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八零村汉养家日常 > 第81章

第81章(1/2)

目录

第81章

外面剁菜板的声音响着,又停了,不久后又继续响起来。

伴随着这样的背景音,方同路坐在一边,安静地打开手中书籍看着,他还在监督着方巧娥写数学题。

能不能出去玩,就要看她写题的速度了。

很快,方巧娥深刻地意识到她跟小哥的差别。方同路给她写的这几道数学题,按照他的意思来说,是最简单不过的三年纪第二学期的题目,他都不需要用大脑思考,能看一眼就得出答案的那种简单。

方巧娥却是用了十几分钟,才琢磨透其中第一条,等写完四道题,外面的太阳挂到天空中间,转眼间,晌午到了。

“小哥,为什么数学题那么难?”方巧娥没有因为写完这几道题而高兴起来,瞧着更加沮丧。

上次跟周慧岚说,不管小哥再厉害,她都不会在意的。但她还是在意了,要是离小哥太远了,小哥抛下她,她想要追上简直不可能。

方同路认真道:“喜欢就不会难。”

方巧娥:“你就没有不会的数学题吗?”

“会,很多高年级的数学题我还看不懂。”方同路说,“看不懂不是因为它难,而是我还不知道,等我知道怎么解答出来,它就不难了。”

“好有道理哦,虽然我听不明白。”方巧娥眉头皱得更深。

本来她对数学就没什么喜欢的,觉得考试的成绩能及格也就行了,但现在方巧娥想要学得更多一些。

“小哥,你以后还会教我数学题吗?”方巧娥问。

“没问题啊。”方同路点头。

“那你刚才在看什么?”方巧娥又问。

方同路眼神露出意外,不过还是把书本拿了过去递给她看,说道:“我在研究这道题,大哥说他没想到思路,我也还没想到。”

“它看起来真难。”

方同路沉默了。

虽然他没觉得这有多难,却也是超过他目前学到的知识范围外的题目了,他没什么好反驳的。

“你们别聊了,赶紧把桌子收拾起来。”方应礼看着他们讨论起数学题,心情不错地喊他们,“不一定每道题都要会,不过会肯定比不会强。”

“巧娥,再过两年就要小升中了,到时候数学考试拿到高分的话,我们就去镇上读书。”

“咦?不是去农场中学读的吗?”方巧娥顿了一下。

他们学校的学生,五年级毕业后就会去农场的路东中学读书,里面设有初中一年级到三年级,每年会收来自周边自然村的小学考生。

八零年代的时候还不重视英语,小考只有数学跟语文,考题会比平时的题目要难一点。镇上的话还会增加体育、美术课跟自然课的考试,但不会纳入到考试成绩里。

小孩子们的学习课程负担并不重,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问题也不太重视。目前,红湖村唯一为小孩子们操心未来的,也就只有杨老师一人了。

其他老师都没有这个耐心,专门去搞什么补习课。

当然了,方应礼也不是提倡什么补习课就都是好的,而是他去参观过方同路他们的学习环境,实在是差了些。

大部分带课老师的水平,说好听点的是普普通通,说难听一些,那就是比他还要差,根本不是什么正规老师,有些才初中学历,连正式的教师证都没有。

方应礼不知道路东那边的情况会不会好一点,可想着,再好会好到哪里去呢。

连杨欣都说了,若是以后有机会,还是去镇上读书比较有出路。农场里每年都不一定能出几个高中生来呢。

想到这里,方应礼更加坚定要让方同路兄妹两去镇上读书的决心。

方应礼突然笑了起来:“按理是要去路东读书,不过只要你们成绩好的话,咱们就可以去镇上读书。”

“可是去镇上读书很贵吧。”方同路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成绩能不能去镇上读书,而是钱的问题。

这多好的孩子啊,方应礼长长地吁出一口气:“同路,其实你不用担心家里缺不缺钱的问题,我跟小慧都会好好挣钱的。”

“可是你们……”方同路想说,他还不会挣钱。

但方应礼打断了他,揉揉他们俩的脑袋,又各自敲了一下:“你这脑袋瓜子要是天天想这些,长不大怎么办。”

“哎呀,大哥这话又不是我说的。”方巧娥痛呼地抱住自己的脑袋,一脸委屈地瞅着他说。

说完就要跑去找周慧岚告状,被方应礼连忙给抓住不让她跑。

“跑之前,你先把桌子给收拾好了。”

“啊啊啊啊,嫂嫂,大哥要打小孩子啦。”方巧娥大声地喊出来,感受到方应礼抱住她的手臂一顿,快速地找机会溜出去。

回头朝着他做了个鬼脸的动作。

方应礼大喊一声“大胆”,起身跑去追人。

方同路:“……”好幼稚。

大哥越来越不像以前了,以前的大哥才不会这么童心未泯的跟他们玩,每天从生产队回来,基本都不会说什么话,偶尔会关心一下他们的学习情况,却也只是偶尔,不会跟他们说这些话。

不知道为何……方同路觉得心里暖暖的,他很喜欢这样的大哥。

周慧岚挺忙的,回来之后看到方应礼把午饭准备好了,她就跟阿翠姐清点今天在农场卖出去的饭团有多少。清点完,先把几个空篮子洗干净,甚至还把早上泡着的糯米给煮上。

不过听到方巧娥的呼救声,她与阿翠姐两人都是相视而笑,阿翠姐直呼方应礼怎么会那么幼稚,但眼里的羡慕一点都没少。

周慧岚听着忍不住地微微弯起嘴角,身心放松下来:“他就那样,有空就喜欢逗孩子们玩。”

“看来我得要习惯才行。”阿翠姐打趣地笑说。

中午,阿翠姐留下来吃饭,她们吃完还要各自去不同的村里摆摊。

这半个月,她赚到的钱大部分都被她家男人给拿走了,开始时她是全交上的,后来开始留了个心眼,每次都是少报赚到的钱。

有时候赚到两块钱,就说一块,赚到两块五,就说一块二三,若是赚得比较少只有一块五多,那就统统按一块来说。

她不敢说太少,到现在她男人都没怀疑过。

现在她都要攒到十块钱了,或许对别人来说这十块钱不算什么,但对于常年手头钱不超过五块钱的阿翠姐来说。这十块钱是一笔巨款,可以购买不少柴米油盐了。

她打算等攒到钱,就去镇上买一辆二手三轮车,骑着车子去卖饭团,比靠两条腿走路更省事。

好在,每次出门周慧岚都会载她一段路程,等到分叉路口两人才分开。

阿翠姐在犹豫着等下出门的时候要不要她来载周慧岚,却突然听有牛娃喊:“爸爸,我要豆腐汤。”

“行。”方应礼点点头,给他盛了一碗野茼蒿煮的豆腐汤给他,看着其他几个人说,“这野菜煮汤味道不错,你们等会都喝一碗。”

阿翠姐好奇:“这是什么野菜?”

她因为是嫁过来这边的,很少在这边挖野菜吃,而且家里的两个小孩不吃野菜,再加上菜地里那么多菜呢,不至于去挖野菜吃。

但没想到方应礼会去挖野菜回来。

“野茼蒿。”方应礼道,“就长在山脚下,不过它跟一点红还有一些别的野菜有点像,得分辨好。”

话音落下,周慧岚夹起一筷子凉拌,看着他:“所以这个是一点红吗?”

“都有,我还加了一把野茼蒿进去,这样味道就不会太冲,你们应该也喜欢吃。”方应礼说。

“确实有点味道。”周慧岚吃了一筷子,觉得味道还能接受,就快速地开始扒饭。

跟方应礼吃相不同,她虽然没那么斯文,却也不粗鲁,只是偏爱吃肉跟比较有油水的食物。

这样一顿下来,几个小时都不会察觉到饿。

方应礼知道这是在以前饿到的缘故,每天都只有红薯粥搭配各种咸菜之类的小菜,别说油水了,连荤腥都很少见。

一个月能吃上一次肉就不错了,而且也不是敞开了吃,每人每天一块肉片,简单用酱油炒下就成,还会放不少盐,吃着有味会更加下饭。

现在他家条件好起来,方同路兄妹两和周慧岚,他们几个的习惯一直保持着。

连阿翠姐都是这样。

光挑肉吃。

这一锅豆腐汤和一盘凉菜,他们都只是浅浅尝上几口,其余都被方应礼扫光。

方应礼暗中失笑,其实他知道现在随着条件好起来后,大家都不想吃这些味道不好的野菜了。他们更喜欢自家种的蔬菜,还有盼着家里的猪卖出去后能挣到更多的钱,去买一些肥肉回来。

也只有他这种从现代里过来的人,才会痴迷于挖挖野菜这样的乐趣。

见她们不爱吃,方应礼也没有就此打住放弃,他吃完饭就去给周慧岚和阿翠姐熬凉茶。将今天挖回来的车前草,还有灯笼草一起放在锅里,再抓把黑豆放进去煮。

煮出来的凉茶分给她们,让她们带着出门喝,解暑。

“你们不用出去也要喝。”每个人都不放过,都要喝上一碗方应礼才满意。

“爸爸,我喝完了,想吃糖。”牛蛙喊。

方巧娥眯着眼把带着苦味的凉茶喝完,用手臂擦拭嘴角,把碗放下:“大哥,我也要。”

“你要吗?”方应礼问安静喝着凉茶的小弟。

方同路点点头,他也想吃。

方应礼没再说话,他起身去屋里,把周慧岚放起来的铁盒子打开,从里面拿出四颗大白兔奶糖,每人一颗,拆了糖纸就丢进嘴里含着。

他们不舍得嚼着吃完,但方应礼却嚼吧嚼吧地吃着挺欢,一下子就吃完。

他犹豫了一下,没有重新再拿一颗。

做大哥真难,还要做到一视同仁,小孩子不能吃太多糖,他也不能。

下午周慧岚去挣钱,他在家里也要找事情忙。先是把碗筷洗好,再拖地,手洗被单,拿着梯子爬到屋檐上方,站在平地处,那里有个竹子做成的晾衣架,可以用来晾晒被子。

房顶的平地,面积不大,只有几平方,却可以用来晾晒东西。

方应礼空着手下来,去到内屋储藏粮食的缸里提出两大袋稻谷,拿着去铺着晒一遍,防止粮食发潮发霉。

接着,他又把晾晒好的橘皮放到陶罐里,用一张巴掌大的布盖到罐口,再拿塞子拧紧。

忙完这些,他累得在屋檐下拿着蒲扇吹风,怀念着宿舍里的电风扇、家里的空调。

啊,还有雪糕。

他拧着眉头扭头去看前堂里在教方巧娥写数学题的方同路,又去瞅了瞅一个人在玩新玩具的牛娃。

再过几天就是牛娃生日了,要不然……

他来想想牛娃的名字。

都这么大的小孩,总是“牛娃”“牛娃”地叫着,还是有个大名比较好听。

说干就干,方应礼连忙爬起来,跑去屋里拿纸跟笔,又去柜子里拿那本翻边的老字典,抓耳挠腮地开始想名字。

一个小时……

两个小时……

三个小时……

方应礼长长地舒出一口气,发自内心地笑道:“终于想出来了。”

三个多小时里,他想到三个名字,每个名字都觉得不错,现在就等周慧岚回来,当着牛娃的面,问一问他喜欢哪个。

这种完成人生名字大事的体感真的不错。

他躺在后座上,心情舒畅,姿态自然慵懒地靠着椅背眯起眼打盹。

没过多久,他缓缓睁开眼睛。

因为他听到周慧岚和阿翠姐笑盈盈说话的声音了。

家里其他小孩也都听到声音,牛娃跑了出去,他的速度没有超过双腿更长的方巧娥,方巧娥人未到声音先至。

“嫂嫂!嫂嫂!”

“姨姨!!”牛娃的声音在后面不甘示弱。

两人争先恐后地扒住周慧岚停下来的三轮车,阿翠姐跳下来,手脚麻利地快速抱起牛娃,将他放了上去。

方巧娥不需要人抱,她自己轻盈地跳了上去,不过她不是上去玩,而是在帮忙搬东西。

方应礼啧了一声,这么热烈的迎接比他下班回家还要夸张,不由地让他有点酸。

跟周慧岚比起来,确实是她在家里陪着小孩子的时间更长,反而是他这个做大哥跟爸爸的人,每天早早出门,又到晚上才回来。

中午那段时间,他只周末在家,其他时候都是在镇上度过的。

小孩子们跟周慧岚说了一会儿话,就轮到阿翠姐,阿翠姐需要清点好今天的生意赚到的钱,分到钱后才会回家。等吃完饭,她还会过来,帮周慧岚准备明天要的小料配料。

方应礼等啊等。

终于等到周慧岚得空闲可以坐下来喝杯水,方应礼热切地给她泡了杯龙井,看着她端着茶喝起来。

被他这么盯着看,周慧岚心跳砰砰地加速,茶都没法喝了,只好放下来,视线对上方应礼灼灼的眼神:“应礼你有什么话想说?”

“有。”方应礼应了一句。

把提前准备好写下来的名字递到她的面前,再喊牛娃过来。

牛娃屁颠颠地跑过来贴到他的怀里,方应礼抱起他坐到腿上,指着上面的三个名字。

上面写着“方台”“方星阑”“方元嘉”

“你说哪个名字好听?”方应礼问。

“是给牛娃取的名字吗?”周慧岚顿了一下,而后莞尔地笑起来。

她目光柔和地看向这三个名字,觉得哪个名字都很好听,是她想不出来的那种好听程度。

“前阵子就想给牛娃取名字了,但一直忙着就给忘记了,正好今天兴致起来,便想到了三个。”方应礼捏捏怀里的牛娃,碰了碰他嫩滑的脸颊。

“牛娃,你喜欢哪个名字?”

“这个是方台,我是想到笔墨纸砚就想到这个台字,觉得也适合用来取名。”

“这个方星阑呢,也简单,就是咱们农村里的夜晚,夜幕上都是星星,看着可好看了,咱们牛娃这么好看,当然可以取这个名字。”

“剩下的这个是方元嘉,嗯……其实没太大意义,就是拼起来好听,咳咳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