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1/2)
第七十五章
所谓聚餐,几百平方平层内,几十样菜品供人挑选,五分钟路程,舒行简选几样中意的菜,吃完就抹嘴走人,来回全靠双腿。
午休结束,舒行简仰头活动颈椎,揉了揉干涩的眼睛,拉开抽屉摸出一盒眼药水。
“舒工,车间例行检查!”肤色黝黑的同事敲响门,舒行简睁着单只猩红的眼睛瞥一眼,对这个人没什么印象,他抽一张纸擦掉溢出的眼药水,点了点头说:“知道了。”这类似于轮值,谁都躲不掉。
办公楼距离车间几百米,不过例行检查范围比较大,算上来回的时间无论怎么压缩也得两个半到三个小时,好在程序并不繁琐。
舒行简把校对好的数据保存,换上工服,询问检查片区后选择让对方带路。他拢共逛过三次诺曼,最初在样品生产车间待过一段时间,但至今未见过车间全貌,况且他的方向感一向不好,没必要逞能。
“舒工程的调令什么时候过来?”他并未申请过调令,很可能是大家私底下瞎传。
目前舒行简的行政所属范畴依旧是向呈负责的经销部,当初向呈担心他不熟悉环境便把他放在手下罩着,一段时间下来他亲口说不适合坐办公室养尊处优,或东跑西跑谈合作对接初级原料厂商,所以才选择老老实实深耕。
身份职位多,好处是行事方便,但难免心力不足。
舒行简含糊其辞道:“具体时间还得等通知,这段时间我也在尽量平衡总部和厂房的工作。”
他知道自己高调任职,临时派来厂房却配有高级工程师作为通行证,眼红的人不在少数,眼前这个人盘算什么他不清楚,当然得滴水不漏。
“听说总部待遇更好,还有机会晋升,舒工为什么不在总部继续任职?”车子穿着打扮能说明一切,不好解释。
晋升?照理说总部的晋升机会并不多,因为人员构成较庞大复杂,专业性要求高,部门领导几乎不会出现经常变更的情况,这算是内幕消息,向呈提过。
但向呈却跟他提过升职,知道的人不多。
电梯直抵十楼。
舒行简想了一会说:“术业有专攻,我并不擅长总部的工作。至于待遇……”毕竟捏造的原因向呈也会考量,“贷款买的车舍不得花钱保养,郊区的房子经常没水没电。”
他清清嗓子,一本正经地哭穷,敲了敲表盘说:“二手市场淘的劳力士。”撩头发又摸摸脸,“剪一次头发太贵,不得已买个皮筋扎起来,啧,护肤品开销也不得不缩减。”
肯尼垂头低笑,“岂不是勉强应付生活支出?”擡手引路,“前面左拐。”
“舒工程——”声音从身后传来,向呈皮笑肉不笑,掏出手搭上舒行简的肩膀,眼神示意肯尼离开,“我今天来挖舒工程的墙脚,不赏个面子?”
“向总这橄榄枝未免太长,我就一个小工程师,受不起。”舒行简展开记录表开始逛车间。
“你懂什么,收拢人心得趁早,等你博士毕业说不定被谁挖走,但肯定不会忘了我的恩是不是?”
舒行简回怼:“忘恩负义又不犯法。”向呈哑口无言,他知道在舒行简这占不到嘴上便宜,“好,涨薪水这件事就在刚才已经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了。”他委以重任般拍拍舒行简左肩,“等会儿有合作方参观厂房,你带人参观一下,好好表现。”
到底是资本家,剥削成性。他并不想接下向呈临时派遣的工作,况且接待合作方这种事他不擅长,他继续勤恳工作,躲进了机控车间。
检查工作做完,他走向走廊尽头,准备乘电梯,再擡眸时电梯门缓缓拉开,独乘电梯的是个熟人。
林壑阔步走出电梯,神色端正严肃,对电话中的人倒是客气。
参观的合作方是林壑?舒行简一并摘下护目镜和口罩,客气恭敬地称呼对方为林院长。
“舒工程师——”林壑同样正经地称呼他,晃了一圈没人,走近他微微低下头,语气转浓,“尺码不合适?脸上都有压痕了。”
舒行简微微侧过脸,“医院不忙吗?”恕不奉陪的表情,“我忙着涨薪水。”
“忙。”林壑擡手拦住舒行简,他的嘴角荡开笑意,“今天是正经事,我按小时付费,和中午的车费一块算。”
“后天海外专家到医院会诊,结束后还有一场学术会议。”说到这,林壑不自觉地盯上舒行简。
“说重点。”
伊蒂医生的丈夫研究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学术会议两人都会参与,主要讲临床问题与生物医疗的相关性,但临床医学问题占主要,从机场回来的路上几人浅显交流过,当时林壑便给向呈发信息,指名道姓让舒行简接待他。
他说:“院长不能丢人现眼。”
“专业知识我可以讲,但技术问题我不能透露。”
医生具备操作器械的手法却没有医疗工程相关知识储备,舒行简便引用一款常见的电疗仪介绍。
演示VCR播放两遍,第二遍附带专人讲解,林壑光明正大地开小差,似乎看穿了护目镜下那张脸,充满了在专业领域中的自信和从容。
全包式护目镜并不阻碍侧方视线,那张脸在余光中停留时间过久,他担心诱发颈椎问题,便侃然正色地讲起中文:“林院长,观看后还需要做出临床医学循证,请仔细看。”所有人因听不懂中文吃了亏。
飞快移过视线时,门外的米娅朝舒行简挥了挥手。
“我出去一下。”舒行简下意识拍了拍林壑的手腕。
米娅是助理研发工程师,工厂中为数不多的华人,一个月前两人一同共事过,舒行简带上门,米娅立刻转述了研发主管的话。
“JJ骨穿刺针适应的骨密度和压力反推中的斜面倾斜度,还有其他数据与购入方所需的规格相差很多。”舒行简擡手打断,摘掉口罩问道:“工厂那边生产了多少?”
“三千。”
测试相关产品,记录数据,以及撰写报告等相关是舒行简初来乍到时的主要工作内容,因为不熟悉工作程序和内容,那段时间他挂着高级工程师的名号做助理的琐碎工作。
不过他并没有专门的助理研发工程师,骨穿刺针这个产品他除了负责提供部分技术支持外还负责初步测试,而各项数据记录分析等问题全都由米娅完成。
“我先找一下获批文件对比产品批次。”
舒行简粗略记得获批时间在最近几周前,大概在请假那一个星期前后。
身后的米娅小声提醒道:“这个骨穿刺针由代工厂生产,诺曼负责生产样品,代工厂在波特兰。”
考虑到事态紧急和严重程度,舒行简先安排其他人带林壑学习,随后带米娅来了办公室,路上不忘安抚她的情绪。
三千根不多,但生产成本高昂,挽回损失的办法有两个,第一种,对已经生产的骨穿刺针进行二次改组,但因为数据的细微误差,难度较大,时间成本未知;
第二种,从根源逐步排查,找到问题所在后重新交付样品,再进行批量生产,难度较小,时间成本相对较低,但原先那三千根只能当做残次品处理,浪费了原料亏损了资金。
“你去工艺部拿一下样品。”舒行简吩咐一句,“再检查一遍邮箱中有没有获批文件,一般情况下重要文件都会存在邮箱里。”
米娅点点头,带上门走了。
拷贝建模文件之余,舒行简仔细检查了邮箱,从头至尾看了一遍所有已读邮件,找到了获批文件。
显示发送时间是三周前,如果这份文件主管并没有签字审核,那么他和米娅将承担所有责任。
他抽了一口冷气点开文件,慢慢滚动鼠标,潦草的字迹刚露头,他便彻底把心放回了肚子,排除获批文件的问题,很可能是工厂那边出现了差错,总归免不了跑一趟。
舒行简继续点开CAD,逐一检查设计尺寸规格,并没有纰漏。
敲门声兀地响起,米娅手拿包装盒站到了办公桌旁,唯唯诺诺地开口:“舒工,这是样品,我也留了一个,想……用两组数据做一个比对。”
拿到骨穿刺针,舒行简便低下头拆解,他推了一把眼镜,问道:“一定得等我问才说吗,有什么话尽快说。”
“获批文件没问题,是我的问题,获批文件一共有两份,工厂那边我发错了。”舒行简停下手头的拆解工作,擡头说:“具体情况。”
米娅的神色相较于之前逊色不少,坦白道:“波特兰的医院那边进行临床试用后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针对不同的使用环境和病人的骨密度做出了调整。”
镊子瞬间回到原始状态,微型螺丝刀滚到了脚边,舒行简迟滞地点了点头,“解决方案还是我说的那两种,准备一下,这周六出差。”他补充一句,我和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