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1/2)
第87章
新品牛奶麻花卖完了,糯米饭团还有,之前周慧岚都在炸麻花,方同路在身侧收钱找零,阿翠姐在另一头包糯米饭团,还有方巧娥在给她打下手。
今天过来买饭团的人少了一点,这会见麻花没了,其他几个买不到的人就转头去买饭团。
开店两个多月,饭团里包的配料多了几样,大家最喜欢的还是加油条和薄脆,再来两勺肉末酱,吃着嘴巴都带着一层肥油,油光光的香……
店里忙得不慌不乱,方应礼则是在农忙结束清闲下来的时候接了几笔大单子,他这会在家里正一手拿着饭团啃着,一手拿着钢笔写规划书。
这是家里唯一一张书桌,摆放在客厅里,方同路和方巧娥两人要是写作业,就会搬来两张凳子过来。若是晚上,方应礼回到家里,需要用上的话,其他人就不会跟他抢。
不是他不想再买两张书桌,这客厅的空间太小,再放桌子,整个房子给人的视觉会变更窄。
而二楼的房间也不大,摆放上床、衣柜和床头柜,也就剩半米多宽的道。
放在以前他是绝对不会租这样的房子的,就好像被强行塞进窄小的笼子里面。但他先住了更小的房子,现在住在这边,感觉方便不少,光是洗澡这件事就很好,不需要去村头挑水了。
方应礼写到一半,听见屋里传来细微的声响,他倒不急,停下手中写字的动作,听了几秒,里面就有小小的脚步声过来。
“爸爸?”
接着,就是牛娃迷迷楞楞的叫声。
屋里没别人,就方应礼坐在书桌前,牛娃加快脚步地小跑过来,贴上了爸爸的后面,伸出手抓着衣角,蹭着爬上来。
“爸爸,我饿了。”牛娃揉揉肚子地对方应礼说。
方应礼不紧不慢地捏捏他的脸颊:“那去刷牙,再洗个脸,爸爸给你拿粥吃。”
“我想吃饭团。”牛娃对着桌上搁着的一盘饭团吞了吞口水,盘子里面还有两个饭团,闻着香香的。
“不行,你空腹不能吃糯米。”方应礼说完,看他耷拉下来的眼角,安慰道,“不过吃完粥,我可以给你一半饭团。”
“真的?”牛娃眼睛重新亮起来。
方应礼笑道:“我什么时候骗你。”说着,就让他下来,跟着他去到外面的厨房。
他给牛娃在架子上拿了牙刷挤上牙膏,再倒了水递过去,让牛娃站在凳子上刷牙。他则是去到旁边,把温在小灶炉上的砂锅掀开,盛了一碗鸡蛋肉沫蔬菜粥。
吃完粥,牛娃如愿以偿地吃到爸爸给的半个饭团。
他吃饱就在方应礼的旁边踢着球,“砰砰砰”的踢球声一下一下地跳进方应礼的耳朵里,方应礼无奈地叹了一声。
他道:“牛娃,走,我陪你去前院踢球。”
牛娃高兴地喊:“好哇好哇,爸爸你赶紧快来。”
他拿着小皮球先跑出了外面。
自从来到新家这边,牛娃不是去店里就是在家里,都没有其他一起能玩的小伙伴,起初他还很想念静静,但有两次跟着爸爸回村,没见到静静之后,他就没有像之前那么念着要留东西给静静了。
但方应礼知道,这孩子还是很喜欢有人陪他玩的,今天他正好不用上班,总不能光顾着写工作报告,而丢他一个小孩在旁边玩耍。
“爸爸,踢足球好好玩。”牛娃跑起步来,脸颊多出两坨绯红,他一边兴奋地跑动着,一边喘着气地朝方应礼挥舞手臂。
“接招!”方应礼提高声量,喊道。
牛娃连忙跑去接球。
“啊啊啊,爸爸我踢不到!”
牛娃气喘吁吁地把踢到墙角弹回来的球抱在怀里,一脸埋怨地瞅着方应礼:“爸爸,你好好踢。”
“嗯?”方应礼愣住。
牛娃说:“你都没有小叔踢得好。”
方应礼:“……”
牛娃继续说:“小叔每次踢的球,我都能接到。”
方应礼:“……”
看吧看吧,果然还是小孩子跟小孩子玩才更有意思,他这么大的成年人就应该把这个任务交给方同路兄妹两。
方应礼心里想着,牛娃已经把球又踢了回来。
这球飞快地扫射过来,下一秒,在方应礼的手中戛然而止,紧接着,他用手一挥,球就飞了出去。
不过他控制着力道,这球不偏不倚地落在牛娃的面前,他伸腿就能踢到。
两人玩了一会,在冬天里玩出一身热汗。
半小时后,方应礼先投降:“不玩了,嘉嘉咱们歇一会,休息好了再继续玩。”
牛娃抱着皮球有点不乐意,可看方应礼实在是累得不想动了,跟着坐到门墩上面,眼睛水汪汪地盯着天空,一边等爸爸休息好。
方应礼看在眼里,只觉得小孩子的精力旺盛,而陪小孩子玩比上班还要累。
因为初冬,天气还不算冷,牛娃和他身上都只穿了打底衫和薄外套,两人玩累了,方应礼不让牛娃脱掉外面的套子,担心等会热汗变冷着凉。
他在门墩上坐了几分钟,起身去屋里给小孩子倒温水喝。
一摸旁边的水壶,里面的水都冷了,只能是在小灶炉里加了一块黑炭点燃,先把水温加热。
“嘉嘉,过来喝水。”方应礼在里面喊他。
牛娃没舍得放下皮球,哒哒地过来。
“把这水喝了我们就去店里找小叔,让他陪你玩。”方应礼道。
牛娃点点头,他今天醒来还没见到小叔,被爸爸这么一说,开始想他们了。
但他小脑瓜子一歪,懵懵懂懂地问:“爸爸你不跟我玩了吗?”
“爸爸还有事情要做。”方应礼闻言,心里又升起一阵无力感,低沉着嗓音问,“嘉嘉,爸爸问你个问题,你是喜欢这里,还是喜欢在村里?”
牛娃回想了一下,睁着清亮的双眸微仰着脑袋看他:“喜欢这里,这里可以经常看到爸爸。”
这句话顿时戳中了方应礼心底里某根叫做“父爱”的神经,叫他心儿飞快地融化起来。
顿了一下,方应礼故作紧张地问:“难道你就因为很晚见到爸爸就不喜欢村里了吗?”
“不是啊。”
牛娃看了看周围的环境,凑过来说:“这里比较大,我可以跟爸爸一起睡觉。”
“唔……”
方应礼忍不住笑了,刮了刮他的小鼻子:“你这么说的话,你阿姨会生气的,觉得你不喜欢她。”
“我最喜欢跟姨姨还有爸爸一起睡了。”牛娃赶忙解释。
这小嘴还真甜。
方应礼自愧不如。
把牛娃送到店里找方同路玩,方应礼在店里跟周慧岚说了几句,骑着自行车出了门。
他接了几个单子,其中有个单子约好今天和农户见面,地点不远,就在泊山镇其下的华仔村。
因为在休田中,这家户主的八亩水田都是光秃秃的没有播种任何农作物,前阵子收割下来的稭秆和稻茬,都烧了做成肥料的草木灰,搅拌进深耕的田壤里。
他跟户主过来的时候,有几个小朋友在田里拔生长出来的杂草。
看到人,户主朝着田里的小孩子们喊:“大娃二娃三仔你们上来,不要在里面玩耍。”
“爷爷我们没有在玩。”其中一个大些的小孩回话。
手里还抓着一把拔出来的杂草,踩着烂成泥的田土,慢吞吞地爬上来。
另外两人见状,都不在田里继续逗留,抱着收获的杂草起来,笑着跑着去找家里其他大人,想让他们知道自己拔了不少草,晒了都能用来点火。
“小孩子就是贪玩。”户主嘴里说着,眼中却挂满了笑意。
方应礼笑了笑,说道:“你这田挺好的,不用找我来看问题的。”
他也不是所有兼职都接的,像一些田里没问题的,他看过之后会实话实说,不会收取对方给的咨询费。
兴许因为这,最近过来找他的农户不少。
今天过来的这家在华仔村算是富裕人家,俗话说的“千元户”就是指这样的家庭,家里的收入不止田里的收成,他家还承包了一座山,在山里种果树,每年也有上千的入账。
方应礼在田里看了一圈,总结出来几个小问题,他将这问题抄写下来递过去给他,然后在户主热情的邀请下,去他家里喝了两杯热茶。
村里人早结婚,这家户主看着不过四十多岁,最大的孙子已经八岁了,其下三个儿子都结了婚生娃,算是大户人家。
方应礼过来的时候,这几个小孩都躲在角落里偷偷看他,偶尔他目光略过去,他们就像是受惊的小麻雀,叽叽喳喳地跑开。
过了一会,又悄咪咪地回来。
方应礼心中暗哂,果然是小孩子啊,活力又好奇。
他喝着户主泡的茶,一边简单地跟户主说了下需要注意的地方。
说完,户主不确定地询问:“就这么简单吗?我看我兄弟家的田出现同样的问题,之前花了不少钱才处理完的,要不然我也不用这么着急找指导员你过来了。”
“哦?”方应礼疑惑。
“我兄弟家的田也是忽然生了很多杂草,怎么都锄不完,后来就用了除草剂,结果锄完地里的草,稻苗就不长了,请专员过来,说是土里有什么有害物质,需要清理……”户主回想着他兄弟家的情况,缓缓地说来。
方应礼一下子明白过来,笑着说:“他这是用了过量的除草剂导致的,你这边现在没用除草剂,不用担心这个。”
户主顿了顿:“那……以后还能用除草剂吗?”
“当然可以,记得按照上面写的用量来就成。”方应礼知道有些农户是不识字的,上面写的稀释比例都是胡乱着用,有时候比例稀释不对劲,用的农药多了就出了问题。
这个问题目前还不好解决,主要在用户自身上面,不够耐心仔细,多说几遍都没有用。
他给这位户主里写的解决方法里面也有用除草剂,属于比较温和的那种,不过再温和的除草剂用不对都会出现问题。
担心这户主也出现同样的情况,方应礼只好又耐心地讲解了几遍。
次日破晓,方应礼醒来后去到二楼敲门。
村里小学还没放寒假,方同路兄妹俩现在周末过来镇上住,读书日则是回到村里,中午自己做饭,晚上由方应礼带饭菜过来,吃完再离开。
这样方应礼是累了一点,不过现在不好转学,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好在再过一两个月,方同路他们就要放寒假了,到时候第二学期转学到镇上来读书,就不用这么辛苦上下接送。
两人没有赖床,他一敲门就轱辘地爬起来穿衣服,背起昨晚提前装好的书包,跟着方应礼小声地下楼。
方应礼推着三轮车到外面载他们出发,途径一家卖早餐的小食店,在里面买了可以拿在手里吃的肉包子。
他骑得快,到达红湖村的时候,清晨的太阳光破开云层照射下来,离去学校还有段时间。
小孩子们到家里先是打扫屋子,方应礼看着他们忙着,就骑着三轮车返回。
回到镇上的粮食局上班前,他先要赶去店里拿周慧岚备好的饭团、牛奶麻花,换了自行车骑着去局里。
给同事分完吃的,他总算有时间坐下来歇一会。
然后方书朋和陈彬过来了,在他的耳边开始唠叨最近几天的工作内容。
生活忙碌而充实,在家里条件改善,每天有肉有菜有饭的情况下,方应礼不仅没长胖,还瘦了,黑了。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摄入的营养足够,方应礼二次发育,从一米七几,长高了四公分,变成了一米八二。
现在他站在周慧岚的身边,就有最萌身高差了。
“哥,我怎么感觉你又高了?”方书朋走在他的边上,挑眼看了看方应礼的脑袋,不确定地问。
方应礼颔首:“嗯,高了几公分。”
方书朋一脸吃惊:“为什么你都结婚生子了还能长高!!!”
“其实你也可以。”方应礼笑眯眯地看他。
男生的身高生长年龄通常在20周岁左右开始停止骨骼发育,但也有个体差异存在,二十几岁也能长高。说起来,方应礼现在这具身体不过是21周岁,会长高其实并不算太惊讶。
只是在一众只有一米七左右的汉子面前,他这个身高足以让别人仰望的高度。
令矮了他一截的方书朋羡慕不已:“我也想长高啊,但我现在天天早上吃鸡蛋,也没高起来……”
甚至……他还宽了一点。
之前他身上虽有肌肉,不过并没有那么健硕,现在跟着其他临时工下地干活,不过是几个月,胳膊就练出来两坨腱子肉,扛起两百斤的麻袋,都不带喘气的。
他人也成熟不少,过完年就要21岁,最近他妈在村里给他相对象,相看了几个他妈都不满意。
方书朋叹气:“我都跟我妈说我不急着结婚,她就是不听,昨天回家又听她说找红媒婆介绍了一个,说是农场居民户口的,家里有个在酱油厂当组长的哥哥,让我明天请假过去。”
“这是好事啊。”陈彬闻言,说道。
“哪里好了。”方书朋一脸愤愤,“我都说那么多次了,她都不听我的意见,完全就是她自己想要娶媳妇。”
“还有现在镇上的人,哪里有那么早结婚的,连林……林同志都没结婚呢。”
林菲的年纪不比他小呢,现在不也只是定亲了没结婚,人家条件那么好都不着急,他不过就是个指导员助理,怎么就这么急了。
而且那些过来相亲的人看到他第一句话都是问他以后能不能当指导员?
方书朋心里骂骂咧咧,他对自己有多少能力一清二楚,什么指导员的,根本不用想,他只要把助理这个活做得漂亮都不容易。
“哥,要不你跟我妈说两句,让她不要给我继续介绍相亲对象了?”方书朋自暴自弃地问。
方应礼:“……”
谢谢,他不干这活。
方应礼无视他的要求,转过头跟陈彬道:“近来不需要下乡,不过其他几大生产队还是要过去的,另外稻田休田,旱田还在忙,你们要是有空,多去两趟。”
“知道。”陈彬点头。
方应礼继续道:“如果有问题的也不用等我来处理,能处理的就先处理,没法确定的再来问我。”
说完后,他目光落到闷闷不乐的方书朋身上,道,“别因为私事影响了工作,你要是真的不想相亲,就坚决一点,跟婶子说明自身情况,要不然继续下去别工作了。”
“哦——”方书朋拖着长音,整个人看着更丧了。
面对他哥的大公无私,方书朋重新整顿情绪,提前一天请了假回家。不知他是怎么跟陈婶子说的,后面陈婶子没再给他介绍相亲对象了。
偶尔方应礼回到村里碰到陈婶子,说起这件事的时候,陈婶子唉声叹气,直呼管不了这小子了。
“阿仔去镇上工作后主意是越来越大了,他嫂子都生二胎了,他连个心仪的对象都没有。我本以为他是想娶镇上的姑娘,哪里想到找了个镇上的姑娘相看也没成,还是对方过来问,我才知道这小子根本就没打算跟对方处下去。”
那天陈婶子说了很多话,总而言之,就是她后面跟着介绍了两次,方书朋都没过去见面。直接晾了人家姑娘。
导致红媒婆过来投诉陈婶子才知道,这小子为了不去相亲,脸面都不要了。
现在红媒婆都不给她家说亲,一看到陈婶子人,直接扭头就走,理都不理,导致陈婶子受挫不少,看到方书朋就来气。
两人还因此吵了几次架,而方书朋因为这事,正好将他的打算讲了出来,他要在镇上租房子。
这事直接闹到镇上来,陈婶子在粮食局里没逮到人,就过来方应礼家里找他。
“婶子?”出来开门的方应礼愣了一下,连忙请她进来。
陈婶子见到他,沉着脸问:“小礼啊,书朋有没有在你家住?”
“嗯?”
“没有吗?这小子说要来镇上租房子,昨天就不回来了。”陈婶子坐下来后,面色沉沉地将这件事说了出来,“我不同意,他就直接收拾了几件衣服离开。”
方应礼沉默:“……”
这事怎么闹成这么大了?
方书朋每次过来上班都跟没事人一样,这些事方应礼都不知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