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 第210章 知道好歹

第210章 知道好歹(2/2)

目录

方明华看向果盘里的苹果,这是方敏刚洗过端出来的。上头还有水珠,看着晶莹可爱。

他拿起来就啃了一大口。嗯,好吃。老二这过的是神仙日子了吧。

方明澈和林嫣前后脚回来,然后是四个孩子被贺师傅接回来。

林嫣道:“妈和大哥、大嫂来了啊。那我打个电话叫爸下班也过来吃晚饭。”

原本是大家伙儿一起过去,现在就喊公爹过来好了。正好他还可以帮他们把车开过来。

袁淑芬就说起他们是过来接孩子的,总不能什么都扔给叔婶了。

林嫣道:“都还挺听话的。以后得闲,大哥、大嫂你们带着孩子也经常过来就是。这附近有一家羊肉汤很好,要不今晚就去那儿吃”

方明澈点头,“好啊。”来投奔的同乡、亲戚都安排好了,总算是只剩下自家人。

袁淑芬在方明华旁边坐下,“明澈,我们今天打九折,卖了六十六碗呢。你还有没有什么建议,给哥嫂提提你可是做生意做成功了的前辈呢。”

方明澈笑了起来,知道好歹了。

不过建议也别说多了,他道:“大嫂,要不你们就搞个回馈顾客的活动。吃满十碗面或者抄手,送一碗不管是分十回来吃,还是一次、两次吃十碗都送。人家来吃十碗,你们赚的总比一碗的本钱多。再说了,人多了,人气自然也就旺了。”

袁淑芬和方明华互相看了看,“好!”

袁淑芬做的面食本来就好吃,方明华的服务也越来越到位,再加上一系列的促销技巧。到月底他们生意已经很不错了。

11月盘算下来,二十天赚了八十来块(含两人的人工)。

两口子笑得合不拢嘴,一天赚四块钱,头一回呢。而且,明发那个套圈红火了一阵,确实很快就出现了竞争对手。也就没那么赚钱了,现在一天顶多赚三块钱。

嗯,这个发展总算让人心头舒服一些。

方父直接把手伸过去,“伙食费。你们两口子在面馆吃的,但我们二老三小是在四合院吃的。”

那些同乡搬出去后,他们就又没有再在小偏院开火了。

方明华道:“你老人家吃的,是工作餐。就我妈和三个孩子,二十天!”

他心疼地给了三十块。天天吃肉呢,给少了说不过去。不过,他负责伙食费,就不用再交房租了。

这三十块方明澈也没有拒绝,升米恩斗米仇!而且,只算成本价,确实是差不多。

剩下五十块,方明华和袁淑芬也挺满足的。比种田划算多了!

到12月,生意越来越好,方明华一个人有些忙不过来了。按他的本心是想把方母喊过去帮忙的,反正老太太一天没多少活儿。

但方明澈一早说了,让他忙不过来请人。而且,老太太活儿少,那是因为吃饭是在四合院,洗衣服有洗衣机。这都是方明澈出的力。

他如果因此让省事儿的母亲来给自己干活,还不发工钱。估计老二意见会很大。

所以,还是请个人吧,省得落老二的口舌。他们请方父代笔,把招人的条件、待遇写来贴在了墙上。

贴好回来,方明华忍不住对袁淑芬道:“好冷啊!首都12月初,就跟四川三九严寒差不多了。”

他们已经把最厚实的衣服都穿上了。

王同志前几日给二老各送了一件军大衣来。说是家里人穿不过来,送他们穿。那穿着肯定很暖和吧。不过,人家是看老二的面子,特地给二老送来的。他们要是觊觎,那是脸皮都不要了。

两人商量着去买加在袄里,正好把旧袄的也弹一弹。

方母道:“羽绒服内胆很暖和。之前我们二老和康康冬天来,阿嫣都给置办了。要不你们问问阿嫣多少钱,在哪买的”

她自己攒绒毛给方健做了一件坎肩。不好看,但暖和。这半年多也养了不少鸡鸭,又攒了不少。能给方健把袖子也接上。但再做一件大人的却是不够了,应该能够给方芳做一件。

一问,林嫣道:“二三十来块一件。这个不好买,也是托王同志在上海的羽绒服厂才买到的。”

方明华和袁淑芬对视一眼,好贵!他们还是买几块钱的来弹吧。

方明澈道:“生意不是好起来了么。方健和方芳既然有自家制的了,你俩就各置办一件嘛。回头手头松动了把钱给阿嫣就成。尤其你们早上六点起来开门,那会儿可是刺骨的寒风。又是头回来首都,冻病了药钱更贵。”

方明华道:“你是说,让我们也提前消费”

“有什么不可以的不要有钱了光是会存钱。这是生活必需品,该买就得买。”

方明华和袁淑芬还是很舍不得,加起来岂不是要五六十。

方母想说把那两件军大衣就给他们穿,被方父的眼神制止了。等没人了她就问,“为啥不行明澈应该也不会挑这个礼。”

方父道:“我看过了,这两件和明澈往年穿的有些差别。明澈的是托他一个当兵的学生搞的。那就是当兵的穿的。小王给我们拿的这两件,怕是他爷爷的。让老大穿着将官的军大衣去跑堂,有些不大合适。给咱们的,咱们就自己穿。随便他是让老二垫钱买羽绒服,还是自己称来加厚了。”

最后方明华两口子就选择了称来加厚。反正家里老的、小的不冷就行了。他们穿短款的厚袄好干活,多活动就是了。而且,守着灶台哪会有多冷

至于贴出去的招工启示,也很快就有人来了。

第一个来的就是明发,“天气冷了,我那生意越来越不好做。我就干脆冬天卖起了炒饭。但是白天,也想找个活儿。”

他就用套圈赚的一两百块钱买了辆旧三轮车,弄的车摊。就在大栅栏夜市里卖,赚个辛苦钱。一晚上赚个两三块不是什么大问题。一起摆摊的人还挺爱来光顾的。

但白天肯定也行利用起来。一看方明华两口子的面馆找帮工,24块钱一个月。他就过来毛遂自荐了。

这是自己人,用起来也放心。袁淑芬道:“那你早上可别迟到了啊。”

“放心,我那炒饭车摊晚上九点就收摊了。”

结果没想到刚定下来,谢婷也来了。

“方大哥、方大嫂,你们要招帮工是么你们看我行么”

袁淑芬和方明华对视一眼,“你不是要照顾高伯母么而且,你姐听说也怀孕了啊。”

谢婷小声道:“我姐怀孕后疑神疑鬼的,她要赶我走。”

袁淑芬道:“小妹子这不巧啦,我们刚定下了人。就是我们本家的明发,之前在大栅栏套圈的那个。我们小本生意,实在用不了多的人。你看看别处还有没有合适的活计吧。”

他们回到家把决定用明发的事说了,也把谢婷的事说了。

方母挑眉,“疑神疑鬼”

正说着,看到方明澈和林嫣进了小偏院的门。

“你俩回来有事啊”

要说回来看老人,每天大家伙一起在四合院吃午饭、晚饭呢。不至于特地上门来看。

方明澈道:“朱大海和胡勇喊我们过来的。又听说小谢怀孕了,阿嫣说过来看看她。”

他俩这会儿把羽绒服内胆穿在了里头,外头穿的是皮夹克和呢子大衣,看着倒是风度翩翩的。尤其是和穿大袄的兄嫂比。

倒是二老,因为是林嫣在置办穿的、戴的,瞧着比长子、长媳气派多了。

说到小谢怀孕,袁淑芬就又想起了刚才的事。她把谢婷来找工作的事和说的话都讲了。

林嫣道:“谢娉之前她就说谢婷在家一个劲儿讨好高伯母和高翔,却越来越不把她这个姐姐放在眼底。”

方明澈直接道:“她还想取而代之不成”

“那谁知道啊。”

“疏不间亲!人家姐妹俩的事,你不要多嘴啊。”

林嫣道:“是谢娉自己觉得不对,和我说起。那么大的姑娘了不知道避嫌怎么行。也是谢娉自己说想给她介绍个对象,毕竟送回去肯定会被她们父亲拿去换聘礼。后来不知道她们怎么沟通的,又没下文了。不过,之前谢娉问我认不认得什么好男孩,我说没有合适的。她妹妹这样,我怎么好给好男孩介绍啊”

要她说,谢婷问题真的是很大。你不乐意回老家,想在首都找一个。这很正常,谁出来见过世面了,还会想回去啊

那你别对你姐夫那么殷勤啊。小姨子和姐夫,还是多避避嫌的好。都是十七八的大姑娘了!弄得如今是高翔处处避着。

现在不知道又发生了什么事,惹得谢娉连赶她回去的话都说出来了。

不过,不管于公于私,她都该去看看谢娉才是。

“放心,别人的家事我不会多嘴的。”

颜颜本来还想跟着妈妈过去的,听大人这么说好像小谢阿姨和她妹妹闹矛盾了。那她就不过去了。

方芳这会儿在小厨房里烧水。看到他们过来,往灶膛里多夹了几个生红薯进去,用谷草灰等埋着。然后走了出来,“幺爸、幺妈——”

康康本来就在旁边等着吃烤红薯,便跟着一起出来喊人。

方明澈和林嫣冲她们姐弟点点头。然后对方畅道:“去厨房里跟大姐姐玩儿吧,里头暖和。”

颜颜就牵着他进去了。听说埋了红薯,一会儿就能吃了。小家伙高兴得咧开嘴笑。

颜颜对他道:“吃了尽放屁!”

畅畅道:“放!”

康康拍拍他的肩膀,“对,有话就说、有屁就放。有什么大不了的”

外头林嫣道:“爸妈,我和明澈过去看看小谢。”

方母点头,“去吧,你们是该去看看。”

林嫣从方敏手里接过奶粉、麦乳精还有黄桃罐头,和方明澈一起绕到旁边大杂院去。他们都是拿的双份的,一份给谢娉、一份给高伯母。

方敏便也进了厨房去。

方明华叫了方健在帮他们算账,他也是出来打了个招呼就进去打算盘了。这会儿就几个小的在厨房里。

过去隔壁,方明澈和林嫣把东西放到八仙桌上。

高伯母刚才好像在跟高翔说什么,看到他们才挤出了点笑容,“小方和小林来了啊。”

“是啊,伯母。”

林嫣寒暄了两句就进了谢娉的房间,看谢娉还有些气鼓鼓的。没看到谢婷,可能在隔壁自己房间里。

“你现在生什么气啊管他什么事,都别往心头去。自己身子最重要!”

谢娉道:“我都看到高翔和我妹抱一块了。我说让谢婷收拾、收拾早点回去过年,我婆婆还说我没事儿找事儿。”

林嫣道:“还有四五十天才过年,而且你又怀孕了。高伯母虽然好些,但照顾自己都难。这时候把人赶回去,是有点奇怪。而且,家里那么多事,谁做至于你说看到高翔和她抱一块儿,那我问你,你到底信不信得过高翔”

谢娉迟疑了一下,还是点点头。

“这就对了嘛。你自己也知道,眼见不一定为实。说不定是谢婷眼看要摔了,他下意识就抱扶了一把。结果刚好让你看到。他是背对你,还是面对你”

“背对我。”

“那你妹呢”

“她面对我。你说,她可能是故意的”

林嫣没有多说,“你既然之前没有发作,这会儿还真有点离不开她了。这节骨眼上就是想赶她走、换一个人来,也没那么方便不是。还有啊,她跑去明澈哥嫂的面馆想做帮工来着,说你疑神疑鬼的要赶她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