不会带进来的。”高进摸着景颜的头发,说。

景颜“哦”了一声,说:“我带你回家吧,把你照顾得好一些。”

“我的伤口要消毒,缝合肚子的线也快拆了;这些西医的活,中医不好做的。”高进笑着说。

景颜想了想,说:“那我来医院照顾你。”

“我们有护士照顾。打针、喂药、输液、包扎伤口,都是她们做,你来了也帮不上忙;再说这儿都是男人,也不方便啊。”

“早知道学西医了,照顾得上你。”景颜失望地说。

高进笑了笑,说:“又不是天天受伤,干嘛为这点小事改变自己?”

“为了你,我愿意。”景颜看着高进,小声地笑着说。

高进笑了笑。

“舒娅姐没了。”景颜低着头说,“我都不敢问。大哥嘴上不说,心里难过着呢!”

高进叹了口气,手指缠绕着景颜的头发,陷入了沉默。景颜抚弄着他的绷带,静静地看着他。

邹道奇一瘸一拐地陪景腾走过一个个伤员,没睡的,问候几句;睡着了的,景腾向邹道奇询问伤员的状况。他们的心情很沉重,像渴望阳光的大地被叆叇阻扰。

来到高进的床边,景腾笑了一下,问:“感觉怎么样?”

高进赶紧将手从景颜的头发上拿开,挣扎着想坐起回答;刚动了一下,腹部就传来了一阵巨痛。景腾看出了他的痛苦,制止道:“躺着吧,好好养伤;好得差不多了,我安排专人护送你们去金陵,以后跟着我。”

“知道了,景腾哥。”高进缓了口气,说。

景颜对高进说:“你还是和我一样叫大哥吧,亲切。”

高进看了看景腾,没说话;他不是不愿意叫,而是在他想来,现在叫,还是有些尴尬的。

景腾笑了笑。他知道妹妹的心思,也懂得高进的难为情。“我们回去吧。”他对妹妹说。

“这么早?”景颜说,“我还想再呆一会儿。”

“等会儿我和巡捕打个招呼,你再来时,给你开门,你什么时候来都可以。大哥还有事,你也一起去吧。”

“哦。”景颜点了点头,恋恋不舍地丢下心上人,一步三回头地往外走。

放下悬于心头的大石,景颜随大哥走在和煦的微风里,感觉世间没什么比眼前的一切更美好了。

叫停了一辆黄包车,景腾让其去往金门大酒店——淞沪大佬张啸天携夫人已经在那儿恭候多时了。

景腾目不转睛地看着紧挨着他的妹妹,轻笑道:“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大哥你笑我!”景颜嘟着嘴,娇笑道。

景腾笑着说:“找着人,放心了?”

“嗯。”景颜点了点头。

“高进很勇敢,肠子炸出来了都没放弃使命;虽然没保护好老孙,但已经尽力了,老孙不会怪他的。”

“高进哥伤得那么重?”景颜跼蹐不安地说,“他怎么没对我说?”

“傻瓜,还不是怕你担心?”

得知张啸天带领帮众救出了第314团的伤员,景腾不禁感激。张啸天的举动,算得上义薄云天啦!总觉得应该做些事回报张啸天的他想了想,先给张打了个电话,口头表达了感谢,又说到淞沪备下藜藿浊酒请其赏光,一来答谢,二是叙旧。张啸天意外之余,并未因所做之事自鸣得意、沾沾自喜;在他看来,这只是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应该为同胞做的。自己不是军人,但和同胞同仇敌忾、共御外辱的心情是一样的,就像《诗经》里写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景腾的邀约,张啸天嘴上客套,实则满心期待;因为他欣赏景腾,有日子没见,聚聚,求之不得。约定了会面时间,他让手下将金门大酒店包场,在大堂摆下大桌,携艾青盛装出席。

黄包车里的景腾望着街道,迁思回虑地细想接下来面临的事。

酒店门口的四个大汉见景腾兄妹从车上下来,两个迎上寒暄,另外两个微笑着拉开了四周镶嵌紫铜的玻璃门。景腾对他们报以微笑,想:这四位可能跟张啸天一起去救过人。

橡木制成的地板,显得沉稳内敛,不动声色地吸取了水晶吊灯照射下的明亮光线,使人感觉很舒服;景腾的军靴落在上面,哒哒作响。张啸天站起来,微笑看着景腾兄妹走近;艾青迎上前,对景腾微微一笑,拉景颜过去坐。

“多谢夫人!”景腾笑着抱拳道,“啸天兄别来无恙!”

张啸天哈哈大笑道:“认识这么久,腾弟第一次称呼我为啸天兄。哥哥心里痛快啊!这次回来一定要多住几日,兄弟们好好聚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