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1/2)
第53章
这家卖古法石磨肠粉的小三轮车,是由老板跟其老板娘一起共同经营,两人分工合作,忙得不可开交。
客人们要的基本都是最低价格的加肉加蛋,老板先瓢一勺纯白细腻的白米浆淋在大圆铁盘上面,提着两边的提手摇晃均匀,让上面流动的米浆流满整个铁盘。
这样的做法很是奇特,跟方应礼以前见过的肠粉蒸锅做出来的完全不同。他静默地站在旁边观看着,跟着他一起过来的周慧岚等人,也都默默地注视着眼前的画面。
他们光听说过,却都还没吃过肠粉。
在老板准备米浆的时候,老板娘则是在准备鸡蛋跟肉沫,他们选用的是二肥八瘦的猪肉,剁碎成沫装在铁盆子里面,现在天气热,老板娘还用大的水盆装了半盆水,隔着铁盆给猪肉末降温,以免在热天底下发臭了。
挖一勺肉,再敲一个鸡蛋到碗里搅拌,接着老板娘将碗递过去给老板,老板把碗里面肉沫鸡蛋淋上去,再撒了一把葱花,就可以将铁盘放在水滚锅里蒸熟。
几十秒后,老板掀开水滚锅的盖子,白色的蒸汽腾腾而上,老板不怕烫地拿着抹布把铁盘拿出来。上面米白色的米浆已经变得晶莹剔透,鸡蛋跟肉沫也熟了,散发出食物的香味。
老板拿着刮板将肠粉刮下来切成几块,而这个时候打包的人就把从家里拿过来的海碗递过去给老板。
老板接过海碗,将肠粉装上,打开车里另一个铁锅,这里面装的便是肠粉特调的汤汁。
这特调的汤汁,是用肥猪油、红葱头、生抽等材料一起炒制后,熬煮而成。锅盖掀起来的时候,独属于汤汁的那份鲜美味道,无孔不入地从四周飘散开来。
守在三轮车外等候着的客人们,都下意识地吸了吸空中飘着的香味。
那名等着淋汤汁的客人喊道:“老板,记得多给我一些汤啊。”
“好嘞,没问题。”老板人爽快,直接淋了三勺,整个海碗都装满了,得需要用两只手才能拿稳。
抱着小汽车的牛娃,舔着嘴唇。
“爸爸,好香。”
“这是什么啊?”方巧娥也扯了扯方应礼的衣角,他们都没见过这样的吃食。
这样古老的做法,每一锅只能出一份肠粉,但闻着味道却与以前方应礼吃过的任何一次肠粉都有所不同。
等剩下的几名客人都自备海碗,拿了肠粉离开。
方应礼拉着牛娃的手上前。
站在三轮车后面的老板娘早就关注到了不远处站着的一行人,看方应礼他们过来,热情地招待:“你们要什么?”
方应礼没有急着回答。
这次离得近,方应礼算是彻底看清楚这辆改造过的三轮车是什么样的了。
用来装东西的后座,直接用铁板隔开成两个空间,上面摆放各种调料跟食材,
这个时候煤气还没有普及,无论是泊山镇,还是岐江县,其下的自然村大部分都是使用原始的柴火。而县城跟镇上,这边除了用柴火,还用蜂窝煤。
这家店的老板用来蒸肠粉的便是使用了蜂窝煤,它易燃耐用,成本不算很高,而且使用起来不像柴火那么占地方。
方应礼目光落在了摆放调料的位置上,桌面上的调料很丰富,除鸡蛋、肉沫跟葱花,还有鱿鱼丝、虾米跟花生。
见方应礼的目光看向了调料上面,老板道:“加蛋的是三毛,加蛋加肉是四毛,如果要鱿鱼丝跟虾米的就是六毛。”
竟然要比国营饭店的一份叉烧米饭还要贵上一毛钱。
方应礼有点惊讶,但看着三个小朋友不知不觉流露出来的渴望表情,方应礼向老板要了一份鱿鱼丝加虾米的。
“我们没带碗。”方应礼道。
老板说:“没事,我们这里有碗,你们拿着在后面吃就行。”
他手一指,在三轮车的后面,还摆放着两张折叠桌。
几个人坐到折叠桌前等肠粉的时候。
周慧岚抿着唇:“应礼,我们刚才就吃过了,你是没吃饱吗?”
刚才在国营饭店,他们只点了两人份的食量,他们有两个大人三个小孩,方同路跟方巧娥两人的食量并不比他们差多少。这么一看,方应礼肯定是没吃饱了。
不仅他没吃饱,其他人肯定也是。
“我还好的,等会就让他们吃好了。”周慧岚想着这份叫做肠粉的东西这么贵,她就没想着吃。
方应礼微微笑着摇头,一份肠粉听起来少,但看老板做出来的那份,份量可比以前吃过的多不少。
他们现在手头上可以随便花的余钱实在是不多,若是放在以前,还真不需要这么节省。
不过解解馋,每个人吃几口,还是可以的。
“难得来一趟镇上,好歹是刚发工资了的人。”方应礼打趣道。
周慧岚轻叹口气,她就知道方应礼会这么说。
一分钟左右,老板娘端着肠粉过来了,她看方应礼他们人多,还特意用另外一个海碗装了汤汁。
勾芡过的汤汁看着不像普通的汤似的汤汤水水,汤匙淋到肠粉上面时,看着更加有食欲。
方应礼夹了一块放在嘴前吹了吹,等不烫嘴了再喂给坐在怀里的牛娃吃。牛娃嚼吧嚼吧地吃着,头也不擡一下。
喂了牛娃,他给自己夹了一块。
用铁盘做出来的肠粉吃着更加黏更加韧道,鱿鱼丝的嚼劲、虾米的鲜香、酱汁的鲜甜,还有花生米的脆香,一口吃进嘴里,瞬间便能尝到数种不同的口感,仿佛过山车一般,弯弯转转,层层叠叠,而后回到最初的柔软韧道上面。
老板的桌前并没有摆放任何其他的调味蘸料,但这道端上来的肠粉,并不需要再加什么就已经吸引住所有人的味蕾。
连开始打算不吃的周慧岚,在方应礼的强调下尝试了一口,眼睛都迸发出惊艳的神采。
“这也太好吃了。”
“唔唔……好,好好吃。”方巧娥嘴里嚼着肠粉,口齿不清地喊。
方同路埋着头,小口地咬着夹到面前的肠粉,他一只手摊开放在下巴舔了舔。
这是他吃过最好吃的东西了。
一份肠粉在大家的分食下很快吃完了。
大家都是一副意犹未尽的表情,可想到这份令人回味难忘的肠粉需要六角钱后,都识趣地从桌前站起来。
“大哥,以后我们还能吃到这么好吃的肠粉吗?”
“爸爸、爸爸,牛娃没吃饱。”
“牛娃,你刚才不是吃得最多吗,你的小肚皮都鼓起来了,怎么会没吃饱。”
“牛娃还想继续吃。”
走出巷子,小孩子们的声音嘀嘀咕咕地在耳边说起来。
方应礼笑着拉着他们继续往供销社的方向走,镇上的生活水平跟农村的相差非常大,他们走过来的这片巷子,里面就开着不少小卖铺。
各种各样的小卖铺,卖得最多的当属吃食,这边饮食丰富,可不是随便说说。
等他们拐了个弯便又闻到了浓郁的卤肉香味,还跟他们之前在家吃过的卤汁不同,这家小小的吃食店,卖的是著名的当地猪脚饭。
焦糖色的猪脚,淋着特调的卤汁,再配上一块肉卷,还有一小碟酸菜、咸菜,再来一大碗米饭。这样的搭配,只需要一块钱便可以吃饱。
一块钱对于镇上的人来说,实在不多,这家小小的店面里,现在还没到午饭时间,就有不少人进去吃饭了。
他们穿着光鲜亮丽,出手阔绰,多的是西装革履,头发用发油往后梳得油光发亮,用谈笑风生的悠闲姿态,打量着店门外来来往往的人。
方应礼不想让小孩子们都被这样高层人士打量,拉着他们的手快步地离开。
周慧岚看向方应礼:“镇上每天都这么热闹吗?还没到吃饭的时间,这边好多店铺都开张做生意了。”
方应礼道:“差不多,做生意的,不需要在公司坐班的人还是很多的。”而且还有一些富二代,他们的生活悠闲自在,并不被生活的辛苦劳作而耽搁到享乐。
无论是在多么偏远的地区,都有这样一群吃吃喝喝,不用为生活奔波的人群。
周慧岚的注意力不在这里,她想的更多的是生意上的事:“要是我不做卖菜,还是做麦芽糖,你说我来镇上卖,一天会不会卖的更多啊?”
走了这么几百米路,她就看到了十几家摆在巷子角落的小摊子,他们没有营业执照,又担心被城管或者巡逻的治安队驱赶或者没收生意家当,都是神色紧张地躲着这些人,专门找的角落。
可依旧如此,周慧岚还是注意到这些人的生意不算差。
路过的当地居民,看到感兴趣的都会停下来买一些带走,要是真的可以,周慧岚很想挑着担子过来镇上这边。
光是卖麦芽糖,也能挣到不少钱。
“不行,这样太危险了。”方应礼却不同意,“你要是真的想来,我还是想让你来这边的集贸市场。”
“集贸市场?”周慧岚愣住。
方应礼有原身的记忆,原身对泊山镇并不熟悉,但他来泊山镇工作了几十天,期间还经常四处跑,对镇上的了解已经很深。如今的泊山镇还没有形成商贸市场这样的概念,但却有集贸市场。
这是七十年代前就有了的。
不过因为周慧岚从未来过泊山镇,她并不知道,哪怕最近总是在她面前提起阿龟的阿翠姐,她也不知道其实阿龟每次来镇上,不是随便找个地方就卖菜的。
他们这些从农村里来的人,都去到集贸市场那边摆摊。有的用尿素袋拿着东西就可以来卖了,但也有骑自行车或者三轮车过来的,蔬菜、水果、草药、干货以及鱼货等,那边都有。
不在他们这次要去的供销社那边。
当然,去往那边摆摊是需要交费的,交的是卫生管理费,毕竟那么大的地方,每次收摊后都会产生下来不少垃圾,需要环卫工清洁打扫。
不过大家都很乐意交钱,能有个地方安安心心地摆摊,还不用被治安队的人驱赶拿走东西,这再好不过了。
“那边卖菜的人很多,竞争力不小。不过去买的大多数都是开店面做生意的老板,他们一出手都是十几斤几十斤的买,价格可以低一点,这样反而更挣钱。”方应礼给周慧岚讲解了一下关于集贸市场的事情。
他之前也是偶然一次路过,并没有待多久,但他眼力好,看上两眼就能看出多少来。
听着他说完,周慧岚心头犹豫不决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她感觉到了她跟方应礼有着很大的差距。明明他们同样都是农村人,可方应礼却比她懂得太多了。
就好像……方应礼是她的知识库。
她所有不知道的不明白的,只要问一问方应礼,方应礼就可以给她一个非常好的答案。
有那么瞬间,她甚至怀疑眼前这个人,真的是她的男人吗?
“怎么了?”方应礼问她。
周慧岚缓过神来,连忙说:“你说的好有道理,看来这件事还得好好地想着,不能太急。”
“确实如此。”方应礼笑了笑。
他们这行人终于还是到了泊山镇的供销社。这边的供销社外表跟农场的供销社差不多,进去却发现里面极大,比农场的供销社大了一倍不止。
里面柜子上摆放的东西更多,好多都是农场供销社里没有卖的。
方同路他们也看到了班长方李涛说的大白兔奶糖,装在印着白兔的彩色铁盒子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橱窗上面。
看起来又精致,又昂贵。
他们在里面高高兴兴地逛了好久,出来时两手空空,什么都没有买。
没办法,实在是穷。
后面的钱需要花在刀刃上,哪怕是有方应礼开口,周慧岚还是没有同意他继续“无节制”的花销出去。
方应礼想要给小朋友们买大白兔奶糖的计划算是泡汤。
“不用难过,下次发工资,我再偷偷给你们买。”趁着周慧岚注意力放在别处,方应礼低下身在两兄妹耳朵小声地嘀咕。
“我们不难过啊,大哥你忘了吗,家里有芝麻饼干跟牛奶花生糖,都是秋生叔叔跟勇田叔叔买的。”方巧娥纯真的嗓音说道。
“大哥,我们的钱得留着给嫂子做生意。”方同路懂事道。
方应礼:“……”好吧,是他馋,他想吃大白兔奶糖。
几十年前的大白兔奶糖,吃着又软又香还不磕牙,谁不想吃啊。
从供销社出来他们还去了趟方应礼所说的集贸市场。集贸市场鱼龙混杂,人多的地方,难免会出现扒手跟乞丐。
这里的人对乞丐没有太大的同情心,乞讨声一个一个摊位的乞讨过去,丢硬币毛钱的人极为少数。大部人都选择视而不见,他们挣一分钱不容易,乞丐哭几声轻轻松松就能挣到钱。
还有人调侃还不如去做乞丐。
方应礼他们一路走过来,看着热闹喧杂的集贸市场,夹杂着许多听不真切的讨价还价的声响,还有各种吆喝声,以及喇叭播放的嘈杂声音。
他们还带着孩子有诸多不方便的情况,再加上牛娃年龄太小了,从开始的好奇看来看去,到后面都躲在方应礼的胸口处,露出一对黑漆漆的眼睛瞅着外面。
后面还是周慧岚开口,说要离开这里。
“下次,下次我再过来看。”周慧岚耳朵都是嗡嗡嗡的,走离集贸市场很远了,耳朵才恢复清明。
方应礼开口:“找个地方歇脚。”
等到能落脚休息的地方,这边周围都是田野,他们在一棵长满桑叶的桑树下乘凉。
方同路跟方巧娥两人闲不住,开始踮起脚尖,跳着摘上面的桑叶。
周慧岚从包里拿出蒲扇,给两人扇风的同时,还在同方应礼说话:“看了一圈过来,我还是觉得我当初的想法太天真了,感觉我要是去了集贸市场,别说是吆喝卖东西了,待着都有点受不住。”
那种极其热闹嘈杂的氛围,她处在那里时,时间一久,就会有一种快要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好似站在那里,她就是一具没有思想的空壳,做着僵硬的动作,没法真正的思考。
要是这样的状态去摆摊,别说挣钱了,恐怕赔得底裤都不剩。
“人的胆都是练出来的,开始谁也不想这样,但是若是不跟着喊就卖不出东西,不就跟着喊了。”方应礼道。
“我真的可以?”周慧岚喃喃自问,捏着蒲扇的把手,发愣了起来。
她观察过了,集贸市场里面摆摊的几乎都是男的,稍稍见到几个女同志,都还是跟着丈夫、家里人一起过来的。
周慧岚是没见过一个女同志自己在摆摊。
如她这么想,方应礼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之前光想到让周慧岚去适应这样的环境,却没想到,环境以外的人。
身边要是没有个人陪着,周慧岚在集贸市场受到欺负了怎么办。
看来,方应礼也幼稚了。
把做生意想得太简单不是好事,做生意不是单纯的上班工作,需要面对的有很多,比工作上更吃人情世故跟圆润处事。
两人互相对看一眼,都觉得这件事,必须暂时搁置了。
“我现在就觉得,在农场卖麦芽糖也挺好。”周慧岚撩起垂在耳边的头发,浅浅笑着安慰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