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1/2)
第68章
他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路上便没有再提起这件事。
等坐上了去镇上的班车,方富强突然说他要去省城一趟,去三天,参加印刷厂一个学术商讨会。这段时间,他就不陪着方应礼搭伴来上班了。
方书朋立马表示接下来的日子里由他来载方应礼,然后接着下来的三天,他给后座垫了一张棉布,坐着是不磕屁股了,就是烧闷得慌,每次到汽车站,跳下来时臀部上的裤子都是暗的一片。
方应礼坐了三次,提议还是把这棉布给拆了吧。
他怕接下来的日子里得了痔疮。
方书朋还有点舍不得,他觉得这花棉布是他妈陈婶子特意缝的,多加了些老棉花,摸起来很是舒服。
“过段时间就不热了,到时候暖和舒服。”方书朋道。
方应礼嘴角一抽,没好气地说:“过段时间是多久。”
方书朋没听出他话里的意思,还在兴致勃勃地说:“也就三四个月。”
方应礼:“……”
这期间,方应礼去了两趟林菲家,第二次去的时候,他又碰到了林菲的爸妈。他们似乎是参加了什么聚会回来,身上穿戴得隆重正式,林爸还喝了酒,身上有股淡淡的不好闻的人体跟酒味混合成的味道。
他们这次没有请方应礼留下来吃饭,简单寒叙地说了声辛苦同志了,举止中带着疏离。
方应礼是来帮他们女儿管理花园顺带护理、修整花园的,他并不需要看他们的脸色。两人一进入屋里,方应礼又恢复原来的样子,坐在可以折叠的尼龙帆布凳子上面,拿着修枝剪咔嚓地剪着。
没过多久,钟阿姨从屋里出来。
是来喊林菲回去吃饭的。
林菲让钟阿姨告诉她爸妈,她晚点再过去吃。说完也不再去管钟阿姨了,认真地看着方应礼修剪玫瑰花枝的动作是怎么样的。
她看得有些稀里糊涂,主要还是方应礼的速度太快了,看得她眼花。
看着看着,她的思绪就飘远了,眼睛落在方应礼的身上,心思却穿过方应礼,想着其他的事情。
“方应礼,你是不是缺钱?”
安静几分钟,林菲忽然对他说道,看着方应礼转过头来,缓缓道,“我给你介绍份兼职吧。”
方应礼一下就精神了,也没问林菲是怎么知道他缺钱的,他现在真的很缺钱,立马对她说:“什么兼职?”
“还不确定,我先帮你问下。”林菲道。
接下来的几天,林菲都没有来找他,方应礼以为兼职的事情也就是她随便说说,没想到有天她突然来找他,说已经帮他联系好兼职的事情了。
“这人有点特殊,不方便过来局里找你,所以你今天下午可以请假吗?我带你过去见他。”林菲把方应礼叫过来前台边,神神秘秘地说话。
方应礼挑了下眉,说不行。
“我下午还要去趟浦林村。”
听到这话,林菲只能是另约时间了。
在浦林村,林大叔那边传来好消息,他托人去浙江买的熟石灰运过来了。因为在县城这边找不到合适的货运公司,加上这货运的费用实在是太高了。林大叔那边选择走了海运,运过来到港桥镇的港口码头,就花了一周多的时间。
再从港桥镇运回到泊山镇浦林村,这段路程有几十公里,林大叔开的是他们家的柴油机动三轮车,跑了几趟,才全部运回来。
他们突然兴师动众,运回来了一袋袋看着像是白水泥一样的东西回来。
村里人都好奇他们想要做什么。
难道又是新的施肥方法?林大叔在他们村算是有钱人家,多少人盯着他们家那十几亩田,早在田地出现土壤贫瘠情况的时候,也是他们其中一部分人说了出去。
后来他们就每次谈资时都要调侃上一句,说某某人肯定是上辈子做了什么亏心事,才会碰到田地不给他们种粮了。
这次,白天的时候他们就站在不远的田埂边指指点点:“你们有人认得那东西是什么吗?”
“没见过,那几个字我都读不懂。”
“我知道那字叫什么,是‘氢氧化钙’,但是什么我就不知道了,听着就像是什么化学的东西。”
“啧,这是施肥不成,打算改成其他的吗?”
“我听林天树他们家的田像是要大改革,这次动作这么大,应该是来真的了,如果能解决了这么大的麻烦,他们家以后肯定又能挣不少钱了。”
“他们家挣不挣钱你瞎操心什么,挣钱也不会给你几分钱,你还是种你自己的地好了。”
他们站在那里聊了好一会,终于看到了林家有人过来了,还带了几个穿着像是小工打扮的人,手里都带了镐锤过来。
这是想要干嘛?
立即有人过去询问了:“你们这是做什么啊?”
“怎么还带了这么多小工,是要修房子吗?”
“不修房子,我们是过来砸水渠的,你们让下,围着我们不好工作。”带头过来的工头皱起粗眉,不太满意地嚷嚷着让他们让开。
他一身鼓囊囊的腱子肉,身高有一米八几以上,站在他们这群小矮子面前,跟一头巨人差不多。
围过来的村里人听到这人说话,还是一嘴的外地村口音,不由地被吓得后退了好几步,不敢像之前那位围着问个不停了。
等到林天树这个年轻人往他们这边的方向走过来,他们这才大起胆子喊着问:“林天树,你们家什么情况啊?”
问话这人是林天树家的远房亲戚,血缘关系已经不亲厚了,不过两家一直有走动,对他这个问题,林天树也没瞒着。
“我们家请了位方指导员过来给我们看了田地问题,这田有酸性物质,需要把这酸性物质给降解,中合成堿性,还有排水沟也有问题,需要改进……”林天树不厌其烦地跟他们解释。
他们听着,觉得里面好多话都没听明白。
“什么是酸性,什么是堿性?”
“这排水沟好好的怎么就需要改进了,哎呀林天树你们家不会是被骗了吧,这修沟可花好多钱,你们家再有钱也不是这么花的。”
之前他们还因为林天树家是有钱人还存在着嫉妒,现在听他这么一说,又各种劝说,村里人不兴大规模的动土,这对他们的信仰来说不吉利。
林天树听到有人说方应礼是骗子,生气地说道:“那是镇上局里来的指导员,他在我们生产队很厉害,你不知道就不要乱说。”
说话的人被怼了,讪讪地撇嘴,他也听说过这人。不过他整日游手好闲还没工作,也没有生产队要他,光听过却没真的见过人。
“你们看日子了吗?”有位年长些的老一辈开了口,“这动土得要看日子,还有伯公①跟天公②都拜了没有啊?”
“都拜了,还点香了。”林天树敬重道。
那人连连道:“那就好那就好。”
农忙结束大家都很闲,大热天的依旧有不少人留下来看热闹,他们看了一会,日头实在是烈,就去了河对面的山坡上的竹林乘凉。
看了好一会,看到那些工人在水渠里用镐锤砸两边的沟墙,等了等,都没等到其他有意思的,便陆续有人离开。
等方应礼他们过来的时候,河对面已经没人了。
他们直接来到林家的田地这边看情况,林大叔根据方应礼给的指示,把熟石灰均匀地撒到田地,然后进行深耕。
这样撒在土壤里的熟石灰会跟随着翻土翻入到土壤里面,进而开始产生作用。
深耕后,方应礼建议七天后再插秧,到那时候已经离正常插秧的日子有点迟了,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林大叔沉着脸点头同意了,他去村委那里借来了两架旋耕犁,又拉来了两头牛,挂着旋耕犁开始犁地。
方应礼他们不可能每天都过来,他把提前写好的方案交给了林大叔过目,让他这边确定是否按这个方案走。
在他以为会费些口舌解释这些方案里面的每一个步骤都有什么目的时,没想到林大叔在确定了要改造后,竟是不做不休,什么事都听方应礼的。
这让方应礼担忧着的心落回了实处,对待这件事又认真了几分。
十几亩水田,深耕起来也要数天的时间,等到全部翻完土又过上一周,已经是处暑了。
今年五六月雨水多,早稻晚收成,想要完成一年三收是不行了,秋稻变成了晚稻,家家户户开始了新的忙碌。
方应礼家今年改种小麦。
他趁着周末去供销社买了几十斤的麦种回来,一个人,一天的时间就把麦种撒在了田里。
接下来的时间就不管它了。
麦种生命力顽强,等过段时间它们会陆续发芽,从土壤里冒出小嫩芽尖,这个时候倒是可以多去踩一踩。
踩了之后的麦种发芽起来会更加积极。
村里不止他家种了小麦,也有几户人家也种了小麦,这原因也简单,他们几家去年种的小麦产量不错。在南方小麦卖的价格要比稻谷贵上几分钱,他们种了之后,肯定也能多挣一些。
目前村里的自有田是不限制必须种植稻谷的,只要交粮的时候能交上来就成。不过大家都习惯了种稻谷,对小麦的种植不熟,有人种了,村里人羡慕归羡慕,却也不会轻易尝试。
循规蹈矩了一辈子,很多时候,他们都不会轻易地改变想法。
日子一天天地过,周慧岚现在骑着三轮车已经去了好几个村里卖麦芽糖了。
很多村里人没见多女的做挑担脚夫的买卖,一开始还有些人观望着不敢上前来问,但耐不过家里的小孩喊着要吃糖,留在家里照看孩子的妇人,便拿着几分钱过来买麦芽糖。
周慧岚挣的钱不多,却也积少成多,现在拿出来买成本的小麦跟糯米粉,已经能剩下一笔可观的余钱了。
这天,天刚亮,周慧岚睁开眼睛醒来。
她醒来时会下意识地往里边的位置看过去,内屋光线模糊,她只看到了牛娃剃得只剩一公分长的寸头。
她上手摸了摸,有些刺手,不软了。
刷牙洗脸之后,周慧岚淘了米煮粥,想了想没有切红薯块,她拿出咸鱼放在水里泡着。之后,她就听到方应礼回来了。
方应礼后面的背篓,装满了一箩筐的大芥菜。
他看向周慧岚,冲她笑道:“田里其他菜都还没熟,就大芥菜长得快。”
周慧岚点头:“下次不种大芥菜了。”
“全都种上紫皮茄子?”方应礼立马意会地问道。
周慧岚道:“就之前种大芥菜的地种紫皮茄子,其他的还是要种其他的。春菜很好卖,每次都是先卖光,不过家里没有春菜种子,得去镇上买。”
路东农场里的供销社,大部分的蔬菜种植都不提供,他们要去买种子,都是去镇上买。有很多人不舍得花几毛钱坐车去镇上,就会找去镇上的人捎一些回来。
之前原身家也是这样让村里人帮忙捎着买回来的,这次反而是邻居不少人家让他捎着买东西。
只要是不重的,方应礼都很乐意帮他们带回来。
方应礼把竹篓放下来就去给灶口里添了些柴火,问周慧岚泡的咸鱼干是用来干嘛,然后他就动手一并做了。
煎好的咸鱼干有种独特的香味,说不上来是什么样的味道,似乎有些刺鼻,吃着却挺合胃口。方应礼和周慧岚吃了两碗滚烫的粥,配了两块咸鱼干,人已经留了满身汗。
他匆匆拿着红军包,出门就撞见了静爷爷。
静爷爷是来找方应礼的,他看到人出来,就喊了声“小礼”,接着说明了来意。他想让方应礼给他顺路带一匹粗麻布回来,他在破旧的绀色布袋子里面掏出来了一张磨得有点褪色的布票,又拿了一点钱给方应礼。
“这布是给静静扯的,这娃没多少好穿的衣服了,打算给她做一身。”静爷爷说。
静静是他家这一代第一个孩子,大人的衣服穿得破旧不适合改成小孩子的衣服继续穿了,静静现在拔高个地长条起来,之前穿的小衣快要套不进去。
方应礼拿过布票跟钱,说今晚下班会给他带回来。
他推着三轮车,周慧岚跟着走出家门,回身把外面的木门锁上,坐上三轮车出发。
路上。
周慧岚道:“牛娃身上的衣服也快穿不了了,你今天要去供销社,顺便也买两匹布回来。”
她手头上有钱,说话的时候已经在琢磨着拿钱出来。
方应礼道:“给牛娃做新衣服,同路巧娥他们是不是也要做一身,过几天就要开学了,正好让他们穿着去学校。”
“我今天带的钱可能没那么多。”周慧岚同意方应礼说的,就是她把带过来的全部钱拿出来,也就三块。
布料不便宜,三块钱可不够扯那么多做衣服的布料。
方应礼笑着道:“我还有,可以先用上,明天出门前你再拿车票钱给我。”
这事就这么说定了,两人在沙土路分叉口分开,他自己再走几百米路去汽车站坐班车。
方应礼照常去局里上班,进到大门,他目光瞟向前台,没看到林菲的身影。离上次林菲说下次再约的时间过去了五天,这五天里她都没过来问他。
可见是知道他是忙得脚不沾地。
他来到办公室,方书朋今天不需要载方应礼去坐班车,便提前过来局里,等方应礼进到办公室的门,方书朋和陈彬两人各自占据办公室空间的一角,埋头写着报告。
“哥,你来上班了啊。”方书朋听到脚步声擡头,笑呵呵地看着他喊。
方应礼问:“吃了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