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1/2)
第70章
周慧岚现在天天过来农场摆摊,早晨过来摆摊,主要是卖蔬菜,她卖的蔬菜都是当天从地里新鲜采摘过来的,价格还比供销社的便宜。只可惜数量少,每次过来不到半小时就卖完了。
卖菜的同时,周慧岚也做麦芽糖的生意,只是现在每天都过来,麦芽糖的生意又恢复成平时那样,不咸不淡的。
但好歹每天都有一块五左右的收入,一个月加起来都快要跟方应礼的工资持平了。
当然,方应礼除了本职上的工资以外还有各种兼职,每个月下来,光是他带回家的收入就有120块钱左右。
再加上周慧岚的,他们家现在每个月的收入快要两百了!
这要是放在以前的话,周慧岚打死都不会相信,他们家还能赚到这么多钱。
不过周慧岚知道所谓的财不外露,每次有村里人问她挣了多少钱,她都是往最少的说。今天过来,她还碰到了一起过来农场摆摊卖菜的陈婶子。
没错,现在村里人去农场摆摊卖菜的越来越多了。他们都是看着周慧岚赚到了钱,便蠢蠢欲动起来,在周慧岚骑着三轮车摆摊了半个多月后,摆摊的人变得更多起来。
陈婶子之前不屑于过来农场摆摊,觉得挣不到几个钱,后来她跟儿子方书朋聊了几次,方书朋觉得去农场摆摊很好,坚持让她也参与。
按她儿子的原话说,做任何事之前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如今卖菜是挣不到几个钱,那再几年呢?开放后,南方的经济情况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虽是偏僻的小山村,却也多多少少在农场的广播站里听到很多消息。
好像就离他们几百公里的地方,很多年轻人背井离乡,踏上了下海的热潮。他们根在这里,离几百公里外的城市一无所知。不过也有胆子大的,在去年开始就离开了家乡,到现在都没回来。
人是没回来,但寄钱回来了,就陈婶子听到的,有户人家的儿子就去了那边,几个月后开始寄信回来,那信封里都塞满了钱,都是五十块钱的大钞。
陈婶子在村里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了,但也不是经常见到大钞的人,她心念一动,很快就同意了儿子方书朋的意见。
去农场摆摊。
她还摆在周慧岚不远处的位置,两人离得很近,几乎是挨着的位置,走两三步就可以碰到。
周慧岚今天骑着三轮车过来的时候,没过几分钟,陈婶子也来了。他们家有两辆自行车,一辆是她男人在骑,一辆则是方书朋骑着去上班,陈婶子是走路过来的。
她过来时,周慧岚的摊位上已经围了几个人,都是过来买蔬菜的客户。
“老板,我要两斤紫皮茄子,多少钱?”
“这紫皮茄子是新的吧?我之前可没在供销社里看到过,没想到老板你这里有,我也来两斤。”
“跟我们以前吃的茄子一样?”
今天,周慧岚带过来的蔬菜,是方应礼之前在郑高建那里拿到的紫皮茄子种子,种了这么久,终于第一波结果的茄子长到可以采摘了。
周慧岚便趁着今天过来摆摊,临出发前,特意去田里摘的。
数量不多,只有几十根。
她打了下称,也就十几斤的重量。
“这紫皮茄子是镇上才有的品种,那边卖得可贵了,一斤就要一角五分钱,我呢算便宜的给你们,一斤只要一角就成。”周慧岚笑着回答她们的问题。
听到这紫皮茄子这么贵,围着的几个人里,有人脸色微变,不再多问地离开了,也有的去到陈婶子那边,到她那里买了一捆春菜。
不过也有没走的,他们家里都有去镇上工作的家人,知道那边的物价肯定是比这边贵得多,听到一斤要一角钱也没变脸,都是要的两斤。也有谨慎的,之前没吃过紫皮茄子的,就只要了一斤尝尝鲜。
忙起来,周慧岚顾不上旁边独自玩着小汽车的牛娃。
陈婶子的摊位生意一般,她目光带着慈祥地喊着牛娃过去她那边。牛娃知道这位老婶子,听到她叫自己,便小心地从后座上爬下来,小短腿跑过去找她。
周慧岚看到牛娃是去的陈婶子那边,便放心地继续跟客户们聊天做生意。
“牛娃,老婶给你带了鸡蛋,要老婶给你剥吗?”陈婶子掏出怀里的鸡蛋,出门前她用布包着放在怀里,拿出来的时候还是温的。
牛娃摇摇头,抱着怀里的小汽车道:“老婶,我今天吃过鸡蛋了。”
陈婶子笑眯眯的说:“再吃一个,咱呀补身子。”
牛娃没那么坚持,看到吃的眼睛还是有点移不开,方应礼跟周慧岚都跟他说过不能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但老婶不是陌生人。老婶偶尔会来他们家里,也会给他们家送吃的,姨姨也会送吃的过去。
牛娃的脑袋里装不下太多东西,他自动简化成,这个人是好的,他可以吃对方的东西。
不过,牛娃眨了眨黑溜溜的眼睛:“我手脏脏,要洗手。”
陈婶子有点惊讶地“啊?”了一声,她不以为意道:“哪里用洗手,我剥给你吃。”
“不要。”牛娃很坚持,“老婶,我要洗手。”
陈婶子犯了难:“哎呦,我哪里给你找水洗手。”
“婶子,我这里有水。”
周慧岚走了过来,手里还带了水杯过来,她招呼牛娃过来,打开盖子给他倒了一杯盖的水,小心地给牛娃搓了搓手掌心。
做完这些,周慧岚含蓄道:“婶子,你别总是给牛娃带吃的,他越吃越馋,现在都觉得麦芽糖不够好吃了。”
“没事,我就带个鸡蛋,又不是贵重的东西。”陈婶子笑了笑。
周慧岚那边的生意冷却下来,偶尔有个人路过看了下篮子里面放着的紫皮茄子,有问价格的,有直接离开的。后面的生意就没开始那么紧俏了,不过陈婶子这边不错,她带过来的四十多斤的蔬菜,已经卖掉一半。
趁着空闲,陈婶子拿出零钱数起来,竟是挣到了一块二。
“竟是比我做小工都要多。”陈婶子乐开花,布满皱纹的眼尾看着褶子更多起来。
她心情高兴,给牛娃塞了两分钱,让他去供销社买水果糖吃。
这可把周慧岚吓一跳,赶紧拦下她,将快要塞到牛娃口袋里的钱推回到陈婶子手里,喊道:“婶子你别……牛娃现在长牙吃,不能吃太多糖。”
“小孩子以前没机会吃糖,现在多吃点也没事。”陈婶子继续推搡。
周慧岚不由心里轻叹了一口气,但转念一想,这也是陈婶子在表达对他们家给方书朋带来工作的谢意,她一味推托,接下来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周慧岚实在是不想应付。
于是她接了这两分钱,坚定道:“婶子你这次的好意我就领了,下次可不许这样了,要不然以后我就要换个地方摆摊了。”
陈婶子当即道:“好说好说,婶子也是个明白人。”
时间很快来到上午,红湖村过来摆摊的人陆续地离开,陈婶子也要回家做午饭了,看到周慧岚卖完了蔬菜还没走,便留下来问要不要一起回去。
回肯定是要回的,周慧岚也要回家给方同路和方巧娥兄妹两做饭,只是她今天过来农场,摆摊是次要,最主要是来买母鸡。于是她跟陈婶子说了两声就分开,骑着三轮车到农场酱油厂后面的小道。
穿过小道,周围的房屋少了起来,小道两边杂草密集,周慧岚一路骑过来,看到了几棵不知道有没有主的果树。
现在不是李子跟桃子的生长季节,果树一片绿意,却不见一颗果子。
骑了大概十几分钟,坐在后面的牛娃声音带上了一丝害怕地喊:“姨姨,我怕怕。”
“牛娃不怕,我们要到地方了。”
周慧岚说完,拐了个弯就看到了一座平房,蓝色的大铁门,四周都是两米多高的围墙,人还没到,他们先闻到了一股由烈日暴晒下散发出来的不可言状的臭味。
“咯咯咯~”
“咯咯咯~”
周慧岚骑着三轮车驶入铁门,周围便响起了一阵扑腾的拍翅膀的声音,不远处围在一起的数十只亮色的母鸡,其中有好几只都拍打着翅膀试图要飞走。
它们还没飞出围墙,就被一道铁网给拦住,只好无奈地又落回地面上。
鸡场老板看到有人过来就放下了扫地的工具,见到是陌生面孔便询问周慧岚是来干什么的。听到周慧岚要来买母鸡,他没有多想,问要几只。
他是路东农场这边目前最大的养鸡场,农场的供销社,乃至镇上的国营饭店出售的鸡,都有他养的。这也要感谢开放之后,人们做买卖不再是投机倒把。因为他这边有路东农场的经营许可,属于正规营业。
虽然他的鸡一般只供应给供销社,以及一些饭馆之类的店面,但如果有人来买零售,他也很乐意。
周慧岚要的不算少,她要四只可以下蛋的母鸡,四只小母鸡崽,还有一只小公鸡崽。鸡场老板给她打折扣,按市面上活鸡的价格给她打九折。
折扣虽不大,但周慧岚却很高兴。
高高兴兴地跟鸡场老板交了钱,亲自挑选了几只肥硕的母鸡,等到去挑选鸡苗时,这不是她擅长的地方,就由鸡场老板挑。
鸡场老板选的鸡苗都不错,看着肥嘟嘟、黄澄澄的特别可爱。
回去路上,牛娃一直守在装小鸡崽的笼子前,到家都不舍得离开,连小汽车都被他遗落在后座里。
还是周慧岚给他拿了回来。
周慧岚无奈一笑,喊他道:“不要看着啦,快来洗手。”
牛娃恋恋不舍地跑来洗手,还没擦干,又跑去看小鸡崽了。
他又好奇又不敢碰,直到方同路他们回来,看到家里多出来的母鸡跟小鸡崽,都惊呆住了。
“哇,是小鸡!”方巧娥兴奋地惊呼。
他们家好久没养鸡了,上次养的两只母鸡,还是家里的方同路他们养大的,这次他们也要养。
“行,以后喂鸡的任务就交给你们三人了,不过不要喂太多,知道吗?”周慧岚笑着说。
最近他们家脱壳了不少稻谷剩下的米糠,米糠用来喂鸡再好不过。周慧岚给他们舀了一勺米糠到盆子里,让他们分别喂母鸡跟小鸡。
方应礼回家的时候,先闻到了活鸡的味道,而后才看到走道里多出来的几只活鸡。
家里之前留有两个养鸡笼,一个能住两只母鸡,小鸡苗还小,则是被周慧岚养在了个用来装杂物的竹篮里面,在上面盖条用旧后有破口的蒸布,只露出一半没遮挡。
“小慧,你怎么买了这么多鸡?”方应礼问道。
半晌,周慧岚从屋里抱着东西出来,听到他的问题,回道:“买回来下蛋,这样家里以后吃鸡蛋不用去买了。”
“一天下四颗蛋,不够咱们吃啊。”方应礼郁闷,“你怎么不买五只回来?”这样他们家以后每天都有鸡蛋吃了。
周慧岚翻白眼:“你看我们家能养五只吗?”
方应礼讪讪笑起来,确实如此,现在养了鸡,走道的空间越发窄小了。今天周慧岚从农场里回来,三轮车都停到了外面,要不然这么点走道,根本养不了鸡。
“要是我们家房子再大些就好了,这样可以多养几只。”方应礼说。
周慧岚这次却没有赞同他说的,而是冷静道:“家里养太多鸡味道重,我打算到时候过年把两只母鸡给杀了,一只祭祖,一只当年夜饭。然后剩下的小鸡长大了,就可以留着继续下蛋。”
方应礼听后虎躯一震,眼里露出渴望:“我想吃窑鸡。”
周慧岚:“多赚点钱,到时候也可以吃窑鸡。”
她把手中抱着的东西塞到方应礼怀里,对他说,“时间不早了,你不是要做酸菜鱼?我把鱼跟酸菜都处理好了,剩下的你自己来做。”
“好嘞。”方应礼连忙接过,笑着答应。
做过两次酸菜鱼,这次方应礼炉火纯青,做出来的味道闻着更是一绝。
方家没有食不语的习惯,做好饭菜端上桌,饥肠辘辘的几个小朋友终于从养鸡的高涨热情里面回过神,纷纷洗了手坐上各自的位置。
方应礼给他们各自夹了一块没有鱼刺的黑鱼片,问他们:“今天你们学得怎么样?”
“杨老师交代我们的作业,我们都在杨老师家里提前写完了。”方巧娥抢答,“不过小哥除了我们要写的作业以外,老师还给他布置了其他的。”
说完,她哎呀地叫了声,惊恐地问方同路,“你刚才一直跟我们玩小鸡,你作业还没写!”
方同路很淡定:“我在杨老师那里写完了。”
方巧娥听后,一脸被打击到的表情,咬着嘴唇说:“小哥,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我写了一个小时才把作业写完的。”
结果呢?
方同路跟她一样,也是一个小时内完成了作业,但他竟是把数学题也写完了。那数学题她一条都看不懂,更别说解题了。
小哥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不行不行,她要抓紧赶上小哥,要不然就要被小哥抛下了!方巧娥双眼冒出精光,暗下决心。
闻言方应礼一笑,继续听他们说话。
直到等周慧岚说完今天在农场发生的事情,还跟他说了买母鸡小鸡苗花费多少钱,方应礼也说起他今天在新一社区的收获。
方应礼眼里多出一丝愉悦的情绪:“今天让书朋统计了一下新一社区的红薯种植产量,按目前的亩产来算,比上一次多出来了45公斤,这可把林国庆他们给高兴坏了。”
周慧岚听着他讲,也激动了下:“多出这么多?”
“可不是,我以为最多就多出三十公斤左右,超出我预想的重量了。”
对于新一社区来说,这无疑是天大的喜事,今晚林国庆还破费自己出钱请这次参与到红薯地种植的全部社员去国营饭店搓一顿。
那可是国营饭店,二十几个人吃一顿,少说也要吃掉林国庆一个月的薪资。但林国庆高兴,还拉着方应礼,想要留他一起去吃饭。
方应礼心里念着酸菜鱼,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倒是陈彬跟方书朋两人留下来了,方应礼回来时,他们已经跟着大部队去吃饭。
想必这个时候该差不多在回村的路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