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1/2)
第90章
写毛笔字,需要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方应礼认为,初学者也要拥有这样的书法工具。
不能随便的买根毛笔,再来瓶墨水。
像他当年学写毛笔字的时候,姥爷就专门送了一套大师级别的文房四宝,小的时候不懂,长大才知道那套文房四宝的价值有多高。
泊山镇没有卖文房四宝的古玩店,方应礼在第二天直接去往县城,在一家老字号古玩店里,挑选了三套。
无他,价格太贵,三套已经掏空他所有的零花钱。
方应礼很满意,三套里面的毛笔都是狼毫笔,虽然不是大师级别,书写出来的字体应该不错。
他笑了笑,没有跟其他人说他过来县城这边,坐上班车回到泊山镇。
家里的小孩都在等方应礼回来,去趟县城来回要两三个小时,再加上买东西,不会那么快回来。周慧岚让小孩子们不要在门口等着,喊他们进来吃早饭。
“你们吃好了,他也就回来了。”周慧岚对他们说。
说着,她目光眺望院子外面的墙,心里也盼着,不知道方应礼会买回来什么。她隐隐地期待,这让她很是奇妙。
人有了期待,时间就会过得很慢。
等一家人吃完早饭,周慧岚摇着压水井的把手,装满盆子洗全家人的衣服,又去店里忙了一会回来。
发现方应礼还没回家。
擡头看一眼墙上的挂钟,她愣了愣,这么久过去,却只过了两个小时。
等待果然过得慢。
她对着冷冽的风呼出热气,心叹着进到屋里,看到方同路方巧娥两人在写寒假作业,牛娃则是在写方应礼给他布置的帖子,现在他在学写自己的名字“方元嘉”。
“方”“元”两字好写,他前几天就学会了,但“嘉”的笔画太多,他写了两页纸,都没有学会。
这会儿,小脸皱巴巴的,搔着脑袋一脸苦闷的神情,显然他还是没能写成功这个字。
看到她走过来,牛娃黑润润的眼睛瞅过来,从小凳子跳下来跑到周慧岚面前,道:“姨姨,这个字我不会写。”
教孩子们学写字这事一直都是方应礼在做,周慧岚见状微微笑了笑,说道:“等你爸爸回来,他会告诉你怎么写。”
接着又拿来他写的那张帖子,说是帖子其实就是练习册里撕下来的纸张,
牛娃写了两页,但都是歪歪扭扭,没有一个字是能看的。
“姨姨,不要看。”牛娃急忙地捂住,他知道自己写的不好看,不想让周慧岚看到。
周慧岚莞尔道:“那成,等你写好了再给我看。”
她将练习册纸放回去。
转眼过去一个小时,方应礼揣着文房四宝,兴奋地回来。
方同路他们都知道方应礼去县里买写毛笔字的工具,见到他回来都二话不说地围上来问:“大哥,这是什么呀?”
“它看起来像是碟子,但碟子没有这么厚,好像是石头耶!”
方应礼当即就和他们说起这文房四宝的各种意义和用法,也跟他们讲述了关于写毛笔字和练书法的不同:“写毛笔字只需要会写,但不需要什么形体,能写成型就可以。但书法不同,书法有很多种字体,比如隶书、楷书、行书这些是比较常见的字体,还有瘦金体、狂草这种都是。”
但现在就要让他们接触书法是不可能的,方应礼打算从最开始的握笔、临摹宋体这样的节奏开始。
当年方应礼最先临摹的是楷书,它是比较端正大气的字体,很适合初学者。
现在手头上没有能用的字帖,这难不倒他,他可以自己写一幅给小朋友们临摹,当然啦,他说的小朋友,指的是方同路方巧娥。
至于牛娃?算了算了,让他先玩个两年再说。
方应礼写的是钟绍京的《灵飞经》,他的字体灵动秀美,被后人称作“天下第一小楷”不是没有道理的。整个篇幅很长,方应礼只取了首部的两百字。
但仅仅是这些字,对于以前还没握笔的方同路方巧娥两人来说,依然很是震撼。
震撼之余,他们对这漂亮又有趣的小楷产生很大的兴趣,心向神往地问:“大哥,我们什么时候也能写成你这样子?”
“五六年?”方应礼眯眯眼。
方同路方巧娥:“……”
好久啊。
方应礼笑着拍拍他们的脑袋:“写毛笔字没有速成法,都是一笔一划练出来的,你们想要练出火候,十几年都有可能。不过我们不是专攻这一项,不需要学到精。”
他的本意亦不是如此,自然不会苛求他们达到这样的境界。
方应礼放下毛笔,展开两张书法纸,用墨锭压在上面,磨好的墨放在两侧,教他们怎么握笔。
“你们今天的目标是把自己的名字写出来。”方应礼提起毛笔,神色庄严,落笔灵婉地将他俩的名字竖着写在左侧。
交代他们按照自己的写的,临摹出来。
起初两人写的不是染开墨,就是笔画太粗,写成了一坨黑色的不明体,要么就是字体太大,占据了两个字的篇幅……
练毛笔的事情不急,方应礼看了一会儿就把视线放到周慧岚身上,侧身靠过去,在她耳旁轻声询问:“小慧,你要学吗?”
“我……”周慧岚深吸口气,思忖片刻后,摇了摇头,“还是晚上吧,现在我得去一趟店里。”
方应礼有点遗憾,不过依旧点了点头。
他笑着说:“晚上给你开小课。”
话音落下,他的手被人轻轻地牵了一下,一只小手拽进他宽厚的手掌里面,是牛娃。
仰着小脸地瞪着他看,脸上写着“我都听到了哦,我也想要开下课”的表情。
“行行行,你也有份。”他心情舒畅起来。
写毛笔字需要安静不被打扰的环境,方应礼抱起他,跟周慧岚说了句“我们跟你过去”,又问她有什么需要带的,多的话他就骑三轮车。
“没有了,今早上都搬过去了。”周慧岚说着,回屋给牛娃找来件厚实的棉外套裹上,问方应礼饿了没,“厨房里有烤土豆,可以蘸蒜蓉吃。”
方应礼道:“带两个过去。”
这土豆是当初他在供销社买的两斤土豆作为种,种出来的。上次的上次,方应礼去红湖村碰到方二伯,方二伯告诉他土豆熟了,挖出来了几十斤。
问他要不要。
方应礼自然是要的。
不仅要,他还分了一些给关系不错的同事,像林菲、陈彬、孙庆等人都有份。
还教了他们新的吃法。
为此,他还特意跑了趟下府路,去那边看之前种下去的土豆苗长得如何了。近来天气严寒,出门风刮在脸上凛冽得厉害,土豆苗的长势慢下来,进入半休眠状态。
土豆喜温,冬至前这边的气温摄氏度还没降到18摄氏度以下,土豆喜欢这样的气温,长得老好了。
冬至过后气温一天比一天冷,最近更是低到五六度。
土豆的耐寒能力差,这个温度虽然不会冻伤,却也没法好好地成长,可愁怀了周队长。
“后悔,早知道我还是种小麦了,至少冬小麦不用这么麻烦。”周队长吐槽。
方应礼瞥他一眼,冷声道:“一百二十亩全都种成小麦,这灌溉你们能做得来?且不说这沟渠就不适合用来全面灌溉土壤,莫非为了种成小麦,还要再临时改个灌溉渠?”
周队长:“……”
让他嘴贱。
“我也就是说说。”他搔搔后脑勺,挤出来这句话。
“你若是说种大白菜和豌豆这两种,我还觉得靠谱点。”方应礼说着,走出田里,去到休息室里要了这批土豆生长数据。
全镇的生产队到冬天,比起其他季节多了几丝松懈,农忙的急迫感在这刻仿佛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跟着周队长过来到休息室这边,里面的文职撑着下巴在打盹。
还是周队长黑着脸把他给拍醒的,眼不见心不烦地喊他去把方应礼要的资料给整理出来。
那次去过下府路之后,方应礼就把这记录数据的任务丢给方书朋。冬日犯困,他近来这阵子中午总会有困意,实在困得不行,就会拉上牛娃一起睡午觉。
拿着土豆出来,周慧岚和牛娃在外面等着他,方应礼将土豆揣进怀里,眼中带笑地朝着他们走过去。
店里需要忙的活儿不少,方应礼带着牛娃过来,看到阿翠姐在炸汤圆,周慧岚进到里面立马接手,让她去另外一个小的油锅里炸花生。
“嗯?”方应礼好奇地看过去。
看到阿翠姐把提前准备好的花生倒进到油锅里,炸花生需要文火,还要不停地翻动,她只好腆着脸不好意思地让方应礼帮忙看下火。
方应礼放下牛娃让他自己去玩。
他坐到小凳子上烧火,一边问她这花生是用来做什么的。
“花生糖快没有了,今天要做花生糖,还有部分要做成花生馅,炸的要比平时多些。”阿翠姐解释。
方应礼微微颔首:“有什么活可以跟我说。”
阿翠姐:“行呐。”
很快,就真的有活让方应礼干了,阿翠姐在炸完花生还没碾碎,就有几个顾客要来买糯米饭团。
她急急忙忙地过去包饭团,方应礼看这用擀面棍碾一半还没弄完的花生碎,就走过去手握木柄地碾起来。
方应礼不是矫情的人,做起活来手脚麻利,动作流畅,没过几分钟就把剩下的花生都给碾碎。他用汤勺把碎的花生抖进到盆子里。
再想着汤圆里的花生馅要更碎,就掏出一部分,问过周慧岚觉得没问题之后,再继续碾了两遍,直到这花生碎变成了花生粉。
阿翠姐把这些花生粉收起来装到碗里,加了不少白砂糖进去。
接着,她就接手了周慧岚炸汤圆的工作。
熬糖浆的工作依旧是由周慧岚来完成,这项流程其他人做出来的效果都没她的好,只有她能掌握到那个火候,做出来的糖浆香而不腻。
对面街道的几家小店里的孩子,都喜欢在周慧岚熬煮糖浆的时候好奇地过来张望。
闻着香味,看着她手像是变魔术的一样,把那黏糊糊的糖浆做成了一块块又酥又好吃的花生糖。
一些孩子还会拉着爸妈的手求着要买花生糖吃。
把这些店家老板给气得想要当场脱了裤子打屁股,不过最后并没有打成,周慧岚将这些花生糖的边角料送给了这些家里有小孩子的店家。
拿到碎糖的店家老板不好意思白拿东西,经常会送过来他们家的店里吃食过来。
这次送过来的有粿条、面皮、酱油和一些小玩具。其中有个玩具是木头做的鲁班锁中的九根锁,方应礼觉得有意思,丢给牛娃玩,想看他什么时候能解出来。
方应礼擡手揉了揉牛娃的脑袋:“这叫鲁班锁,抽出来这些木头就可以解开,不过要有规律的拆开,要不然是解不开的。”
“嘉嘉,你想玩吗?”
“好玩吗?”牛娃拿着这鲁班锁,眼里多出探究的神采,高兴地问爸爸。
“算是好玩的智力玩具。”方应礼中肯的说。
牛娃听到这话,乖乖应到:“好”
方应礼见他应了,心中想着牛娃还这么小,就算后面解不开也正常,他心中没有特意的期待。
牛娃坐在店里的小凳子上面,双手握着鲁班锁,左瞧瞧右看看,没看出多少名堂来。但小孩子的动手能力强,看不明白,他可以直接拆啊。
拆着拆着,他就拆出来了四根。
只是后面的卡主了,怎么都拆不下来。
牛娃嘟着嘴巴想不明白,索性就不想了,将这鲁班锁一丢,继续玩他最喜欢的小汽车。
看得方应礼苦笑不得,果然,他就知道牛娃解不开这玩意。
晚上关了店,方应礼抱着牛娃在外面等周慧岚出来,牛娃的怀里抱着小汽车,还多出来一个鲁班锁。
方应礼感到有趣地戳着他细嫩的脸颊,在镇上住了几个月,不像之前天天跑着出去晒太阳,牛娃的肤色瞅着更白了。
终于有了别人口中形容的那种“粉雕玉琢”“白白嫩嫩”,使得他爱不释手,戳了还想来几下。
“呜呜……粑粑疼。”牛娃皱起小脸,生气地看着方应礼。
方应礼遗憾地收回手。
“走吧。”周慧岚提着东西出来,回头让阿翠姐把后门关好了,才喊上方应礼。
方应礼抱着牛娃坐到三轮车后座,骑着他们回家。
方同路和方巧娥两人在家里练习了三个小时的毛笔字,开始时候,写出来的字惨不忍睹,自己看了都自愧。
到后面,两人写出来的名字渐渐有了字体的雏形,虽比不上他们用铅笔字写出来的名字,但比初始那两张书法纸上面的字迹,好了不止两倍。
两人顿时有了信心,写的速度快了起来。
不过两人的速度再怎么快,也是初学者,捏着笔的手腕没写几个大字,就酸得过分,只能是停下来揉手腕。
方巧娥两眼水汪汪地看着方同路:“小哥,这写毛笔字好难啊。”
“嗯。”方同路抿着唇。
他握笔的姿势很用力,每次写完名字,都会有种无力地酸麻感,不知道是不是只有他有。
他咬着牙齿,坚持地说:“我想写出像大哥那样的字体。”
方应礼写的《灵飞经》里面有很多字体他都读不懂,可他莫名觉得那些字很好看,比课本上印刷出来的字体好看多了。
想要学会这样的字体很难吧?大哥都说了,少说也要练个五六年,等到那个时候,他就读中学了。是个中学生,肯定能认识这么多字,到那个时候,写毛笔字定不会像现在这么累。
“早知道我就不答应大哥写毛笔字了。”方巧娥垂下嘴角,有点想放弃。
方同路皱眉:“小妹,今天才第一天。”
“啊,时间怎么那么慢。”方巧娥叹气。
中午方应礼过来送饭的时候,他们才写了三张书法纸,这书法纸不大,写十几遍他们的名字就没位置了。
现在方巧娥写完第九张,方同路在写第十张,两人不分伯仲,却也累得写不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