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八零村汉养家日常 > 第88章

第88章(1/2)

目录

第88章

忙完生意,方应礼在店里边等到从村里回来的方同路方巧娥和周慧岚。

还把阿翠姐两个小孩带过来了。

大的叫方伟,小的叫方永言,下了三轮车便怯生生地站在旁边张望。

几天没回镇上的方同路方巧娥两人一下三轮车,迫不及待地往店里面跑过来,看到里面的方应礼,高声喊着“大哥”“大哥”,再而后蹲在地上玩小汽车的牛娃擡起头……

见到人了,起身跑过去:“小叔小姑,我好好好想你们——”

牛娃拖着长长的尾音,冲到两人的面前,高举双手地要跟他们比高,发现自己还是太矮了,离小叔的身高又远了一大步。

“我怎么超不过小叔啊?”牛娃气馁。

方应礼笑起来:“你在长高,你小叔也在长高,现在肯定是没法超过小叔的。”

“那小叔什么时候不长高了?”牛娃好奇地问。

方应礼道:“等你长大,你小叔也就长大了。”

牛娃闻言,一脸老气横秋地叹气,小手摆到身后,摇摇头地回到之前玩小汽车的位置。

直接把其他人给看乐了。

“方元嘉,你要是想长高,那就要多吃饭多吃蔬菜,还要多喝牛奶。”方巧娥拍拍他的脑袋,学着大哥的口吻对他说。

“我每天都有好好吃饭。”牛娃点点头。

方同路道:“不光要吃饭,还要运动,体育老师说跑步可以长高,我们现在每周都会上体育课,还要跑400米。”

“四百米?”方应礼微微吃惊。

“对啊,我们昨天就跑了四百米,很多同学都坚持下来了。”方巧娥骄傲地挺起胸脯,“我在我们班女同学里跑了第二名哦,老师还奖励了我小红花。”

是用贴纸剪出来的小红花,五朵花瓣,中间剪出圆圈作为花蕊的芯,再普通不过了。

但这小红花被两个小孩子仔仔细细地贴在了房间的墙壁上,后来,这面贴小红花的墙,被一排整齐如一的奖状贴满。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现在的方同路方巧娥两人还在为得到小红花而高兴。

以前没有体育课,只有三年级才有,两人已经得到数朵小红花,之前没来镇上租房子时,得到的小红花都贴在老家的墙上。

现在拿到的小红花,自然是要贴在自己的屋子里。

周慧岚这次去趟村里,三轮车上还带着不少东西,方应礼见状没让她一个人搬,跟小孩子聊了几句,就徒手把装满紫茄子的菜筐搬到店里。

周慧岚对方应礼笑道:“都是二伯替我们留的,说咱们的菜地里紫皮茄子长得好,最近带去农场卖了不少钱,有十三块五毛七分钱。不过我没全拿,就拿了五块,其他都还给二伯了。”

“你做得对,二伯替咱们看菜地,不应该把钱全拿了。”方应礼点头。

加上方二伯是个能很好相处的长辈,他还给方应礼他们留了这么一大筐蔬菜,足有两百斤。这么多蔬菜,最近他们都不用卖菜了。

阿翠姐走出来,看到这么多紫皮茄子,有点愣:“好家伙,怎么带了这么多过来,这要是吃不完准得坏咯。”

两个小孩看到她了,身上怯生生的气息丢光,小跑过来的喊“妈妈”

阿翠姐分别揉揉他们的脑袋,大儿子说了好些想她的话:“我们今天就是想碰碰运气,看能不能见到应礼叔叔,不过却看到了小慧阿姨,是小慧阿姨带我们来的。”

“来了就不要捣蛋,知道不?”阿翠姐交代。

每次两人过来,她都这么说,即使小孩子没有让她真操心。

“嗯嗯,我们会的。”大儿子小儿子齐声喊。

店里包吃住,阿翠姐一天三餐都是在这边吃的,她极少回家,每个月大概就回四次,偶尔会带小孩子过来住两天。

农村里的小孩子比较懂事,知道他们妈妈是过来打工的,每次过来都会主动帮忙,拿拿东西,搬搬东西,很是得方应礼的喜欢。

这两个男孩都没有因为他爸的原因显露出劣性来,方应礼心情好的时候,会给家里小孩买零嘴的时候,给他们俩买一份。

小孩子天性单纯,却知道谁对他好,每次见到方应礼就会贴上来。

这次也不例外。

除却刚开始来的那怯生生的表情,后面他们生龙活虎地跑到店里,朝着方应礼甜甜地喊:“应礼叔叔,我们也想你。”

“是想店里的糖果吧。”方应礼故意地打趣他们

方伟八岁了,现在读一年级,他听到这话,摇摇头:“没有糖果我们也会想叔叔,每次见到你,你都会带我们来见妈妈。”

他们的爸爸总是说妈妈,说妈妈一去镇上工作就乐不思蜀,连家都不要了。可是每次他们过来,见到的都是辛苦工作的妈妈。

才不像爸爸说的那样。

而且店里的方应礼叔叔跟爸爸很不一样,他每次过来店里都会主动地帮忙干活,才不像爸爸,每天回家就躺在椅子上,什么活都不干。

方应礼听到这段话,勾着嘴唇笑了起来,这两个小孩挺讨喜。

“喏,这是我今天早上买的酥糖,你们每人一块。”方应礼把早上在隔壁的隔壁店里买的酥糖分下去。

每人都有份。

牛娃年纪小,但份量还是一样的大。

周慧岚眼皮子跳了跳,担心再这么宠溺下去,牛娃迟早牙齿蛀光:“你就消停些,不要每次都买糖。”

“是啊,店里就有糖,怎么还去别家的买。”阿翠姐心疼道。

周慧岚:“……”不,她不是这个意思!

方应礼捏着一块糖塞入到周慧岚的嘴里:“小慧,这糖好吃,不费牙。”

“是不费牙吗?”周慧岚轻叹,还是把塞到嘴里的酥糖吃了。

不过说起来,这酥糖确实好吃,跟她做的花生糖不一样。用嘴一抿,会在舌中缓缓地融化散开,有花生、有芝麻、有杏仁,又甜又香。

就是不知道怎么做的,这手艺真好。

方应礼认真点头:“对啊,你看真不费牙。”他又吃了一块。

好似故意听不懂她的题外话。

周慧岚不想管他了,拉着阿翠姐去准备中午要卖的糯米饭团。

店里要忙,方应礼不好让几个小孩子们都在店里待着,他带着五个小孩出门,打算去周边逛一逛。

带着一群萝卜头走街串巷,方应礼俨然成为孩子头,他指东,跟屁虫们就往东,他说要去西区看一看,小孩子们比谁都激动,逛了两个小时都不带累。

“哇~”

“这好漂亮啊~”

“哥哥你快看那里,里面好多漂亮的玩偶……”

“那是什么呀?”

小孩子们感兴趣的东西太多了,方应礼说累之后,就让方同路代替他说。

方同路方巧娥两人经常跟着方应礼,逛了几次街,这次逛的地方他们比较熟,方应礼让他说,他便头头是道地说起来。

“那里是成衣店,可以订做衣服,不过做的都是大人的衣服,没有我们小孩子可以穿的。”方同路对两兄弟说。

“那……那是什么?”方永言指向隔壁。

他五岁了,想的东西比牛娃多,一眼瞧见他喜欢的。

方同路皱起眉:“是糖饼铺,我们不去那里。”

“是没钱吗?”方永言小声地说。

他还没说完,就被哥哥方伟扯了袖子,用眼神示意他不要乱说话。

方永言不懂地问:“为什么不能说,我和哥哥都没有钱。”

方同路:“你说的对,我们没有钱,所以这些店我们都不进去,只能在外面看一看。”

今日出来多了两个小朋友,孩子间的话题丰富起来,听着他们讨论,方应礼没有插嘴。

这条街开的店都是以日用品、吃食等比较多,因为属于街巷的范畴,整条街道宽度不大,几个人不能并排走着,他们分成两路,方应礼抱着牛娃,跟方巧娥走在后头。

出了街,方应礼指着路往另外的方向走。

没走多远,他们眼前的视野豁然开朗,看到一片连绵不尽的田野。休耕期中,田野里的土壤裸露着稻禾稭秆等碎渣,几簇几簇肆意丛生的杂草还没拔除。

看上去就好似干枯黄色的土地里多出来的几缕盎然绿意的生气。

休耕期也是会管理田地的,一般会采取保护措施,不让田里的杂草过度生长,导致养分被吸收走。

至于在休养生息的过程中,也需要一定的施肥量,再加上现在还没撇弃的传统养肥方法,逐渐被肥料替代的草木灰,依旧很受各大生产队的欢迎。

只要细看,就可以看到黄色土壤里面夹杂着不少灰黑色的物质,在半干半湿的田里,板结成一块块。

小朋友们不明白方应礼为何会带他们过来这边,却也乖乖地站在边上看着。

忽然,天空飞过一只鸟。

太远了,擡头望去只有豆大的黑点。

但依旧让发现这飞鸟的牛娃和方永言很高兴。

“你们在这里等我一下,我很快就上来。”方应礼交代他们一句,卷起裤腿下田。

这是他接的单子里其中一个,昨天就跟着户主过来看过田里的情况,今天不过是顺路过来看下问题解决得怎么样。

他没下去多久,田里刚施了磷肥,凑近会闻到刺激性的发酸发臭的味道。

方应礼确定没问题后,就从田里爬出来,走去沟渠里面洗脚洗手。

天气渐冷,田野边的水冰凉凉的发着冷气,方应礼意识到冬至快要到了,南方的冬至惯常降温,是一年中温度最低的那段时日。

想到方同路方巧娥和牛娃都没有厚的衣服,他皱了皱眉,想着这两天回去就给他们做两套换着穿。

这么想着,方应礼在口袋里掏出从店里带出来的板栗:“嘉嘉,你们饿了没有,这板栗先拿去吃。”

“饿了。”

小孩子饿得快。

这炒熟的板栗他们经常吃,这会看到方应礼拿出来了,都不客气地在纸袋里拿了两颗,剥着外壳吃起来。

他们边吃边往家的方向回去。

一大五小的回到绘糖坊的时候,一直在店里忙碌的周慧岚和阿翠姐两人早早把泡好的食材准备全,随时都能开卖。

看到他们回来,周慧岚问道:“去哪里玩了?”

“爸爸带我们去逛街了……”

“叔叔后来还带我们去看田……”

几个人叽叽嘎嘎地把他们出去一趟都去哪里看了什么的事情说了出来。

周慧岚连忙道:“好好好,你们回来就先去后面洗手,然后我给你们做了点心,洗好手就回来吃。”她听得耳膜都要炸了,捏着眉地转移话题。

看着他们依次地进入到里面。

周慧岚无奈地笑着说:“小孩子多起来,也难搞。”

“我也佩服那些生四五六个的,我就带不过来。”阿翠姐无比赞同,“我生我家老二的时候,他爸就想我让我继续生两个,我想都不敢想。”

这个时候的人,生几个孩子都正常。

他们要是生两个的,还要被说生少了,不够。

周慧岚是挺喜欢小孩子,可真要她生这么多个,光想想就觉得很可怕。还是算了吧,等方应礼想要孩子的时候,再讨论这个话题。

时间很快过去。

几天后,冬至前夕,镇上家家户户开始忙起来。

冬至这天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家里大小孩子都要在这天赶回家过节,在节日来临的前一天,家中会提前准备好过节的东西。

这天,周慧岚比平日里起得还要早,天还是朦胧灰暗的时候便已经起身穿衣服。

一出棉被窝,这铺天盖地的寒气侵入裤子,冷得她直打哆嗦。周慧岚咬了咬本能发抖的唇瓣,缩着脚把棉鞋穿上。

“嗯?”方应礼睁开了眼。

看到坐在床边穿鞋的周慧岚,翻了个身,探出手臂碰了一下她。

“你怎么那么早起?”

周慧岚回头看他:“起来做冬至圆。”

方应礼有点愣,很快想起来明天就要冬至了,时间是过得真快。

这几天里,方应礼去成衣店里给小孩们和周慧岚订做了几套衣服,昨天才刚送过来,每套衣服都格外加了棉絮,穿上后会特别的暖和。

他看周慧岚没穿厚衣服,皱了皱眉地起来:“把新衣服穿上。”

“我要干活,穿了容易脏,明天再穿。”周慧岚拒绝了。

她看方应礼也起来了,就没让他回去睡,问他饿不饿,饿的话她先做早餐。

方应礼摇头:“你不用管我,我自己会做。”

他打个哈欠,从被窝里出来的时候,身上只穿了一件薄薄的打底棉衣,打着抖地在衣柜里把厚衣服翻出来穿上。

等他穿好,周慧岚已经出去外面,挑着水桶去压水井那里。

看着她已经在忙,方应礼不好闲着,他主动地走过去,接过挑水的工作。

周慧岚重新进屋到厨房里,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糯米粉,将竹葫搬出来到外面,放置在木凳子上面。

见方应礼挑了水,在旁边站着发呆,周慧岚道:“应礼,帮我烧壶水。”

等水开的期间,两人先去刷牙洗脸,出来之后围在竹葫边上坐下来。周慧岚把烧开的水倒进到糯米粉里,开始趁着烫手时揉起来。

她干惯这种活了,巴掌里有一层厚茧,揉着加了开水的糯米粉,并没有觉得有多烫手。

但却把方应礼看得心惊肉跳。

他眼角跳了跳:“不能等凉一点再搓吗?”

周慧岚道:“那不行,温度不够会揉不进去,起疙瘩煮出来的圆子不好吃。”

原来还有这样的讲究,方应礼有点茫然。

以前每年冬至节,都是原身他妈在准备,他只有冬至当天才会休假一天回来,直接就能吃上热腾腾的冬至圆。哪里想到,这冬至圆做起来会这么麻烦。

而他上辈子,他妈更加不会做这种东西,每次都是直接买的成品汤圆。要是不想吃,连汤圆都不会买,直接出门去酒店搓一顿,这节也就过了。

不过周慧岚似乎不觉得,她揉好糯米团,再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分开到另外的盆子里,去到厨房拿了红曲米,倒一点在热水里化开,加了进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