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2/2)
每颗都是现搓,一份有八颗,不多不少,吃完不会腻。
它不比可以吃饱的主食,过来买的反而都是年轻的妇人,买回去给家里的小孩吃。上工的人买的少,这炸汤圆的生意没有之前牛奶麻花那样受欢迎。
饶是如此,买的人加起来并不算少。
周慧岚用来试水的三斤糯米粉,全都卖完了。
晚上关店数钱的时候。
阿翠姐感叹:“还是小慧你的办法多,总会变着法子挣到钱,要是我啊,肯定什么都想不出来。”
她现在拿整月的工资,每天数钱的时候依旧心情激动,仿佛这些钱就都是她的,每张整钞都要摸了摸。
“比起别的人来还是差远了。”周慧岚笑笑。
她现在每天挣的越来越多,野心却大起来,总觉得挣到的钱还是太慢了,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在镇上买房子。
将成本钱算出来,剩下的钱被她装到钱袋子里,周慧岚起身去到柜子边上,拿把钥匙打开抽屉。里面用橡皮筋扎着一捆捆钱,都是散的,分的、毛的、整钞的都有,其中毛钱最多,她打算这些攒到两百后,就放到银行里存起来。
她把钱放好,又在其中抽出三十块钱,还有一张五块钱的,拿给阿翠姐。
阿翠姐激动地接过钱,看到里面还多出五块钱有点吃惊:“小慧,你是不是拿错了?”
“没有,这个月生意不错,这是奖金。”周慧岚道。
“我还有奖金啊?”阿翠姐更加意外了。
周慧岚点头,说道:“是啊,应礼说你每天跟着我这么忙,生意好了总要有奖励才有动力,这个月的生意好,该给你奖金。”
“替我谢谢应礼了。”阿翠姐激动之余,感激地对周慧岚说。
她把钱仔细地分成两份,打算一份自己攒着,一份带回去给她家男人。
今天发工资明天她可以休假回家一趟,这钱拿给她家男人后,她打算带儿子过来镇上,量尺寸做一套衣服。
“是该孩子做衣服。”周慧岚说。
今年的冬天比往年还要冷,昨天夜里还下了霜,早上起来前院的杂草都挂了一层薄薄的冰霜。
阿翠姐家的两个小孩,上次过来的时候还穿着打补丁的旧棉衣,特别是大儿子方伟,裤腿都短了一截,露出瘦瘦黑黑的脚踝,而小儿子方永言穿的是哥哥的旧衣服,宽大了些,又旧,看着很不合身。
周慧岚想到家里还有一块用剩下的棉布,刚好有五尺,可以做一件成人的上衣。阿翠姐身上的衣服戳洗得发白,她肯定不会给自己做衣服。
第二天阿翠姐天没亮就出门,坐上去农场的班车,到家把每个月的钱交给她男人。
那男人看到手里的二十块钱,不是很满意地嘀咕:“怎么到现在都不给你涨工资?”
“每个月这么多钱还嫌不够吗?”阿翠姐没忍住地翻了个白眼,“你看看村里面有几个女人跟我一样,能一个月挣20块钱回家的,你要是不满意,你自己去镇上找工作,看能不能找到。”
她男人顿时被怼得哑口无言,讪讪地拿着二十块钱回屋。
阿翠姐看着他那没出息的样子,想到了在镇上的方应礼,心里生出一团更加猛烈的火,攥紧拳头地不再搭理他。
她一刻都不想继续待下去了,给孩子们收拾了两件衣服装上,带着儿子立即离开。
回到店里,她看到方应礼过来给周慧岚打下手,立马洗了手就要过来帮忙,却被方应礼给拦了下来。
“阿翠姐,你今天休假就不要帮忙了,带着小孩去逛一逛镇上。”方应礼笑眯眯地说。
周慧岚在旁边附和:“是啊,今天难得放假,我也不好压榨着你,而且你不是说要给小孩扯布料做衣服,赶紧去吧。”
“行,那我就走了啊。”阿翠姐心里感动。
“等会,我给你拿个东西。”说完,周慧岚进到屋里,把今天从家里带过来的棉布拿给她,“这是我上次扯的布料做完剩下的,我想着还能做一件上衣,这颜色也合适你,不能浪费了。”
阿翠姐急忙摆手:“不行不行哦,我怎么能要。”
方应礼道:“不是贵的东西,拿着吧。”
昨晚周慧岚回到家里,跟他说过这事。
对于阿翠姐的勤劳能干,方应礼是看在眼里的,他不介意周慧岚对待员工亦或者是朋友好,毕竟对于善良友好的人,需要挚诚以待。
见到阿翠姐身上的衣服老旧得补着不少补丁,是他,他也会看不下去,想要让她做新的衣服。
夫妻二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说得阿翠姐不好意思推托下去,只好把这红条纹的格子棉布收下来。周慧岚担心她收后放着,还特意地告诉她,自己想要看到她穿上新衣服。
等阿翠姐带着孩子离开,方应礼轻叹:“碰上那样的男人,阿翠姐也是运气不好。”
寒假如期到来,红湖村小学一放假,他骑着三轮车去村里接方同路兄妹俩。
离开前,他先去了一趟方大力家,现在是休耕期,但其他旱田都还在忙着,到他家时,方应礼没有见到方大力,只见到了杨老师。
杨欣请他们进来,外面天气冷,进到屋里温暖不少,看了眼才知道杨欣在家的客厅里放了个煮水的炉子,一直温着火,他们过来,就可以直接泡茶喝。
方应礼说明来意:“杨老师,下学期同路巧娥就要转学去镇上了,今年的寒假恐怕没法过来补习。”
“这是好事。”杨欣之前就听过这事,现在亲耳听到,依旧为方同路方巧娥两人感到高兴,“镇上的学校比村里的好,教育资源更多,你们俩去镇上读书,可要比在村里认真,知道吗?”
“知道的。”两人回答。
方应礼又道:“虽然不能过来补习,但我还是希望能拿到补习的资料,杨老师你这边有没有备好的,我打算给他们报名补习,回到镇上的话,我自己来辅导。”
杨老师擡眼看他,确定他不是说着玩,觉得挺有意思的:“你有空?”
“寒假工作量不多,中午都有两个小时留给他们。”方应礼说。
杨老师:“资料我这边备好了,这补习费就不用给了,你跟大力是从小长大的好友,这点资料我还找你要钱,不得被他说。”
说完她起身,去到补习用的屋里,过了几分钟拿出一沓纸张出来。
用的是A4纸手写的学习资料,上面阅读理解、用词用语造句等都有,方应礼只看了几眼,就确定了比新华书店里卖的小学学习资料还要好。
足以见得杨老师对这件事的上心程度。
“真希望去镇上能遇到杨老师你这样的老师。”方应礼感慨。
杨欣笑了笑:“我这样的老师很普通,没什么特别的。”她并不觉得自己是多么优秀的老师,只是觉得自己的能力实在不足,因此每件事都希望能做得更好一些。
她问:“给他们转到哪所学校?”
“山南小学。”方应礼说。
“哦?那是民办小学,我记得每学期的学费要比公立小学贵几倍,但里面的老师请的都是专科毕业的老师,去那里读书的话,是挺好的。”杨欣感慨。
当年她在镇上投了两家小学的简历,其中一所就是山南小学,可惜需要有推荐信。她虽然是专科毕业出身,可是在镇上并没有多少人脉。
再加上她妈妈因为留在了红湖村没回去,跟娘家那边基本没怎么来往,所以当时她并没有去找她舅舅帮忙。
后来两家人的关系好起来,她却不打算再去镇上工作了。其实留在村里也不错,至少每天都能跟家里人住在一块。
再加上方大力是个五大三粗的糙汉子,他教育不好儿子读书,方琼留在家里她还是不放心,打算由她自己来教。
现在忽然听到山南小学,不由地令她想起很多以前的事情。
“我打听过了,学费并不算太贵,那边三年级还会有户外活动课,品德美术历史这样的课程都有。”方应礼说。
而且他也问了教导处那边的工作人员,说是今年的一期学费是25.8块钱,还要再交20块钱买两套统一的校服。
他见过那学生服,藏蓝色的,比的确良套装更好看,还是格子纹的,穿在半大的小孩子身上很可爱。
虽然比起村里的学校,这学费是贵了不少,可对目前的方应礼来说,这样的学费他还是供得起的。
方应礼深吸一口气,询问了杨欣关于下学期的语文学习课程,暗暗地记下来后,再配合之前苏醒的小学课程知识,算是巩固了一番。
接着,他们又聊了一些关于方同路方巧娥两人的长处和短板。
因他们俩才刚上三年级,学的科目比较少,这个时代小学是不学英文的,他们主要是两门科目,语文和数学。
品德课是兼修,历史都没有,村里的要五年级才会上历史课。
所以他们现在最重要的是把历史这门功课给捡起来,以免去了镇上读书,跟不上其他学生的脚步。
杨欣家里没有小学的历史课本,她建议方应礼回去的时候能不能找关系借到三年级上册的,好在寒假这段时间能接触了解。
说到后面,杨欣对兄妹俩说道:“你们不用慌,用平常心去学习就好,如果有不懂的,有空可以回来问老师,老师都会给你们解答。”
“嗯嗯,谢谢杨老师。”两人点点头,表示会努力学习的。
读书的机会难得,方同路和方巧娥看过村里很多同年龄的小孩都没去读书了,只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家里的长辈就让他们去田里干活。
他们俩能继续读书,都要靠大哥方应礼,自然是要好好地学习,学出好的成绩,以后回报大哥。
“都是好孩子。”杨欣摸了摸他们的脑袋。
虽然这两个孩子以后就不是她的学生了,她依旧很期待,在以后的日子里看到他们如同朝阳一般,耀眼升起。
在镇上住下来后,方应礼每个月都会订报纸。
泊山镇没有本地报纸,他订的是岐江县的《本县报纸》,还有《人民日报》,每期都会有送报纸的人,骑着自行车,在家门口的门缝里塞上报纸。
寒假期间,方应礼白天要工作,报纸就是家里的小孩在收,每次拿到报纸,由方同路讲给其他两人听。
今天收到的报纸,在上面播报了首都那边的小学放假的学雷锋活动,要求各个区放假的学生们上街为老人、军人烈属们打扫卫生,帮忙干活的优良联合活动。
在报纸上还大篇幅的宣传了“学雷锋、见行动”等标语,看得这三个小朋友都是一身热血。
方应礼回到家里,就被方同路方巧娥两人给堵住。
“大哥,我们要去扫大街!”方巧娥震声道。
“我们要学雷锋做好事,要帮助老人,让他们住上干净的房子。”方同路眼神里满是坚定。
方应礼:“???”
不是,一天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你们是……”他张了张嘴,一时半会有点新奇,想到了什么后,问他们是看了什么东西吗。
“嗯,报纸上说了,小学生也要学雷锋。”
两人跑去把报纸拿出来给方应礼,指着其中的篇幅要他看,“大哥,我们明天也想去。”
“可是你们学校并没有组织这样的活动。”方应礼皱眉。
有这个感悟是好事,他也很开心两人会有这样的想法,只是目前镇上的小学并没有组织这样的活动,再加上这上面写的是北京那边的小学情况,不止小学,还有中学的,人家还会去军属院慰问,中学生还会教小学生写毛笔字。
咦?毛笔字?
这个想法好啊,方应礼立马想到怎么做了,对他们说:“你看这里,还有学写毛笔字的,你们还没有在这边的学校读书,就算学校组织雷锋组做好事,你们也参加不了,还不如在家里练毛笔字。”
“可是,这个要有中学生教。”方巧娥咬了咬唇。
方应礼笑着说:“我可以教你们啊。”
“大哥你会毛笔字?”
看着两人不相信的表情,方应礼很想揉搓他们的脸蛋,告诉他们自己会的东西可多了。不就是区区的毛笔字,他小时候就开始跟着姥爷临摹帖子,就算不入流,也比初学者厉害好吧。
没办法,他就是个平平无奇的穿越者罢了。
会下围棋、会写毛笔字、会弹钢琴、会种田什么的,根本难不倒他。
“你们大哥会的东西可多着呢。”方应礼高傲叉腰,乐呵呵地问,“要不要学毛笔字?”
“学!”两人异口同声。
晚上吃饭时,方应礼将这件事告诉周慧岚,并问她要不要跟着学,要的话他明日多买一副毛笔工具。
“我都这么大了,还跟着学啊。”周慧岚有些不好意思地笑说。
方应礼道:“这跟年龄没关系,写毛笔字可以修身养性,什么时候学都没问题,你要是想学,我都可以教。”
反正教两个是两个,多一个也不嫌多。
而且他都想好了,牛娃在家里启蒙之后,到现在都学会读两百字,都是简单易懂的字,但学会读,却有些还不会写。这次教方同路他们学毛笔字,他也要抓起。
埋着头欢欢喜喜吃饭的牛娃,并不知道他的命运齿轮开始转起来了。
感受到一只手掌摸了摸他的脑袋,牛娃擡起头,双眸亮晶晶地对着方应礼露出甜甜的笑。
“我怕没时间。”周慧岚还在犹豫,她总是忙着挣钱,在家里的时间越来越少,有时候也会担心跟家里的小孩相处少了,关系没有之前融洽。
虽然现在并没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但偶尔看到方应礼在家里陪着小孩做游戏,辅导作业等,她还是很羡慕的。
“不用担心,有空就写,没空也不用勉强。”方应礼慵懒地靠在椅背上面,满脸的随意放松,暖色的灯光照在他的脸上,渡出柔和的下颌线。
周慧岚看得有点怔了怔,反应过来才听到自己的声音:“好……”
她下意识的答应了。