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1/2)
第91章
冬天,是个不活动下手脚就会变僵冷的季节,小孩整日在家里无事可做,练习毛笔字很勤,购买回来的书法纸一日比一日见底。
《灵飞经》对于没有接触过毛笔字的孩子来说,临摹起来依旧难度很大。方应礼在看到他们写了几次都没写好后,改变主意,换成《三字经》
这下子,他们练习毛笔字的速度快上不少,书法纸用得更快,转眼就没剩几张。
这书法纸不像练习册,用完之后还能用橡皮擦擦掉再使用一遍,方同路方巧娥两人察觉到自己用的量太大,写的毛笔字逐渐往更小的字体发展。
方应礼看了出来,又是心疼又是无奈,去往县城买了几卷书法纸,足足有几百张的回来。
并交代他们不用省着,想写了就铺开来用,这点消耗他这个做大哥的无论如何都能承担得起,不仅能承担,他给两人当陪读陪练兼老师,时刻解答他们的各种疑难杂题。
方同路作为家中年纪最大的小孩,懂的事情比家里其他两个多,他性子又沉闷安静,与活波开朗的方巧娥不同。
在知道大哥方应礼付出那么多的情况下,他变得更加努力,奥数题和练习毛笔字两者都同时抓。
这次方应礼去县里买书法纸,还顺带给他带来了两本五年级下册的奥数题练习题。方同路打定主意,不辜负方应礼对他的好,每次做完题,都认认真真地写两个小时的毛笔字。
方应礼自然不知道方同路心中的打算,不过他还是看得出来这小子很用功,书写的字体越发好看,已经初步进入小楷,成为一个书法初学者。
另外,令方应礼意外的是牛娃,牛娃这个还没学会写几个铅笔字的小屁孩,握笔的姿势都不规范,就已经写得像模像样。
虽比不上方同路方巧娥两人,稚嫩的笔画中带着萌萌的可爱味道,却也使得他小小的欣喜一番。
嘿嘿嘿。
他家里的小孩,好像都是读书的料。
读书好啊,在未来的一二十年里,大学生可值钱了。他得好好地培养这三个小孩,不求大富大贵,但也要顺顺岁岁,过上小康生活啊。
在方应礼畅想着未来的时候,前不久刚见过面的郑慈过来泊山镇出差,他是张建树的表侄子,又是高中学历毕业,人还长得好看,皮肤比女人还要白,他一来到泊山镇粮食分局,就吸引了无数未婚女同事的注意力。
不管什么东西,长得好看的都会引来瞩目,郑慈穿戴斯文的浅色格子衫,提着个公文包出现在粮食局时,沿路走过公共办公室区域,就有好几个大胆的女同事跟在后面讨论。
“这人长得真好看,是谁啊?”
“你不知道?他是葵东镇分局的,好像是张专员的助理,还是侄子呢。”
“怪不得长得这么好看,我瞧着他就跟那张专员有点像,张专员都好几十了,还是一派儒雅斯文。不过他比张专员还好看,就是不知道结婚了没有。”
“应该结婚了吧,看着比方指导员还大。”
“那可不一定,你以为谁都跟方指导员一样,英年早婚呐。”
“哈哈哈哈,你怎么那么不害臊,该不会是想嫁人想疯了吧你。”
“呸呸呸,你就不想结婚?不想找个更好的?要不然你现在还留着不嫁人,还不是没找到更好的结婚对象呗。”
一群女同事嬉嬉笑笑地说着,全然不怕那张慈忽然回头看她们。显然她们见识过不少,胆子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等张慈人拐弯消失在尽头,人群里的讨论声越发的大起来,一些无所事事的男同事都跟着议论,看这样子,大家在冬天里还是太闲了。
秘书早在得知葵东镇那边有人要过来,人在局长门口外等着。见到他过来,笑着请他进入到局长办公室里。
他对待郑慈的态度可比当初对待方应礼要好上不少,开玩笑,人家可是正儿八经高中毕业的。
而且现在全国开放高考,谁能晓得以后会不会成为大学生,再加上人家还有个当专员的表叔,有才学有人脉,这样的人不好得罪。
郑慈这次过来是来送资料的,岐江县那边的试验田,其下各个镇都有份,当初这个项目启动,所需要的资金都由这几个镇出。而葵东镇那边还有一片五亩的小试验田,也被划分为这次项目里。
林局长一看到人过来了,就让秘书去叫方应礼。
方应礼心中有些纳罕,自上次他去岐江县出差回来,这个项目就因季节问题暂时搁置,只在新成立的办公室里的实验温床里进行小规模的实验。
他揣着疑惑的神色敲响林局长的办公室。
进来时,他就看到张慈那张白皙的脸,迢迢而谈地在跟林局长说着话,两人看到他进来,同时回过头。
“方指导员。”郑慈微微示意。
林局长则是说道:“过来,人家是专程来找你的。”
方应礼眉梢一擡,不动声色地走到两人面前,坐到其中空位上,淡淡问:“是有什么急要的事?”
“不算急事,就是这次秋收的良种里面,我们整理出来23种不同的序列,打算到时候都分别播种,再筛选淘汰。”郑慈道。
培育、创新新品种没有捷径可以走,最简便的是用单株、单穗选种的方法,这也是最习惯用的培育方法。
“一株传”、“一穗齐”就是用来形容这种,每次收割时,单独保存个别具有优良特性的单株或稻穗,再分别播种。在重新收获的时候,再采用淘汰制,将其更加优良的留下来,再依次进行培育。
另外一种则是杂交,由不同的品种、甚至不同的个体来进行有性杂交和无性杂交,简单的来说便是授粉和嫁接。
但不管是用哪种方式,目的都是同样的,想要得到更好的具有优良特性的品种,实现抗病、不倒伏、产量高而稳定的好品种是农业中很重要的事情。
这次郑慈过来告诉方应礼,不单单是来说采用单株播种选良种,还有告诉他这件事的进展如何。
有温床,在大冷天里也可以育种,上个月他们已经成功育种出来18种具有不同特性的单株,成功地插秧在温室里构造出来的水田中。
郑慈道:“专员的意思是希望方指导员能来葵东出差两周,跟进这件事。”
方应礼的脸上缓缓地打出一个:问号?
郑慈又道:“因为之前的实验方指导员你都没有亲手参与,专员的意思是担心你后续跟进不上,所以在放年假前,还是希望你过来一趟。”
方应礼:“……”他听懂了。
张建树虽然认为他是个有能力的年轻人,却对方应礼的能力还不够放心,觉得方应礼之前都没参加过任何的实验,这次还一直没有直接参与。
他是想提前试探一下,方应礼到底能不能担任这次实验组的成员。
方应礼不清楚这里面还有没有其他专员的意思,不过人都已经过来这边,又直接地跟他说了这事,他好像不能拒绝。
见他沉默着不说话。
郑慈神色不变,静默地等着他做决定。
林局长一拍大腿,笑着说:“好啊,既然是那边的意思,那我们作为其中一员,自然是要过去的。”
说着,他眼神锐利地看向方应礼,道,“应礼啊,你得好好表现,不能丢了我们泊山分局的脸。”
方应礼:“……”
他还能说什么,自然是微笑着接下这个任务。
想着来上班一趟,忽然就要出差两周见不到家里人,心中怪是不舍的。回到办公室,心情不算太好的方应礼坐在办公桌前,手掌抵着下巴,一时缄默不语。
“什么,又要出差?”周慧岚诧异地问。
方应礼揉着眉心点头:“是啊,这次要去葵东镇,得去两周,不过那边给我安排了宿舍房,不需要外住旅社。”
周慧岚确定了这事,怀揣着担忧地说:“那边天气比这边还要冷一点,你这次去得带上全部的厚衣服。”
“新的那套也要带上,要是冷了还有衣服换着穿。”她想到了什么,急忙地就要回屋去给方应礼拿装起来的新衣服。
那是今年刚做的,本来是打算留到过年穿的新衣服。不过方应礼都要去葵东镇了,葵东镇离海近,那边冬天通常都要比泊山镇冷上一两度。
现在这段时间正是大冷天,不仅要带衣服,帽子围巾也要带上。
可是他们家之前穷,帽子围巾是没有了,得临时去买。周慧岚这会儿完全不心疼花钱的事情,就担心方应礼出差两周穿不好睡不好。
“你别急。”方应礼见她急躁躁的模样,立马拉住了她。
他捏了捏周慧岚有点冰凉的手指,心里无声地轻叹了一下,柔和的缓声说:“再冷也不会冷到哪里去,你不用这么担心。”
周慧岚蹙着眉:“总要做些准备。”
“我知道。”方应礼笑着说道,“我不是嘉嘉,自己收拾行就成,店里要是忙不过来,你就使唤同路,他年纪不小了,轻点的活干得挺像样的。”
听着他说话,周慧岚渐渐地平静下来,不似刚才那么浮躁了。
她坐下来便开始问方应礼那边的宿舍情况问题,是不是吃食堂的饭菜,问到要下地种田,她的舒张开的眉梢又皱了起来。
冬天里下地干活有多可怕她再清楚不过,明知道方应礼不是矫情的人,她依旧难免担心。
她抓住方应礼的手,轻轻道:“你这手可不能冻伤了。”
“嗯?”方应礼眉梢跳了跳。
周慧岚又道:“冻伤就不好写对联了,我还想等你回来给家里写对联。”
方应礼闻言,手微微一僵,而后露出一抹入眼底的笑:“好。”
两人聊完这事,周慧岚又要去店里忙了,家里的小孩知道方应礼要出差,还要去半个月,都很紧张地围过来。
“大哥,我会想你的。”方巧娥说完,眼眶红红的,小姑娘看着立马就要哭出来的样子。
方应礼叹息,揉着她的小马尾,说道:“我就去两周,你们在家里要听嫂子的话,不许给嫂子添麻烦。”
“我会的。”方同路郑重点头。
说着,他担忧地看着方应礼,说:“你也要照顾好自己。”
方应礼目光深然地看着方同路,他没有把九岁的他当成普通的孩子看待,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对比上辈子的自己,方同路的心性更加成熟稳重,已经会干很多成年人才会做的家务活。
“我知道。”他轻笑着说。
“呜呜呜,爸爸。”牛娃哭着扑进方应礼的怀里。
方应礼身形僵住,即使这么久了,他还是不知道如何对待哭的小孩,也不知道怎么哄,只笨手笨脚地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小声地安慰着:“不哭不哭,爸爸很快就会回来的。”
牛娃使劲地摇头:“呜呜呜,不想爸爸走。”
鼻涕啊、眼泪啊,统统地蹭在方应礼的衣服上面,这还不罢休,小手紧紧地抓着衣襟,努力地使着力,想要爬上方应礼的怀里。
方应礼单手托着他抱上来,让他在怀里贴得更加舒服一些。
小孩子哭着哭着,哭声变成抽泣声,一抽一抽的,都抽在了方应礼的心坎上,渐渐的,无所适从,变成阵阵的心疼。
第二天清晨,在一家人的注目下,方应礼提着手提包,脖子上披着围巾,朝着他们挥挥手地离开。
他走出街巷,看到那里站着个手提公文包的青年,青年见到他,对着他微微颔首。
“方指导员。”
“郑助理。”
两人肩并肩地走到泊山镇的汽车站,郑慈已经买好去往葵东镇的汽车票,两人一到就可以直接坐上车。
车里有不少人,大多数都闭着眼打盹养神,车厢里气氛安静,方应礼和郑慈两人都没怎么说话。
方应礼坐在靠窗的位置,他擡手拉开一截车窗,外面冷冽的风灌进来,直直地对着脸部吹。他感受了一会儿冬日冷风的冷颤,满足地将其关上。
接着又是一阵无言。
不久之后,班车缓慢启动,在泊车区里驶出来离开车站,往外面的主街道离开。
葵东镇离泊山镇不算太远,差不多是泊山镇去县城的距离,班车在平稳的街道行驶了约十几分钟,就往窄小的小道过去。
这条道是去下府路的,再开个十几分钟,便会进入到郊区的沙土路,到沙土路,班车渐渐地摇晃起来。
方应礼的耳边响起各种声音,周围有乘客不满地嘀咕声,埋怨着这条路不好走等云云。方应礼之前在农场坐班车来镇上上班已经习惯了颠簸,这会感觉到还好。
冬天虽然出门冷,但车厢里不会出现各种各样难闻的味道,让他好受不少。
方应礼昨晚睡得晚却并不怎么困,只是习惯性地闭上眼睛养神,哪想到后面真的假寐地睡了过去。
醒来的时候,车厢外面是绵绵不尽的田野。
土黄色的大地光秃秃的没有种植任何的农作物,只有田野边上的草木,在凛冽的寒风里摇摇晃晃。
他刚收回视线,就听到旁边传来郑慈的声音:“快要到了。”
方应礼偏过头去看他,见他脸色平静,俨然是那副弱不禁风的模样。
郑慈的手中还拿着个打开的水杯,杯口里飘出白色的烟雾,他放在嘴边吹了吹风,小口地抿了一下。
察觉到方应礼的视线,他淡笑地问:“方指导员是口渴了?另一边没碰到,你不介意的话可以喝。”
“不用,我有带水杯。”方应礼摇头。
他收回目光,心中反思:我刚才为什么要担心他在摇晃的车厢里喝水会撒到。
不过他也没从手提包里拿出周慧岚给他装上的水杯,里面是周慧岚带给他的豆浆,还给他加了颗鸡蛋,就是担心他到葵东镇肚子饿,让他在路上喝的。
但在这样颠簸的车厢里,方应礼实在是没胃口吃东西。
在郑慈喝水的过程中,两人打开话匣子,交谈了起来。
大部分时候都是郑慈在说,他声音带着磁性,听着还算悦耳,属于声控们喜欢的那种好听的男性嗓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