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八零村汉养家日常 > 第86章

第86章(1/2)

目录

第86章

另一边,谢毕卿回到家中看到正在生着闷气的朱姚。

“听说你最近天天跟着一帮专员指导员的在一起,连方应礼也从泊山镇过来了?”朱姚的语气有点冷。

谢毕卿一顿,乖顺地在她的面前坐下来,听她把话说完之后,才脸带抱歉地表情看向她。

“挺忙的,就忘记了。”谢毕卿说。

朱姚冷笑了起来,说道:“你就是没记住我说的话,明知道我很想见一见人,你就是不让我见。”

“这话谁说的,肯定没那回事!”谢毕卿讶然。

这两天他日日早出晚归,都没时间回家吃饭,两个晚上都是在办公点那边草率地简单吃完饭之后,还要在办公点加班两个小时才回来。

县里不比乡下,不会那么早睡。但他回来的时候已经九点,如今没什么娱乐的活动,朱姚又不喜欢去迪斯科,更不喜欢跟着一样年纪相仿的人去广场里跳什么时兴的交际舞,自然是很早就进屋里睡觉。

谢毕卿都没机会跟朱姚解释,他为什么不带方应礼回家一趟。

可……情况好像跟他想的不同,朱姚知道了方应礼过来县里出差两天这件事。

唯一能想到的嫌疑人,只有娄怀。

谢毕卿皱起眉:“小娄这孩子年纪小说话没把门,他倒是没我这么忙,要不然我也不会派他过来拿资料。”

他脸上露出疲惫的神色,擡手捏了捏起褶子的眉间,轻叹了声,“你知道我忙起来总会忘记交代好的事。”

“哼。”朱姚知道会听到这个解释。

却还是有点无端地生气。

“你这辈子就和工作过吧。”她咬咬唇,扭头就进屋去了。

谢毕卿稍稍愕然了一会儿,从善如流地跟着进了屋。

这一夜平平淡淡地过去。

次日朝晖拂进屋里,方应礼蹲坐在凳子上烧火,他丢了两根柴火在灶口里,刚将蒸桶里的糯米饭煮熟,端着搬下来时,外面来了个熟客。

熟客正是前两天跟周慧岚聊关于租房问题的租房介绍人。

“快进来坐。”周慧岚招待他进来。

方应礼连忙起身请他坐下来。

这位介绍人一坐下来,当即表明来意,笑着说:“上次跟你们说的那套房子,已经有两家来问价了,不过我想着你们之前是最先提的,就过来跟你们说一声,要的话,这两天可有空,跟着我过去看房子?”

不等方应礼问,他接着一五一十地说:“这房子位置不错,就在离你们店面不到两条街,这房主是在部队里当差的,人家举家搬迁到县里去住了,这房子空下来容易坏,才想着租出去。

而且他们提的这房租实在不高,一个月二十块钱,可比其他同地段的要便宜五块钱呢。碰上这机会不多,我也是实在喜欢你家的饭团,要不然也不会急着过来问了。”

听到这里,方应礼听明白他说的了,这房子香饽饽得很,再晚下手就没机会了。

不过他有句话是说对了,两层楼的小房子一个月只要二十块钱的房租,确实不贵。他觉得房租没什么问题,便道:“行,我今天就有空。”

介绍人笑道:“那行,两点后我们就在街头碰面。”

方应礼颔首挑眉地看他,算是答应了下来。

介绍人说完了工作上的事情,临走前还在店里买了两个饭团带走。店里生意逐渐热闹起来,方应礼放空了一下大脑,跟着帮忙做起打下手的活。

现在粮食局的同事们都知道方应礼家在这边开了一家饭团的小食店,上班的时候,他们会叫方应礼给他们带过来,但现在他休假,就把准备好的饭团装到篮子里,他骑着自行车亲自送过去。

提前一天预定,每次都会要个二三十个饭团。

要的量虽不算多,攒下来也是笔不错的收入,再加上现在还没有几家做送食的,他能亲自送过来,还不需要另外付钱,他们更加乐于点绘糖坊的饭团。

而他作为是粮食局里的指导员,这不拘一格的表现,令之前几个想跟他好的同事更是目瞪口呆。

方应礼就不怕被笑话吗?

不,他一点都不,不仅不怕被笑话,在拿到钱是更是乐开花,美滋滋地跟粮食局的同事们道别后,骑着自行车返回店里。

将收到的钱交给周慧岚,方应礼带上牛娃,骑着自行车去跟介绍人碰面。

介绍人如约而至,在路上交代了几句后,两人骑着自行车抵达这栋小二层的楼房。

这栋小楼房是这条巷子里面的第三户,整栋楼都是砌的青泥砖外加白色水泥墙,两人的自行车停在一面防盗门外面,在门的左边有扇老式的玻璃窗,窗口也有一道防盗网。

因为建了没几年,现在看起来一切都很新的模样,不过在方应礼看来,这栋小房子的格局充满浓浓的历史气息。

介绍人打开防盗门,推开里面的红色木门入内,一边跟方应礼介绍道:“这走进之后就是个前院,虽然面积不大,但可以停放两辆自行车,哦我想起来你们还有一辆三轮车,也是够停的。”

他说的没错,这前院面积挺小,但比起红湖村的家那窄小的走道,还是绰绰有余。左手边是间矮小的卫生间,严密性很好,只有一扇小小的透风窗,因为现在县城里还没有设下水道,这边的房屋都是用的化粪池,需要定期清理。

右手边就是周慧岚很心动的柴火间,比起方应礼用竹竿做的简陋柴火间,这间全石砖水泥的柴火间哪怕小,也足够放一家五口用的柴火,还不用担心漏水泡水的问题。

从柴火间出来就是压水井,离厨房位置只有几步远。

但令方应礼意外的是,这小楼房最好的地方不是这些,而是二楼上面的房顶,还支着个遮阳遮雨棚,上面还养了几盆仙人掌。而一侧的屋顶延用的是青色瓦片,连着下方的小阳台。

“平日里可以在阳台里晒东西,要是下雨了还可以到楼顶上晒,不用担心没地方用。”介绍人顺着他的目光看向楼顶,若有所思地介绍。

“爸爸,爸爸,这是楼梯。”牛娃进屋后,很快找到了上二楼的楼梯口。

他在村委大楼里见到过楼梯,这会看到了,蹦蹦跳跳地又跑回来,拉住方应礼的手,想要让他跟着一起去楼梯口那里。

屋里的陈设搬走得差不多,小小的客厅到楼梯口这边,方应礼没见到任何家具,他很轻松地环视一圈,把屋子里的结构都看完,还算满意地微微颔首。

抱着牛娃上了楼梯,他们来到二楼,二楼也没有什么家具,房间里也没有床榻,可以说,这已经是一栋空楼房。

方应礼撇眼看向跟着上来的介绍人。

介绍人被他这眼神看得有点措愣,但很快就想到关键原因,解释道:“因为房主不打算回来了,这家具自然就被带走。不过这个价格的房租,能租到这么好的房子很不错了,没有家具可以自己添嘛。”

方应礼闻言,淡淡笑了一下,没接话。

他没说话,牛娃却很喜欢这里,上了二楼就跑去阳台那边,垫着小脚尖趴在两条柱子的中间,往楼下张望着。

小孩子没见过这样的房子,什么东西都是新奇的。

来来回回地在屋里屋外地跑着,摸摸这里,摸摸那里……什么都很好,什么都喜欢,后面竟是拉着方应礼,说他想要这样的房子。

方应礼哑然失笑,如果是方巧娥过来,指不定已经过来求他租下这房子。

这房子也是真心的不错。

方应礼在问了介绍人几个关键问题后,确定没什么大问题,就答应下来租房子的事。谈妥后,介绍人带着方应礼去往他们的房屋介绍所,在里面签署了正式的合同。

一个月二十块钱的房租,一次性缴费半年,也就是一百二十块钱。

交了钱,方应礼开启了买买买的流程,尽可能地把这栋小楼房软装成温馨的家庭氛围。

住的地方不能像店里的里屋那般随便,难得租到合心意的房子,方应礼甚至想要买家电回家,但一去供销社问了那些家电的价格,很快就被那逆天的价格给劝退了。

靠靠靠,一个电冰箱就要大几百上千,比他们家现在全部的家产都要贵。不仅电冰箱买不了,电饭煲、洗衣机和电视,更是全都不是现在的他能剁手的。

后面他看到一个台式的电风扇,只要两百五十八块钱,可方应礼想了想,还是忍住了没买。

不能因为一时的享受,就把家里的积蓄给花费精光,他还有很多家具要买。

周慧岚没空管新房的事,加上方应礼正好休假,她便拨了整整两百大洋给方应礼,让他全权安排。

方应礼拿到钱,第一笔就是买床和床垫,用稻草做的床垫虽然不错,可说到底容易烂,不如棕榈垫耐用。

一楼的房间给他、周慧岚和牛娃住,他买的是一米五的床,二楼的两个房间,则是买一米二的单人床。

老家的家具都是原身爸妈当年结婚时候买的,已经有二三十的年头,不适合搬来新租的房子了。

所以买了床和床垫,还要买衣柜,每个房间都要有,方应礼选的都是松实木的,价格不贵,还耐用。其他木质家具,能买到榉木的就买榉木的,买不到就买松木。

松木的衣柜重量轻些,他都是独自杠上来,没有雇用帮工。

这年头买地基建房子、或是买现成的房子,盘下来都要好几千,而现在人们手头上能挣钱的渠道却很少。

会投资的,也是那部分上层的商圈人士,离底层基民有着壁一样的距离。方应礼家里现在的收入渠道就他的工资,和周慧岚的小食店。

满打满算,每个月也不到一百的纯收入,想要攒几千不容易,但钱在手里会持续地贬值,方应礼在购买家具上就没怎么省。客厅选的是柔软的布艺沙发,除了家电没钱买,其他的能想到的他都买了。

县城是供电区域,方应礼买了黄铜的挂灯、壁灯、玄关灯和阳台灯。

他自己不会安装灯饰,只好请的安装师傅过来帮忙安装,花了一天的时间在新房这边监督。

剩下的几天,他买的家具有点多,家具商那边陆陆续续的到货。光靠他一人是搬不过来了,便请了两个帮工,而他则是在旁边盯着,防止这些新家具磕碰到。

忙完这些,方应礼的休假差不多要结束了,他期间回了两趟局里,林局长知道他最近在搬家,也没让他各地乱跑,还给他送了乔迁礼。

一台方应礼不舍得买的台式电风扇。

方应礼收到电风扇那刻整个人都有点懵,直到过来送货的人催促他签字,他人都是飘忽忽的,连人走了都没缓过来。

“怎么了?”周慧岚在屋里清理搬货后的包装垃圾,看到他手里抱着个纸箱子进来,问道。

方应礼深吸气:“是局长送来的乔迁礼。”

“嗯?”周慧岚应了一声。

“什么乔迁礼。”

方应礼什么都没说,把箱子递过去给她看,周慧岚接过箱子后发现这箱子挺重,打开就看到里面还有泡沫,拿出泡沫,就看到里面装这个一台鲜绿色的崭新电风扇。

“!!!”周慧岚眸孔微缩。

“这是……好贵重的礼物。”她声音都不是自己的了。

秋天的风微凉,透过窗户吹进来。

方应礼一脸懊恼地挠着后脑勺,他惊讶过后,先想到的是后悔跟林局长说起搬新家的事情了。

作为社畜一员,哪里有上司给下属送这么贵重礼物的。

那他到时候回礼不就要送比电风扇更加贵的礼物了吗……嗯,他倒不是舍不得,可是钱力不允许啊。

“要不然我们还是送回去吧。”周慧岚也想到了这点上。

这台电风扇他们不能收。

方应礼摇摇头:“都签收了,这个时候还回去不好,还是拿着吧,反正是林局的一片心意。现在我们没能力回礼,不代表以后没有。”

周慧岚盯着手里的箱子,她这辈子都还没用过电风扇呢,现在天气逐渐转凉,已经不需要用电风扇了。可这东西放着又不会坏,明年大夏天就可以插上电使用。

一想到这里,她情不自禁地吞咽着唾沫。

方应礼上手摸了摸,既然决定接受,他就安心了下来,想着以后的夏天里热了就有电风扇吹,心情顿时好了不少。

不过,虽然现在用不上电风扇了,方应礼还是在三只小朋友期待而好奇的眼神下,把这台电风扇从箱子里拿出来。

他插上客厅的电,把它放在茶几上面,这电风扇有两档风,方应礼扭的一档,骤然“嗡嗡”地传出电流声。

紧接着,一道凉爽的风“呼呼呼”地迎面吹了过来。

“啊,大哥这风好凉!”

“爸爸。”

牛娃有点害怕,下意识地躲到方应礼的怀里,过了几秒他没察觉到有危险,才露出小半张地往电风扇的方向望。

见小叔和小姑凑近地吹着这奇怪的风,他磨磨蹭蹭许久,在方应礼的怀里溜下来,凑到方同路的身边,抓着他的胳膊往更近的方向探头。

最后发现没危险,牛娃也跟着凑近,眯着眼“呼呼呼”地吹风。

可惜现在已经不是大热天,吹着一档的风还是有点冷,方应礼没让他们吹太久。让他们知道了风扇的好处后,把它收起来,放到了一楼房间的衣柜上面。

“大哥,明年的夏天我们就可以用这风扇吹风了吗?”方巧娥高兴地问。

“对,明年再用。”方应礼道。

“那我可以每天都用吗,只吹半个小时。”方巧娥贪心地想着,要是每个夏天都能吹到电风扇就好了。

方应礼摸摸她的脑袋:“你想用多久都可以,只要不一直对着脑袋吹。”

“爸爸,我也可以吗?”牛娃凑来,贴着他也问。

方应礼抱起他转圈圈,现在他又重了几斤,方应礼举着抱了一会就把他放下来:“当然,我们一家人都可以用。”

转眼,时间来到农历十月十六。

这天宜会亲友、搬家、搬新房、打扫、安床等,是个搬新居的好日子。

方应礼将他们搬家的日子定在这一天,他提前跟局里几个人透露过搬家的消息,其中包括有方书朋、陈彬和林菲。

村里人则是好友方富强,生产大队长方大力,以及方二伯一家。邀请他们这天到新居里聚一聚,参加他们的乔迁宴。

之前前几天,方应礼购买的家具陆陆续续地都搬了进来,老家里一些能用的家具也雇了阿龟一起搬到镇上。

这天家里已经没有要搬的东西了,周慧岚把生意交给了阿翠姐打理,她今天清晨醒来,就跟方应礼一起在家里准备今天的宴席。

因为没有发正式的请帖,这天方应礼打算做的事普通的家常便饭。

提前十五那天他就在镇上的集贸市场里定了两条青石斑,一条就有两斤多,用来做泼油清蒸。还另外买了一篮子小黄鱼,周慧岚做出来了林天树他妈妈的味道,这会油炸的香味飘到左邻右舍。

对于接下来要处很长时间的邻居关系,早在一天前,方应礼和周慧岚两人便挨家挨户地送了准备的花生糖和麦芽糖。

邻居们早在他们进出的时候就知道这新邻居了,这会收到对方的小礼,也都是很高兴,都是很客气地回送了红鸡蛋。

红鸡蛋有送子送福的吉祥寓意,但除此外还有祝福、喜庆、旺财这样的美好寓意。于是收到的这些红鸡蛋,都被周慧岚用心地放在另外的篮子里面,打算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天煮了给家里人吃。

这会闻到香味,左邻右舍不由地透过门窗往他家的方向打量。

没办法,实在是这香味太浓郁了。

他们有的家里条件好,舍得用油,对此并不感觉到意外,但他们做不出来这么香的味道。要不是因为不熟,都想过来敲门,问一问这到底做的什么。

不过也有人知道这家人是在隔壁几条街里开小食店的,会做出什么好闻的吃食,也没觉得太意外。

不仅准备了鱼,方应礼还买了十几斤肉回来,五花肉和排骨都下卤,这次花了些心思,买的是最好的调料包,里面有十几种香料。

除了肉,方应礼还买了蘑菇干、腐竹、豆干等素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