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战(1/2)
应战
蒋行舟一去不返,阮阳摸不清皇都里出了什么事,但也能猜到木河没这么容易放过蒋行舟。
他欲回京一探究竟,但战事愈发紧张,此时容不得他再往返了。
——十万大军已经抵达麦关,朝廷一声令下,这场战役正式打响。
战鼓震碎了春雨,铁骑踏平如茵嫩草,褐旗顺风而扯,铺到了天边。
极其远方,在万昭将士们目光所不见的地方,是一片黑压压的人头——全是军队,山下、城角、河畔,遍布荒野。
氏沟整军列阵,他们的耳中也只能听到如击苍穹的鸣鼓声。
少年天子一夕之间成熟不少,他手里是一柄黄麾仗,长仗的顶端,氏沟王旗随风招展。
仗起,则再无退路。
众目睽睽之下,钟声骤鸣,就在山河剧震的气势里,王旗举了起来,随后重重砸在地面。
咚、咚、咚!
这声音合着战鼓,穿破虹霓,直上云天。
时是三月小尾,雍国的桃李正盛,却远不如鹰山外、平瓦关的流血那般,浓得稠黏在眼底,化之不去。
四月,大军压境,就在平瓦关外和氏沟军对峙起来,苗威数次发起进攻,均被氏沟轻松化解,粮草很快告罄,兼之此前木河临阵更换大将已是行军大忌,本就不稳的军心雪上加霜。
两边都没有再进一步,没人敢轻举妄动,万昭和氏沟举国上下所有人力都在养着这一战,但凡输一场,则再难御敌。
然则,军心不稳,粮草不足,万昭已经出现颓势。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木河决定御驾亲征。
万昭国,狱中。
木凌沉默地坐在角落,蒋行舟就这么走了进来,敲了敲牢门的铁栏杆,唤回了他神游在外的神思。
“凌殿下。”
木凌睁开眼,“是你。”
他眼神飘移了片刻,才又开口,问道:“外面如何了?”
蒋行舟知道木凌首要问的是宫娆,但他这一趟来不是来唠家常的,便简单地说道了两句:“皇子妃还好,王姬跑到皇子妃那里住下了,昨日又闹了一通。”
木凌冷言:“荒唐。”
蒋行舟道:“我也觉得荒唐。”
木凌又道:“那西边呢?”
“毕将军和苗威并不怎么合得来。”蒋行舟道,“他上次回京述职,没来见你?”
木凌讽刺一笑,蒋行舟了然,木河没同意他们见面。
“三日之后御驾西征,”蒋行舟看着坐在地上的木凌,“你弟弟的决定一下,朝里没人劝得动他。我要自请随驾,他亦不肯。”
“他如何说?”
“他非得要我迎娶你妹妹。”蒋行舟淡淡地说。
“……”木凌嘴角抽动,“现在前线就毕如、阮阳,还有那个苗威?”
“嗯,”蒋行舟说,“但我有件事需要告诉你。”
木凌眉尾扬起了一点,“你讲。”
蒋行舟道:“关于平瓦关一战,我和阮阳知道很多内情。”
木凌问他什么内情。
“比如哪里可能会有埋伏,哪里又可能会是制敌关键。”蒋行舟同人对视,满面肃然,“我可以跟你明说,由你选择要不要告诉你弟弟。”
木凌听罢,往后挪了几分,将身前让出一片空地。
蒋行舟执起一杆稻草,将手伸到栏杆那边,在这片空地上三两下画了个地图,虽然简单,但一目了然。
他长话短说,主要点了几个重点,自然也包括上辈子木凌断了胳膊被阮阳救下的那个地方。
“有几个问题,”木凌指着其中一处,“这里按理说并非防守要地,你为何说此处会有埋伏?”
“两个原因,”蒋行舟道,“一则,我此前见过氏沟王,虽未久处,但看出他是个很急功近利的人,他最希望的便是速战速决。”
“所以你觉得他会反其道而行之,故意设局?”蒋行舟此言并非无理,木凌点点头,又道,“其二呢?”
蒋行舟道:“其二,是阮阳此前大致提过此事。我相信他。”
说罢,他将稻草随手一丢,地图也用细土抹去。
做完这些,蒋行舟又道:“当然,一切都只是可能,就看凌殿下能不能信过我,又愿不愿意把这些说给你弟弟听了。”
蒋行舟和阮阳之间的事,木凌无从得知,但蒋行舟以往做出的所有推断无一例外全部应验,木凌不得不信。
“如果他不知道这些,就按照他和苗威当前的布阵之法……”木凌出神道,“他是不是可能会战死沙场?”
蒋行舟点头:“不错,”遂而话锋一转,“但或许千万将士也会陪着他送命,所以,要殿下自己选。”
木凌沉思片刻,道:“如果我说……不告诉他,那我岂非草菅人命?”
对于这一问,蒋行舟并不予评判,“你来定夺。毕竟,那些人是你的子民。”
木凌霎时陷入了矛盾和纠结之中。
他目光有些迷茫,看向了半空中悬挂在大狱墙壁上的一盏油灯。
没人催他,他竟等那盏油灯烧去一半才喃喃开口。
“我当时便觉得,王储之争,不该连累天下人陪葬。”他说,“可这一争没能避免,仗也打了起来。”
蒋行舟稍作迟疑,随后道:“殿下此前不是问我二人当时是怎么逃脱的吗?”
木凌收回目光,看向蒋行舟。
蒋行舟在回忆中停留了片刻,收回思绪,笑了笑,“当时,阮阳来了,冒天下之大不韪将我从刑场上救了下来,带着我跑。在那之前,我以为做好了万全之策,但我错了,算计到最终,差点害死了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